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口糧

基本口糧指人類個體維持生存的基本糧食需求量。其消耗量與人體需求的熱量成正比,不僅與生活水平、飲食結構、勞動強度有很大關係,同時也與生命的各個階段、性別差異和體格差異有極大關係,屬於營養學的概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本口糧
  • 時間:1949年
  • 因素:戰爭
  • 國家:中國
在物質的匱乏時期,或由於戰爭、災荒等導致的生活物質供給困難等因素,政府當局為了保證必要的供給,首要任務之一就是保證居民的“基本口糧”供應。社會主義國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均推行計畫經濟體制,在此制度之下,多實行生活資料的供給制度,糧食計畫體制(糧食計畫供給體制)為其主要內容之一。
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自1949年開始,直至改革開放的1978年,實行計畫經濟制度。其時由於經濟政治的體制弊端導致生產效率低下,生產和生活資料不能保證足夠的供應,推行“糧食計畫體制”為其重要內容之一。在計畫經濟體制下,“基本口糧”在以糧食生產為主農村農業生產單位生產隊和生產大隊為使用頻繁的術語(參見農村基本口糧)。供應城市、集鎮的基本口糧則以“國家糧”和“統籌糧”作為糧食計畫供給的特定概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