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達傳說:幻影沙漏

塞爾達傳說:幻影沙漏

《塞爾達傳說:幻影沙漏》,是任天堂在2007年於NDS掌機平台開發的塞爾達傳說作品。《幻影沙漏》利用DS掌機的特殊性,採用了全程觸屏操作的新穎設計,並擁有許多歷代作品從不曾見過的新意玩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塞爾達傳說:幻影沙漏
  • 原版名稱:ゼルダの伝説 夢幻の砂時計
  • 其他名稱:The Legend of Zelda: Phantom Hourglass
  • 遊戲類型:ARPG,角色扮演,解謎
  • 遊戲平台任天堂DS獨占
  • 所屬系列:《塞爾達傳說》
  • 地區:日本,歐美
  • 開發商任天堂
  • 發行商任天堂
  • 發行日期:2007年6月23日
遊戲簡介,遊戲玩法,遊戲劇情,遊戲系統,遊戲評價,

遊戲簡介

《塞爾達傳說:幻影沙漏》(文中用《沙漏》簡稱)
日文名:ゼルダの伝說 夢幻の砂時計
英文名:The Legend of Zelda: Phantom Hourglass
塞爾達傳說》一直是任天堂看家的作品系列,在遊戲史上有著具足輕重的地位。該系列歷代作品都力求創新,每一部都有全新的玩法。《沙漏》即是一部以新意為最大優勢的塞爾達傳說。

遊戲玩法

不同於以前任何一部作品,《沙漏》的操作完全是由”觸摸“來完成的。在螢幕上點擊來移動林克,在螢幕邊緣畫圈來讓林克滾動,在螢幕上滑動和點擊敵人,林克將會揮劍攻擊——在林克身旁劃一圈還可以使用更大威力的迴旋斬。遊戲中的道具也是各有特色,比如迴旋鏢可以完全按照玩家在觸控螢幕上繪出的軌跡飛行,炸彈鼠也可以在地圖上畫好軌跡然後照著一通亂跑;這種道具的自由性是歷代其他作品都看不到的。
除此之外,《沙漏》還創新地把DS掌機的特性運用到極致。麥克風的使用自然不必說,遊戲中林克可以靠叫喊吸引npc注意或驚嚇敵人,吹氣熄滅火燭,甚至還能靠大聲喊叫來砍價;遊戲甚至還用到了ds雙螢幕的特性——比如一些敵人得靠看上屏才能打敗。在遊戲中期,甚至有一處需要把上屏地圖和下屏地圖合併的謎題,玩家必須靠把手中的遊戲機合上蓋子然後再打開,才能把上屏地圖的訊息移到下屏——這種前所未有的謎題設計也給了《沙漏》之後的一些ds遊戲很多啟迪:原來ds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玩啊!
《沙漏》在全系列的時間軸上屬於“成年線”,是ngc作品《風之杖》的續作,《風之杖》的故事在遊戲開場有用紙劇的形式簡單提及。本作繼承了《風之杖》卡通的人設,冒險也仍然是在大海和小島上輪流進行;遊戲整體建模是3d建模,在大海上航行使用第三人稱縱深視角,而在陸地上則只使用2d上帝視角,只有在一些boss戰會使用縱深視角。
媒體對《沙漏》的整體評價是正面的評價,普遍認為是一作製作精良的塞爾達傳說。遊戲的創意,故事,以及電影一般的過場動畫都為人所稱讚;不過遊戲也存在著一些詬病,比如音樂的缺乏和2d的視角。
限定版《沙漏》ds和觸摸筆隨遊戲發售同時上市。

