夏山雨霽圖手卷

此畫蒼茫高遠,飄渺無邊,山路層次清晰,宛如人間仙境,保存完好,曾經趙之謙(賈叔)、改琦吳榮光顧鶴慶吳雲等人之手鑑賞品題,這些均是晚清民國金石書畫界的名公巨子,更使作品增添品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山雨霽圖手卷
  • 年  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
  • 材質、形制:水墨紙本
  • 尺  寸:485×28cm
書籍信息,名畫題跋,大師生平,

書籍信息

藝術家:黎簡
夏山雨霽圖手卷
名 稱:黎簡 夏山雨霽圖 手卷
年 代: 乾隆五十五年(1790)
材質、形制:水墨紙本
尺 寸:485×28cm

名畫題跋

一、畫心
題識: 夏山雨霽。用一峰老人筆法。予(予)學一峰不得其門,及觀董北苑長卷,乃知黃倪諸君皆脫胎於此。黃子久獨以厚重之氣辟一法門,而又恬淡有士夫意味,若仲圭不無縱橫氣矣。致公和上以為如何?庚戌(1790年)夏日二樵黎簡併記。
鈐印:二樵山人
鑑藏印:賈叔藏畫、七隦經眼
二、引首
釋文:夏山雨霽。道光廿年(1840年)五月廿有九日,宿焦山得觀定陶鼎及周鼎、馬氏銅鼓、楊文襄公玉帶,再觀斯卷。吳榮光。
鈐印:琴經老人
三、顧鶴慶跋
釋文:中酒連宵睡未休,侵晨客至促梳頭。偕行渺渺肩輿路,小立亭亭泊岸舟。檀板清尊難避俗,桂華未成秋山幽。正好留君位,一為焦蔭試囀喉。綠蔭合將海氣涵,江山雨霽隔江潭。長相憶苦思懷減,短曲肱知乾睡酣。編就碧筠誰解葉,剝來銀杏忽盈籃。無端竅上雙峰去,竟占僧雛一例憨。辛未(1871年)先立秋十日施庵居士顧鶴慶。
鈐印:乳山逸叟、顧鶴慶印
四、吳雲跋
釋文: 癸亥(1863)五月浣病起應沈君景文、梁君小曙二公之約,得觀斯卷於焦山松寥閣之燕話樓。平齋吳雲記。
鈐印:吳雲之印、平齋畫印

大師生平

黎簡(1748-1799),字簡民,又字未裁,號二樵等,廣東順德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貢。嘗寓廣州僧寺,種竹名之曰竹平安館。中年所居村曰百花村。為人清狂狹邪,日與酒徒醉飲。自刻圖章曰“小子狂簡”。工詩,奚岡、黃景仁鹹與唱和。書法欲追晉人,中年兼學李邕,晚年多寫蘇、黃體。隸師《熹平石經》。畫法宋元,卓然名家。微時家貧,嘗為市肆畫紗燈人物亦絕工。而畫人無不著色。偶為廣州富商園林疊石作假山,見者知其能畫。卒年五十三(一作五十二) 。其生前已有贗其書畫者。著有《五百四峰堂詩鈔》。
畫史載,黎簡山水簡淡,皴擦松秀,其小幀筆勢堅蒼,點綴苔樹,無一筆不遒勁,亦無一筆不精細。由此畫觀之,一一不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