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東街道

堤東街道

堤東街道位於江門市區東部,主要管轄堤東路、港口路、躍進路、炮台南路之間的區域,轄區面積6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堤東街道(已撤併)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江門市
  • 下轄地區:堤東路、港口路、躍進路
  • 面積:6平方千米
  • 人口:76765人(2010年) 
概況,沿革,街道概況,經濟發展,發展戰略,人口數據,

概況

位於江門市區東部。面積6平方千米。總人口76765人(2010年)。轄13個社區。辦事處駐江右里127號。

沿革

1952年設堤東街道,1957年太平街道併入,1960年改公社,1963年復設街道,1969年改堤東區,1976年析復設街道,1985年屬城區,1994年劃歸蓬江區。1996年,面積6平方千米,人口5.7萬,辦事處駐江右里,轄美景、美新、康樂、長塘、港口、江右、東海、浮石、江邊、會龍、聚龍、水南、丹井、長發、東江、梧崗、江華、側賢18個居委會。

街道概況

堤東街道辦事處位於江門市區東部,主要管轄堤東路、港口路、躍進路、炮台南路之間的區域,轄區面積3.7平方公里。轄區內有麗宮酒店、銀晶酒店、中國 銀行、人民銀行、工商銀行、保險公司、中遠大廈、中旅廣場、新一佳、泰富城、東湖百貨商場、東湖影劇 院、東湖賓館、科學館、東湖公園、游泳場、體育場等單位,是江門市區的金融、商業、文化中心。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堤東街道辦事處江門市蓬江區人民政府派出機構。轄區位於江門市區東北部。面積約6平方公里,轄下14個居委會,人口76765人(2010年)。辦事處轄區屬新老城區交接處。瀕臨蓬江河處屬老城區,十八世紀已具雛,沿河多碼頭,凡經水路運來竹木均在此停靠,形成“竹排街”。江門六廟中就有三丫祖廟及石灣廟座落於本區內。老城區街道狹窄彎曲,建築多為二至三層樓房,1950年後,經過逐年發展,老城區得到改造,已成為江門市較繁華的商業、住宅區之一。
2015年,蓬江區行政區划進行調整,堤東街道合併入白沙街道。

經濟發展

經過30年的發展,堤東辦事處街道經濟發展成績斐然。1992年辦事處工業總產值超億元,成為江門市城區第一個億元辦事處, 1995年辦事處工業產值超3億元大關。
辦事處注意發展區域經濟,特別是扶持第三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目前辦事處轄區內從事第三產業的個體、私營經濟逾8000家。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是由最初的低檔向中高檔轉換,服務範圍不斷擴大,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發展戰略

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我辦事處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目標,堅持“以發展工業為主,以利用外資為主,以產品外銷為主”的發展戰略,大力支持外向型骨幹企業,發展第三產業,並進一步解放思想,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力爭到200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
基本實現現代化分“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從1999年到2003年底,國內生產總值實現42380萬元,年均遞增13%;工業總產值實現44800萬元,年均遞增18%財政總收入3200萬元,年均遞增12%。
第二階段,從2004 年至2005年底,堤東辦事處基本實現現代化。國內生產總值實現52200萬元,年均遞增11%;工業總產值實現57200萬元,年均遞增15%;財政總收入4008萬元,年均遞增12%。
為實現以上戰略目標,我辦事處今後發展方向是重點支持大型骨幹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搞活區域經濟,以創建現代安全文明城市為努力方向,搞好社區服務,配合城市管理,把轄區建成一個集觀光、文化、娛樂、購物於一體的活動中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64126

31655

32471
家庭戶戶數
18954
家庭戶總人口(總)
59451
家庭戶男
29052
家庭戶女
30399
0-14歲(總)
10272
0-14歲男
5416
0-14歲女
4856
15-64歲(總)
49232
15-64歲男
24164
15-64歲女
25068
65歲及以上(總)
4622
65歲及以上男
2075
65歲及以上女
254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6922
76765人(201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