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錢(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壁錢,中藥材名。本品為壁鏡科動物壁錢的全蟲。功能主治為:治喉痹,牙疳,鼻衄,痔瘡下血,金瘡出血。①《本草拾遺》:主鼻衄及金瘡、下血不止。捺取蟲汁點瘡上及鼻中。亦療外野雞病(痔瘡)下血。②《日華子本事》:治小兒吐逆。敷瘺瘡。③《綱目》:治大人小兒急疳,牙蝕腐臭。以壁錢同人中白等分燒研貼之。又主喉痹。④《醫林纂要》:治小兒急驚,搗之和白湯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壁錢
  • 漢語名稱:Bi Qian
  • 別名:蠨蛸,長踦,蟢子,壁鏡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生產區域,藥材性狀,用法用量,相關配伍,相關論述,特別說明,

來源

本品為壁鏡科動物壁錢的全蟲。

性味歸經

鹹,平。
①《本草拾遺》:無毒。
②《日華子本草》:平,微毒。
③《醫林纂要》:酸鹹,寒。

功能主治

治喉痹,牙疳,鼻衄,痔瘡下血,金瘡出血。
①《本草拾遺》:主鼻衄及金瘡、下血不止。捺取蟲汁點瘡上及鼻中。亦療外野雞病(痔瘡)下血。
②《日華子本事》:治小兒吐逆。敷瘺瘡。
③《綱目》:治大人小兒急疳,牙蝕腐臭。以壁錢同人中白等分燒研貼之。又主喉痹。
④《醫林纂要》:治小兒急驚,搗之和白湯服。

形態特徵

體扁,灰褐色。頭胸部呈心臟形。頭端下面有小口,適於吮吸。單眼4對,位於頭胸部的背面前端,分為2列。附肢8對,第一對螯狀,第二對為腳須,似觸角,雄性者末節膨大而成交配器;其他4對,為步足,等長,易脫落。腹部卵圓形,有許多小黑點。腹面有生殖孔,上有生殖板覆蓋。尾端有疣狀突起的紡錘突,內通紡績腺,能分泌粘液,而抽絲。

生產區域

秋季在牆壁上抽絲織造白色卵囊,扁圓如錢,常守護其上。

藥材性狀

①華南壁錢,體扁平,全體密生細毛。頭胸部橫徑較直徑長。頭的背面有單眼4個,分為2列。胸甲和腹部皆為心形,足常殘缺。頭胸部淺棕色,體灰褐色,背面有一圈不規則的淺黃色斑紋。腹部灰黑色,體輕,質脆。氣微,味微鹹、苦。
②北國壁錢,體呈卵圓形,深褐色,長0.8-11cm,被短毛,頭胸部短於腹部,步足長於體長,腹部心形,黑色,有7個黃白色圓形斑點,體輕,質脆。氣微,味微鹹、苦。

用法用量

外用:搗汁塗,研末敷或吹喉。

相關配伍

①治白喉、扁桃體炎、牙疳、口舌腐爛:壁錢一個,青黛五分,冰片五分,人指甲五分。共研細,吹喉。(《吉林中草藥》)
②治扁桃體炎:壁錢十個,焙乾,研末,吹喉。(《吉林中草藥》)
③治喉痹乳蛾:壁錢幕七個,活壁錢兩枚,拈作一處,白礬七分,化開,以壁錢入礬中,燒存性,出火毒,為末,吹喉。(《綱目》)
④治鼻衄:壁錢煅存性研束,以棉花蘸塞鼻孔。(《泉州本草》)
⑤治諸瘡出血:壁錢煅存性,合冰片少許,研末敷傷口。(《泉州本草》)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主鼻衄及金瘡、下血不止。捺取蟲汁點瘡上及鼻中。亦療外野雞病(痔瘡)下血。
2.《日華子本草》:治小兒吐逆。敷屢瘡。
3.《綱目》:治大人小兒急疳,牙蝕腐臭。以壁錢同人中白等分燒研貼之。又主喉痹。
4.《醫林纂要》:治小兒急驚,搗之和白湯服。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