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戰略學

國際戰略學

國際戰略學作為一門學科而言,是由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博士生導師王家福教授所創立,並首次採用這一提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戰略學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Strategy
學科,王家福教授相關著作,王家福教授簡歷,書籍,簡介,目錄,

學科

簡介
從通俗意義上講,國際戰略學是研究世界全局戰略規律的科學。世界和平與發展事務是國際戰略學的研究對象。從學理層面講,國際戰略是國家為達到重大目標的科學運籌與藝術調度的高級綜合創造術。國際戰略學是國家運用各種力量為達到長遠、根本、全局的目標和利益,高智慧型地設計與最大限度地運作國內外戰略勢能的科學與藝術。國際戰略學研究者是以通才為基礎、以文理交叉為生長點、以“意志自由”開掘巨大的內在力量,運籌走向世界遠方的綜合性探索。王家福教授對國際戰略學研究設計的最高目標為:最具創意的理論探討與實際套用的最佳結合。國際戰略學研究在本源上是展開一個寬廣的戰略視野、一種立體化的思維方式、一品清新的戰略境界,進而開掘人的巨大內在力量。

王家福教授相關著作

《國際戰略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榮獲首屆“中國圖書獎國家榮譽獎”,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專著類一等獎)
《國際大戰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世界六強國盛衰戰略觀》,出版單位: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蘇聯國策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1世紀警戒線——世界心理社會問題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戰爭背面的戰爭:世界多極化的前瞻、案例與對策 》,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國際戰略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家福教授簡歷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男,漢族,出生於1939年1月29日,籍貫遼寧撫順。196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曾任吉林大學歷史系教授、吉林大學國際戰略與當代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1981年--1982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訪問研究,高級諮詢專家,教育部學科評審組成員、社會主義理論與國外跟蹤研究協調小組成員。出版《國際戰略學》、《蘇聯國策論》、《21世紀警戒線》、《國際大戰略》等11部專著,發表論文與研究諮詢報告100餘篇、作學術報告200餘場。代表作《國際戰略學》曾榮獲首屆“中國圖書獎國家榮譽獎”與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專著類一等獎。研究目標設計為:最具創意的理論探討與實際套用的最佳結合。

書籍

簡介

全書以恩格斯關於世界是轉化過程集合體的命題為總則,架構國際戰略結構縱橫交叉型的整體:縱向是上、中、下的三個層次,即軍事戰、經濟戰、知識戰的古往今來的國際戰略總流向;橫向是左、中、右的三個區位,依次是創新段、調整段、基礎段所構成的“三區結構”。這個縱橫交叉型結構,就是從深度上開掘過去,從廣度上開拓現實,從過去與現實的互激中預見未來。全書基於最具創意的理論探討與實際套用最佳結合的準則,確信國策是基於人而立足於國,直面地區而走向世界;把國內事務與外交事務納為一體,以達“知其內,而識其外”,通識內實而外強之理。本書集作者20餘年豐富的教學、研究及諮詢經驗,體系自成,觀點自有,視角自具,風格自存,既可作為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其他領域學者、企事業人士和黨政軍幹部參考研究。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縱向歷時態:國際戰略的三大戰略流程
第二章 橫向共時態:國際戰略的“三區結構”
第三章 縱橫交叉型:國際戰略結構
第四章 世界是轉化過程的集合體
第五章 實力、形象、意志:世界對國家的戰略審視點
第六章 經濟、社會、政治:國家走向世界的戰略支撐點
第七章 農業與教育:國策性的兩大戰略標尺
第八章 科技——經濟——政治的正反向運行
第九章 軍事與外交的戰略交錯
第十章 國際戰略與傳播媒介
第十一章 國際戰略的運籌、計量與決策
第十二章 科技發展與戰略性預測
第十三章 國際戰略的綜合評估
第十四章 戰略決策的世界性範例
第十五章 戰略人才的序列最佳化
第十六章 視野、思維、境界:國家與世界的戰略對接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