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工技術

壩工技術

建國以來我國水電事業發展很快,壩工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除常規壩型外,重點對碾壓混凝土壩和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設計和築壩技術開展了大規模的研究,其成果得到了廣泛的套用;對在特定條件下建設高壩方面,如複雜地形、地質條件,高地震烈度區,狹窄河谷泄洪等進行過專題攻關;此外,還圍繞設計與施工中的關鍵技術問題,開展了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壩工技術
  • 套用:水電事業
  • 影響因素:複雜地形、地質條件
  • 領域:建築
介紹,

介紹

壩工技術
作為關鍵工程的百色水利樞紐大壩,從建設方案的設計、築壩技術工藝到一般的技術難題,無一不寫滿了“技術創新”四字。2001年10月11日,百色水利樞紐大壩工程施工正式拉開帷幕。“創新一點,領先一步”。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和中國水利水電閩江工程局亮出了工程施工的整體思路。 隨著方案的正式實施,一項項神奇的、令業內人士驚嘆的速度和紀錄不斷誕生:2002年3月6日,導流洞出口封堵被拆除;5月28日,上游混凝土圍堰基本形成,預截流宣告成功。2003年至2004年的第二個枯水期,澆築混凝土120萬立方米,月產量超過15萬立方米,最高日產量創出6900立方米的國內最高紀錄。2005年3月主壩具備下閘蓄水條件,8月碾壓混凝土澆築全線結束。2005年8月26日,百色水利樞紐工程成功實施下閘蓄水。
百色工地方圓數十公里內的岩石均為輝綠岩,大壩施工所需的石料均得取自輝綠岩。輝綠岩密度大、彈脆、彈模高、需水量大,人工砂料級配難以掌握。水電站工程施工如此大量使用輝綠岩,在國內,百色是首例,而且還是套用於碾壓混凝土中。為摸清輝綠岩的“脾性”,確保工程質量,總工程師朱國偉與混凝土試驗專家等一干人馬,不分晝夜,在4個多月時間裡進行了上千次試驗,終於取得了輝綠岩許多關鍵性的資料,得出了滿足百色主壩施工要求的配合比,保證了主壩混凝土澆築的進度和質量,並填補了輝綠岩骨料在國內混凝土套用中的空白。
2003年12月2日,全國碾壓混凝土築壩技術交流年會在百色召開。這一天,全面見證了百色水利樞紐RCC大壩所具有的技術含量。2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從事碾壓混凝土築壩套用研究的專家學者在大壩施工現場,聽到的不是震耳欲聾的機器轟鳴聲,看到的不是人山人海、熱火朝天。在2萬平方米的大通倉內,只有幾十名工作人員配合進行著碾壓施工;幾台平倉碾壓設備在來回穿梭;運輸混凝土的數輛大型自卸車進出有序;幾名工作人員進行著大型翻身模板吊裝作業……“我們的壩工技術的確在與時俱進!”許多老專家不由得發出讚嘆聲。
2004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水電權威專家譚靖夷專程來到工地,對施工中的主壩進行了為期9天的實地考察。老專家的目光是挑剔的,檢測是極其嚴格的,評價也很簡短:百色主壩施工水平優良。無疑,這是對百色水利樞紐工程技術人員堅持走技術創新和工藝創新之路的最大肯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