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分水嶺

地下水向不同的河流或地下水盆地匯集的潛水水面的分界脊線。因水文地質條件和地貌特徵的不同,地下水分水嶺可能與地面水分水嶺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它的位置可能隨地下水位的升高或降低而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下水分水嶺
  • 外文名:groundwater  divide
  • 學科:水文地質學
特性,地下水分水嶺確定,

特性

對於岩性單一、滲透性較低的非可溶性岩石(如一般的孔隙含水層和裂隙含水層),地下分水嶺的位置一般與地表分水嶺相一致。但是,當兩側岩層的滲透性有差別,或地下水排泄基準高程不同時,地下水分水嶺的位置就會偏向滲透性較弱或排泄基準高的一側,從而與地表分水嶺不一致。在喀斯特發育區,當存在兩個初始排泄基準不同的喀斯特水系統時,排泄基準低的系統構成較強的勢匯,吸引較多水流,從而發生較強的溶蝕作用,地下水分水嶺就偏向排泄基準高的一側;隨著溶蝕作用的不斷進行,排泄基準低的一側的岩體滲透性愈來愈來,吸引的水流愈來愈多,最終襲奪排泄基準較高的一側喀斯特水系統。地下水分水嶺的平面位置與高程,除受岩體滲透性、地下水的補給與排泄條件控制外,也受人類開發地下水與水利建設的影響。

地下水分水嶺確定

地下水分水嶺的研究是水文地質勘查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是通過測量不同地點的泉、水井、鑽孔或坑道的地下水穩定水位(尤其是地下水水位低的時期),繪製地下水等水位線圖,以確定地下水分水嶺的高程和平面位置。
在水利工程地質勘查中,查明地下水分水嶺的位置和高程是研究一個地區水文地質條件,正確評價地下水資源的重要資料。地下水分水嶺的高程是分析判斷水庫是否會產生滲漏的重要依據之一。如果地下水分水嶺高於水庫蓄水位,庫水一般不會向鄰谷滲漏;反之,可能產生向鄰谷滲漏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