遊戲劇情

沙漏》的故事延續了《風之杖》的結局;林克和泰特拉的海賊團繼續在廣袤的大海上冒險,而這一次他們來到了一片由海王掌管的海域。一艘籠罩在迷霧中的幽靈船出現在眾人面前,泰特拉隻身登船調查結果遭遇不測;而同樣想要上船營救泰特拉的林克卻不慎墜入了海中,和夥伴們分開。
林克漂流到了梅盧卡島,他能感受到泰特拉對他的呼喚;為了找到幽靈船,救出泰特拉,林克踏上了全新的
旅途。在西文爺爺,精靈雪拉和水手萊茵巴克的幫助下,林克一路上一邊借著“幻影沙漏”的力量,在海王神殿中尋找大海海圖,一邊在各個島嶼上尋找侍奉海王的三隻精靈,在它們的幫助下感知幽靈船的具體位置。經過一番歷險,林克成功找到了三隻精靈,更是得知雪拉就是第三隻精靈的一部分;在他們的幫助下,林克終於找到了迷霧之中的幽靈船。
然而船上的景象並不是美好的。泰特拉定在船艙深處,已經變成了一具石像。西文爺爺也在船上現身,告訴眾人他本人就是海王,而讓泰特拉變成石像的始作俑者,是他的死敵魔王貝拉姆;而為了和貝拉姆對抗,必須有一把夢幻的寶劍。為此,林克繼續在海王神殿中尋找海圖,在剩下的海域中尋找三塊珍稀的金屬,以及守護它們的族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艱苦的旅程,林克終於找齊了三塊金屬。
林克把金屬交給鍛造師薩伍茲,他用它們打造出了夢幻的劍刃來。劍刃大成,西文爺爺更是讓其和幻影沙漏融合,成為了能和魔王抗衡的夢幻之劍。林克深入到海王神殿的最底層,和魔王貝拉姆展開了驚世駭俗的一戰,精靈雪拉也回憶起了它的能力——讓時間停止。林克在精靈雪拉的幫助下,用夢幻之劍停止時間來攻擊貝拉姆,最終戰勝。
泰特拉的石化被解除,林克與泰特拉深情對望,一切似乎都結束了;然而貝拉姆並未死去,它用觸手抓走了泰特拉,並附身在巨大的幽靈船上威脅眾人。林克用萊茵巴克船上的大炮和幽靈船對轟,在海上一陣激烈交鋒,幽靈船終於被炸毀。林克爬上幽靈船的夾板,可沒想到貝拉姆竟然還活著;它把萊茵巴克的船打沉,並且附身在了萊茵巴克本人的身上。沒有辦法,林克和雪拉配合著停止時間,終於把它也徹底擊敗。
西文爺爺恢復了海王的原形,他和眾精靈感謝林克等人的幫助,並送眾人回到了“自己的世界”。林克,泰特拉甦醒過來,發現他們躺在完整的幽靈船的甲板上;泰特拉的海賊船也在旁邊。泰特拉和海賊團的眾人講述這段經歷,可他們卻根本不相信,說從泰特拉上幽靈船到現在才過了十分鐘而已——而幽靈船也在眾人討論之際消失不見了。
眾人都在懷疑自己眼睛的時候,林克卻在自己身上找到了一個空空的沙漏,還在遙遠的海上看到了萊茵巴克的船,共同證明著這個傳說的真實。
《沙漏》的情節相當耐人尋味,中間也有數處感人之景。林克和泰特拉,林克和雪拉,萊茵巴克和朱莉安的感情的羈絆,給遊戲增加了不少情趣;而萊茵巴克從最初一個貪財的膽小鬼的形象到最後為了救林克而被怪物附身,這個轉變也讓人感到感動。在故事中,海王曾經對萊茵巴克保證,如果他幫助林克冒險就滿足他一個願望;而在最後許願的時候,萊茵巴克竟然沒有要他一直夢想的財寶,而是決定要回他那艘被毀壞的船,人物形象塑造地非常鮮明。
整個故事的劇本也不同於以往作品的線性。遊戲從起初就鋪墊了“西文爺爺是海王”,“雪拉是第三隻精靈”的兩個伏筆,在故事中期揭開,比起《風之杖》的情節有過之而不及;這也是塞爾達傳說以往作品所沒有的套路,在整個系列都算是一個有聲有色的好故事。

