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風力發電機

垂直風力發電機

垂直軸風力發電機,是一種將風能轉變為機械能,再轉變為電能的低轉速風力發電機。利用風力發電,向蓄電池充電蓄存電能。它普遍適用於風能條件好,遠離電網,或電網不正常的地區,供給照明、電視機、探照燈、放像、通訊設備和電動工具用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垂直風力發電機
  • 性質:將風能轉變為機械能
  • 利用:利用風力發電
特點,新型號(H型),

特點

具有較多顯著特點:
1.安全性。採用了垂直葉片和三角形雙支點設計,並且主要受力點集中於輪轂,因此葉片脫落、斷裂和葉片飛出等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垂直軸風力發電機
2.噪音。採用了水平面旋轉以及葉片套用飛機機翼原理設計,使得噪音降低到在自然環境下測量不到的程度;
3.抗風能力。水平旋轉和三角形雙支點設計原理,使得它受風壓力小,可以抵抗每秒45米的超強颱風;
4.迴轉半徑。由於其設計結構和運轉原理的不同,比其他形式風力發電具有更小的迴轉半徑,節省了空間,同時提高了效率;
5.發電曲線特性。啟動風速低於其他形式的風力發電機,發電功率的上升幅度較平緩,因此在5~8米風速範圍內,它的發電量較其他類型的風力發電機高10%~30%;
6.利用風速範圍。採用了特殊的控制原理,使它的適合運行風速範圍擴大到2.5~25m/s,在最大限度利用風力資源的同時獲得了更大的發電總量,提高了風電設備使用的經濟性;
7.剎車裝置。可配置機械手動和電子自動剎車兩種,在無颱風和超強陣風的地區,僅需設定手動剎車即可;
8.運行維護。採用直驅式永磁發電機,無需齒輪箱和轉向機構,定期(一般每半年)對運轉部件的連線進行檢查即可。

新型號(H型)

針對目前眾多網友對新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H型)的設計原理比較感興趣,特在此將部分設計原理以及技術指標作詳細地闡述,希望能給各位朋友予以更深入地了解。
最早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是一種圓弧形雙葉片的結構(Φ型或稱為達里厄),由於其受風面積小,相應的啟動風速較高,一直未得到大力發展,我國也在前幾年做了一些嘗試,但效果始終不理想。針對一些朋友問及:為何當初採用Φ型設計而沒有用現在這種H型結構?實際上,這和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電腦的發展密切相關的,由於H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的設計需要非常大量的空氣動力學計算以及數字模擬計算,採用人工的方法計算一次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且不是一次計算就能得到正確的結果,所以在計算機還不是很發達的年代,人們根本無法完成這一設計構思。
由於特殊套用場合的需要,2001年我國率先開始了這項研究,並且在以後兩年的時間裡不斷對產品進行改進,在2003年初,產品走向成熟,並在海島以及邊疆大量採用以這種新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為主要設備的風光互補系統。
目前,世界上主要以MUCE公司和日本某公司為該產品的主要研發和生產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