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行

《城南行》的作者是劉攽,這是一首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古風,其詩句樸實平易,簡潔流暢,含意深厚。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城南行
  • 創作年代:宋代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劉攽
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聲嘈嘈。
前村農家失幾戶,近郭扁舟屯百艘。
蛟龍蜿蜒水禽白,渡頭老翁須雇直。
城南百姓多為魚,買魚欲烹輒悽惻。

作品賞析

“八月江湖秋水高”,首先點明季節,交代了事件發生的時間,接著於“秋水”後面著一“高”字,表現出潮水洶湧、波浪如山的情景。寫江湖浩瀚,古代詩人多用“平”字,如王灣次北固山下》“潮平兩岸闊”,孟浩然《望洞庭寄張丞相》“八月湖水平”等。劉攽用“高”,意在顯示水勢狂暴,並暗示出繼續上漲的險惡趨勢。放在這裡,精神全出。
水勢已盛,而且繼續暴漲,後果可想而知。“大堤夜坼”的“夜”字表明是在夜間決口了。江堤決口的情景是可伯怕的:黃流滾滾,漫天而來,時值“夜”聞,只聽得其“聲嘈嘈”。其中包含了許多內容:樹拔屋崩,雞飛狗跳以及村民們的驚惶失措、大哭小叫,“嘈嘈”一片。
三四兩句用“前村”、“近郭”兩幅圖景,描繪出水淹之後的慘象。“失”意味著全被沖毀,這是潰口近處的情景;至於遠處,詩人沒有寫,但可以隱含了那幅“村村稻苗今安在?川飛湖倒接大海”(吳嘉紀《堤決詩》其一)的畫面。在這種情況下,村民們只得紛紛駕著小船去城南圩堤上避難。“扁舟”,小船。“屯”,聚集。“百艘”極言其多。僅“近郭”之處就屯集著“扁舟百艘”,由此可見逃難百姓之多;而這些人還算幸運,因為他們有船。至於那些來不及躲避以及無船的貧民,則早已葬身魚腹。這兩句勾勒得十分簡略,但言外有意,含蘊豐富。
五六句將筆觸移向“渡頭”。這不僅因為“渡頭”就在“城南”,是詩人眼中之景;更因為“渡頭老翁”的形象能夠概括豐富的內容。“雇直”即工錢。“渡頭老翁”此時需要工錢,這就暗示出過去不要——這渡頭可能本為公家所有,他的報酬在正常情況下也由公家付給。但此時卻是“蛟龍蜿蜒水禽白”的非常時候。“水禽白”,可見水鳥翔集江面,加以江水滔滔,望去但見白茫茫一片。而這浩浩蕩蕩的江水又偏偏是在彎彎曲曲(“蜿蜒”)的堤岸約束下流著,會形成險惡的漩渦和異乎尋常的急流。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公家取消了渡頭,從而也取消了給“老翁”的報酬。但是,這裡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卻是:“渡頭老翁”寧願冒葬身魚腹的危險,也仍然要“出沒風波里”——他迫於生計,要靠擺渡的“雇直”來養家餬口。一個本應含飴弄孫的“老翁”,卻不得不在“蛟龍”背上謀生,這是非常令人觸目驚心的。“渡頭老翁”如此,其他“城南百姓”的境遇也就不言而喻了。
最後兩句表現詩人對受難百姓的真切同情。“買魚欲烹”本是日常生活中小事,但卻“輒悽惻”——即總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不為別的,就因為“城南百姓多為魚”。是受難村民的厄運刺激著他的良心,使他產生了深厚的同情。白居易輕肥》一詩曾寫到一群“大夫”、“將軍”,“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完全不念及“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與此相對照,劉攽的人格是很高尚的。在心理變化的順序上,詩人是由“買魚欲烹”而聯想到“城南百姓多為魚”,然後“悽惻”之情油然而生。但在表現時卻有意將“城南百姓多為魚”放在前面,大筆如椽,挽合前面六句,突出了村民們的苦難。在句法上,前後兩用“魚”字,構成變相的連環句,貫串而下,纏綿往復,正好表現出詩人深深的哀憫之情。

作者簡介

劉攽(bān)(1023—1089),字貢父,或作贛父,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劉敞之弟。1046年(慶曆六年)進士。為州縣官二十年,遷國子監直講,官至中書舍人。曾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分任漢代部分。有《彭城集》及《公非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