遊戲系統

沙漏》在玩法上有相當多的閃光點。以往的ds遊戲通常是以按鍵為輔,觸屏為輔,但《沙漏》顛覆了ds作品的這種套路——用觸屏全程操作,按鍵幾乎全部成為了快捷鍵和擺設。除去基本的操作,玩家在遊戲中還會遇到寫寫畫畫類的謎題——比如在螢幕上畫出特定的文字,紋章圖案,甚至畫出一座小島的全貌。在大海上的時候,玩家也需要親自在海圖上為輪船畫出航路,釣魚時用觸摸筆拉動釣竿,打撈時觸摸調節打撈臂等。
除了操作的區別,《沙漏》給塞爾達系列作品引進了一些新穎的設計。
眩暈設計:《沙漏》的林克有一些歷代林克都沒有的特性。在遊戲中如果讓林克連續滾動四次,或者連續釋放四次迴旋斬,林克就會在原地眩暈一陣,樣子非常可愛和人性化。這個設計在後作《靈魂軌跡》得到了繼承。
拼劍設計:在遊戲中和一些敵人戰鬥的時候(朱莉安,最後形態貝拉姆),林克會在戰鬥中和敵人拼劍;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玩家需要在螢幕上一通亂劃,用劃屏速度取得拼劍的勝利,彈開對方的武器。這個設計是系列第一次出現;不僅是在戰鬥時候,當林克被怪物吃掉/黏住的時候,也需要用這種方式來掙脫開。這個設計在後作《靈魂軌跡》一樣得到了繼承。
海王神殿:“海王神殿”是本作遊戲中一座重要的神殿。在主線流程里,林克要反覆到這座神殿冒險,不斷探索更深處的樓層。海王神殿是會吸取探險者生命的神殿,林克只有在道具“幻影沙漏”的保護下才能安全在神殿中前進——直到沙漏的沙子流光為止。換句話說,林克在這座神殿中的冒險,是有時間限制的。除此之外,神殿中還存在著名為“幻影騎士”的生物,這種生物一旦發現林克就會追趕並攻擊,林克只能被動地躲避。這是塞爾達傳說系列第一次在遊戲中大幅度使用“限時潛入”這一要素;對於這個設計的評價眾說不一,一些玩家認為海王神殿通過的樓層還要重新解謎實在太過繁瑣,但一些玩家又認為海王神殿中存在的諸多捷徑和走法才是《沙漏》的精髓。
地圖,海圖設定:《沙漏》的地圖系統是歷代最完善的地圖系統。在歷代作品中,地圖只能供我們用眼睛去看,而《沙漏》顛覆了這一點。本作的地圖和海圖是可以顯示在ds的觸控螢幕上的,玩家可以用觸摸筆在地圖上寫寫畫畫,記錄一些重要的事項——比如暫時無法拿到的寶箱,打擊按鈕需要的順序,傳送需要畫的符號,甚至一些迷宮的走法。在遊戲中存在著看不見地板的迷宮,在地圖上畫出路線才會移動的平台,甚至還有必須以特定航路才能通過的迷霧海域;這些都是必須使用地圖才能夠解開的謎題。這個設定在《沙漏》的後作《靈魂軌跡》中得到了繼承,就連後來其它平台上的作品,《天空之劍》和《眾神的三角力量2》也都存在在地圖上標記的這種設定。
三精靈設定:沙漏》中侍奉海王大人的三隻精靈,利芙,內利和雪拉,在林克的冒險中可以幫不少的忙。遊戲中有一座有神秘水池的島嶼,在水池前獻上足夠的源玉(力量源玉,智慧源玉,勇氣源玉),就可以讓精靈們幫忙強化林克的能力了。獻上10個任意種類的源玉,林克就能獲得那個精靈一半的能力的幫助;獻上20個,林克就能獲得那個精靈全力的幫助——只要在獻上源玉之後,在收集物選單選擇一隻想要使用的精靈即可。利芙(對應力量)可以給林克劍上帶火,增強他攻擊的威力;內利(對應智慧)可以增強林克的防禦,並讓他用盾擊可以擊暈小怪;雪拉(對應勇氣)則是可以讓林克的普通斬擊帶上遠程攻擊的劍氣波效果。這是系列第一次出現這種強化林克能力的方式的設定。
多人遊戲:沙漏》中存在著靠在線上,聯網來進行的對戰模式,算是系列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模式——以前作品的在線上方式需要多個卡帶和在線上線,聯動條件十分苛刻;而利用ds的新系統,兩個玩家有一個卡帶就可以通過ds download play進行對戰了。在對戰模式中,兩位玩家將會輪流扮演林克和幻影騎士的角色,互相搶奪三角力量的碎片;遊戲中還存在一個成就系統,在在線上模式中以特定情況勝利就可以獲得成就——這個設計在後來的《眾神2》得到了繼承。除此之外,《沙漏》還有兩個玩家互相交換寶物的設計,只不過因為寶物在《沙漏》中的用途非常小,這個設計實際上沒什麼價值。
船部件系統:包括最初始的樣式,遊戲中存在著八種船的樣式,每一種樣式都分為船頭,欄桿,船艙,船身,船槳,大炮,船錨和煙囪八個部件。在梅盧卡島的造船廠可以更換船部件,如果能把初始樣式之外的某一種樣式集齊在船上,船的整體防禦(在遊戲中以心的數量顯示)就會加強,從開始的四顆心,最多可以加到八顆心。這個設計在後作《軌跡》也有繼承。不過這個設計的詬病也是有的——除了增加血量,船部件就基本上是沒用,並且收集起來完全是隨機碰運氣得到,缺乏一些含量。

遊戲評價

沙漏》給系列帶來了全新的操作模式:觸屏操作。這一點在後來ds的另一部塞爾達作品《靈魂軌跡》中得到了改進;《沙漏》的地圖設定,多人遊戲模式,甚至用來開頭結尾的紙劇風格也都得到了繼承。
《沙漏》的故事又給系列整體帶來了思考空間。海王在遊戲最後以鯨魚的模樣現身,讓人難免聯想到gb老作《夢見島》的風之魚;並且和《夢見島》的結局相仿。《沙漏》的故事,會不會是一場夢呢?這樣的結局給玩家更多遐想的空間,也讓玩家對系列整體的聯繫有了全新的認識。
不過遊戲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遊戲裡的音樂。過場動畫的音樂可圈可點,但在大地圖和迷宮中的音樂卻非常單調,甚至像是fc,gb這種老機型上的音樂設計——並且遊戲中沒有供林克使用的樂器。再比如,《沙漏》的道具在全系列中可以說是最少的之一;解謎的道具只有七件,並且沒有瓶子這類經典的輔助道具。
總結一下吧。《沙漏》總體上是能讓人玩的很盡興的作品,筆者當年中考結束後是通宵遊玩無法放下手中機器,直到現在也能銘記帶給自己的不少感動。拋去一些苛刻的要求,《沙漏》的新意能帶給玩家真正眼前的快樂。遊戲中沒有太難的地方,卻也沒有太簡單的地方,迷宮循序漸進,需要思考但又不至於卡住,非常適合剛接觸塞爾達傳說的新人上手,體驗系列遊戲的樂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