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保護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太原)

國家環境保護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太原)依託於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於 2002年 11 月 14 日經原國家環保總局批准建設,2007 年通過環境保護部驗收。重點實驗室由環境流行病學研究室、環境毒理學研究室、放射醫學研究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疾病檢測與診斷中心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環境保護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太原)
  • 時間: 2002年 11 月 14 日
  • 類型:實驗室
  • 依託: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
總體定位,研究方向,科研條件,科研平台,學術團體,

總體定位

國家環境保護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太原)總體定位是利用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的多學科優勢,開展公害病判定技術、補償技術及補償政策研究,開展電離輻射健康損害防、診、治技術研究,將該重點實驗室逐步建設成為國家級環境污染相關疾病與輻射損傷防治研究基地,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環境與健康管理及環境污染事故醫學應急方面提供技術支撐。

研究方向

1、環境污染所致健康損害判定、補償與政策研究
重點開展非放射性環境污染健康損害診斷系列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及其醫學認定、補償與相關技術研究;組織全國性公害病調查及定點監測,包括組建長期穩定的專家組,監測方案的制定、實施及與任務相匹配的軟硬體準備;因環境污染所致健康損害問題上訪的技術諮詢與處理;與環境污染所致健康損害相關的基礎性研究;環境污染所致健康損害的防、診、治技術研究;長期跟蹤有關環境與健康信息、標準與管理技術。
2、電離輻射健康危害及其防治技術研究
開展電離輻射健康損害防、診、治技術研究;核/輻射事故(事件)的醫學應急技術與政策研究;輻射健康損害判定標準、補償技術與政策研究。

科研條件

科研平台

重點實驗室擁有各類實驗室 2840m2,現有各種儀器設備 129 台,建有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國家級 GLP 實驗室、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等。其中,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核工業太原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分別取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實驗室認可證書》和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 重點實驗室堅持開放戰略,大型儀器設備和實驗設施對外開放,是山西醫科大學、山西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的教學基地,為蘇州大學醫學部、山西大學委託培養碩士研究生多名。

學術團體

重點實驗室現有科研人員 60 人,專業結構包括環境醫學、環境科學、流行病學,放射醫學、輻射測量學及毒理學等;其中高級職稱 35 人,中級 19 人,博士 6 人,碩士28 人。
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占旗博士,現任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放射醫學與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先後承擔了“公害病判定技術研究”、“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損害及補償機制研究”、“環境重金屬污染健康損害補償指標體系及補償標準研究”等科技攻關及環保公益課題,獲國防科技進步獎 2 項,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 5 項,申請發明專利 1 項,指導碩士研究生 6 名。 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由 9 人組成,其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潘自強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院長常學奇任副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