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兒科學雜誌

國際兒科學雜誌

《國際兒科學雜誌》(原刊名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之一,創刊於1974年,系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兒科學專業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類核心期刊。2004年榮獲衛生部首屆全國醫藥衛生優秀期刊二等獎,同年獲得遼寧省優秀期刊編輯部稱號。2005年在中華醫學會成立九十周年慶典活動中榮獲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優秀期刊三等獎。並多次獲評遼寧省“省一級期刊”。在首屆《CAJ-CD規範》規範評優活動中榮獲《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國際兒科學雜誌
  • 外文名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 語言:中文
  • 類別:出版,醫學期刊
  • 主管單位:衛生部
  •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中國醫科大學
  • 編輯單位:國際兒科學雜誌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74 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內刊號:CN:21-1529/R
  • 國際刊號:ISSN:1673-4408
  • 郵發代號:8-73
  • 定價:10.00元/期;60.00元/年
  • 出版地:遼寧省瀋陽市
辦報宗旨,讀者對象,報導內容,編委會,收錄情況,投稿須知,欄目設定,

辦報宗旨

《國際兒科學雜誌》辦刊宗旨為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辦刊方針,反映國際兒科領域基礎和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促進學術交流。三十多年來,該刊一直堅持報導內容科學性、實用性、創新性,對當前兒科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問題加強導向性,在廣大各級臨床兒科醫生及醫學生中贏得了普遍歡迎。

讀者對象

主要為從事兒科及相關學科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者。

報導內容

《國際兒科學雜誌》主要刊登反映國際兒科學領域新進展、新動向、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綜述、論著、臨床經驗等,另闢有述評、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和國外學術動態等欄目。報導內容以兒科臨床與基礎研究並重,是國內唯一專門介紹當代兒科學領域最新進展與最新動態的國家級兒科學專業學術期刊。

編委會

《國際兒科學雜誌》編委會成員由大陸及港台地區著名的兒科專家學者組成。創刊30多年來,在歷屆編委和各位審稿專家的努力下及廣大讀者作者的關心與支持下,雜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成績。

收錄情況

已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CMCC)、《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資料庫》(CMC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等收錄。

投稿須知

來稿要求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創新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數據準確,層次清楚,格式符合本刊稿約,必要時做統計學處理。
1.1 綜述:將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通讀後,用中文撰寫,有分析、有討論,深入淺出地反映所選命題的國際水平和發展趨勢;不主張以一篇文獻為藍本,再在其中添加部分內容。篇幅以版面字數不超過5 000字為宜。全文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1.1 文題:要求簡明、確切、醒目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以20字以內為宜(需提供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的英文文題,英文文題的首字母及各個實詞的首字母應大寫。
1.1.2 署名:作者和審校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姓名及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投稿後一般不得改動;作者單位名稱(使用全稱,具體到科室)及郵政編碼應腳註於首頁左下方。
1.1.3 摘要:應簡明、確切地陳述綜述的重要內容,應概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以200字左右為宜。
1.1.4 關鍵字:需標引2~5個關鍵字,務必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醫學主題詞表(MsSH)中所列的詞。
1.1.5 引言:簡明介紹文章的目的意義,適當介紹歷史背景和理論根據,扼要提示所用方法和得出的結果。不要與摘要雷同,
1.1.6 正文: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引用參考文獻時應按文獻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序號,並在文內引用處句末右上角以方括弧的形式註明。

欄目設定

《國際兒科學雜誌》主要刊登反映國際兒科學領域新進展、新動向、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綜述、論著、臨床經驗等,另闢有述評、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和國外學術動態等欄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