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山鎮(湖南邵東縣團山鎮)

團山鎮(湖南邵東縣團山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團山鎮位於邵東市境東部,距市區32公里,東與雙峰縣接鑲,南與本縣水東江鎮相連,西與本縣流光嶺鎮、流澤鎮交界,北於界嶺鎮毗鄰。版圖96.09平方千米(2017年),轄6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現有人口62515人(2017年),耕地面積4萬多畝,其中水田2.5萬畝,旱土及經濟作物土 1.8萬餘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團山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南省邵東縣
  • 下轄地區:6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 面積:96.09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62515人(2017年) 
  • 車牌代碼:湘E
下轄地區,地形地貌,旅遊資源,特色產業,全國重點鎮,

下轄地區

轄團山居委會;船舫、西沖、青玉、岩塘、茅岸、廖沖、希橋、竹山、光沖、分水壩、群富、完善、柏樹、長青、漆樹、雙遠、利民、烏龍廟、建農、百福、建福、大橋、保良、連塘橋、團群、新栗山、雙河、草塘、優勝、幸福、東紅、雙江、馬家沖、稻香、石龍、梅花、繁榮、托堂、羊夫、崇山鋪、崇建、仁堂、獲福、萬寶、萬安、廖家、祝勝、興福、珍龍、崇福、保勝、保善、滿堂、麥子壩、泉塘灣、白竺、鐘家台、神山、三聖廟、松竹、帳上、凌家、實輝、山河、楊富、張家、太平67個村委會。

地形地貌

境內多丘陵山崗,西南高而東北低,地勢呈緩坡狀。最低處幸福窪壩海拔僅126.3米,為邵陽市最低處。站在海拔383米的梅子嶺上,可見“巍巍佘湖峰迴轉,衡陽雁去一線天”之勝狀。石輝、光沖、張家三水庫似九天墜落於崇山峻岭中的明鏡,粼粼波光,水天一色,美景不可勝收。境內有石灰岩地形,多溶洞。

旅遊資源

石輝的“光山洞”、仁塘的“群仙岩”和岩塘的“天光洞”,天光洞主洞如天庭之空闊,似宮殿之富麗,可容納2千人,其中陰河潺潺流過,水質清澈甘甜,水量終年恆穩,注入山下河塘。保善的“飛龍洞”是邵東的旅遊景點,洞內有長達4米突兀於絕壁上的石化龍,有首無尾,青鱗片片,鬼斧神工而就。四方遊客雲集於此,文人雅士為之叫絕。大黃公路橫亘全鎮東西,上抵邵東縣城,為西南咽喉要道,下鎖水東汪塘,是東南雙邵衡入境之紐帶。村級公路皆以它為脈,交錯成網,吸引著八方行人前來瞻仰邵陽市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團山烈士陵園。地處雙邵交界的雷祖山巔的“雷祖殿”坐落托塘村內,據傳是明代所建,“大躍進”時已全毀,現被民間整修,歸屬邵東佛教協會管理。三聖村的“轄神殿”為清代所建,1998年兩殿已被列為鎮古蹟開發項目。

特色產業

團山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主產水稻、兼產小麥、紅薯、大豆、花生、油菜、馬鈴薯等,是邵東縣重要糧食作物生產基地。鎮政府成立“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設立一定的開發基金,同各村委會、生產組簽訂“多措施大增產”責任狀,並分片、分村大搞“稻田示範樣板”,興辦優質米加工企業,保證加工質量,創造團山品牌,實現“企業+基地”,“產+銷”一條龍。境內池塘養魚歷史悠久,味道鮮美的“太平魚”聞名遐邇,常年產魚1.5萬噸,2000年泉塘村稻田養魚被邵東縣畜牧水產局定為全縣示範點。經濟作物多,黃花菜是特產,種植面積4256畝,年產5000噸以上,暢銷海內外,素有“黃花之鄉”盛名。

全國重點鎮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民政部、科技部近日聯合下發通知,公布最新一批全國重點鎮名單。此次公布的全國重點鎮共3675個,其中湖南共有170個鎮入選。邵陽市19個入選鎮中,邵東縣佘田橋鎮、團山鎮、廉橋鎮榜上有名。

據了解,全國重點鎮是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重點和龍頭,將作為今後各地有關部門扶持小城鎮發展的優先支持對象,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承接城市產業轉移、緩解城市壓力、增強農村活力等方面起著重要示範作用。國家有關部委將研究制定加強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建立全國重點鎮動態調整機制,指導和支持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入圍重點鎮在政策、土地及項目安排等方面得到優先發展和扶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