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智說食

四智說食

《四智說食》是2007年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熊四智。

基本介紹

  • 書名:四智說食
  • 作者:熊四智
  • ISBN:9787536461215
  • 頁數:387頁
  •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正文語種:漢語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四智說食》由“縱橫飲食”、“菜之神韻”、“十聖飲食”、“千珍百筵”組成,還因2005年我在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出版了一本《四智論食》,《四智說食》則以《四智說食》為書名,前者為“論”食,後者為“說”食,相互成為姐妹篇,便於讀者參照,批評指教。

作者簡介

熊四智,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教授,中國烹飪飲食文化學者,美食家。著有《中國烹飪學概論》、《中國人的飲食奧秘》。《(四智論食》等三十餘部著作,尤以《中國人的飲食奧秘》一書的出版在飲食文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目錄

縱橫飲食
川菜之十面解讀
菜餚的“半邊天”,
鄉情鄉味的川渝小吃
川人與飯粥
美味的調製
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辣椒精、氣、神
烹飪法的歷史演進與川菜烹飪法的優勢
歇後語中的飲食
探究美食家
天下清真美食品精華薈萃老孫家
凝同了情愫的月餅
歷史上的飲食糟粕
瞻“醒同”有感
古今中華女廚
“廚師”名稱的演變
茶文化與烹飪七題
和諧社會的理想餐飲
菜之神韻
料物精華的“芝菜”
天賦自然美“香菜”
清鮮柔脆的“豆芽菜”
和而不同的“滷水菜”
不可或缺的湯菜
生命力強的烤菜
蔬中一品贊“竹菜”
口感舒爽的“泥菜”
羅漢果與羅漢菜
我心目中的魚翅
爭妍鬥奇話“樹菜”
奇思異想出“怪菜”
成雙成對的“鴛鴦菜”
化腐朽為神奇的“臭菜”
烹典遺錄的“火灰煨菜”
臭美佳品水豆鼓
刺鼻通泰的“沖辣菜”
二十八“星宿”冷碟
紅白香醪醉心房
玩魔術似的“套菜”
難得糊塗的“糊塗菜”
變害為利話“蟲菜”
不守常道的“不典菜”
從生到熟的“血菜”
古今奇特的“鮮菜”
最佳配角數“醃菜”
品性高潔的“雪菜”
令人生津的“酸味菜”
誘人食慾的“燒菜”
變廢為寶話“骨菜”
巧奪天丁的絲狀菜點
巧施魔法的豆腐菜
插柳成陰的“無心菜”
悅耳之音的“有聲菜”
匯聚眾料的“雜菜”
藏餐味康巴情
通南巴飲食紀行
老川菜開新花
樂在參與剝皮殼
令人遐想的寓意菜
雨過天晴地衣菜
以假亂真的仿真菜
海風海濤伴海鮮
魅力無窮的魚膾
藥食得兼的海帶菜
黑珍菜點的魅力
鄉情鄉味扣碗菜
五花八門的皮菜
十聖飲食
說說十聖
廚聖伊尹
文聖孔丘
書聖王羲之
武聖關羽
智聖諸葛亮
藥聖孫思邈
酒聖李白
詩聖杜甫

序言

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出發來觀察和審視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你會強烈地感覺到中國人不僅非常講究吃,且中華民族還是非常善吃的民族。古今的中國人,從人和自然的物質交換過程中,獲得了享受,滿足了大欲,得到了快樂。在把各種食物原料製作成飯粥、麵點和菜餚、羹湯的過程中,融入了聰慧,注入了術藝,展示出中國人對生命的無限關愛,對生活質量的無限追求。
上個世紀下半葉,我從巨觀的角度,主編過大專烹飪專業教材《中國烹飪概論》,撰寫過《中國人的飲食奧秘》等書。本書則是從微觀的角度,通過菜點的設計製作、菜點的歷史文化積澱與開發、古代聖賢的飲食生活以及古今飲食需要了解和關注的方方面面,來觀察我們的飲食思想、烹飪技藝、社會效果。
本書由“縱橫飲食”、“菜之神韻”、“十聖飲食”、“千珍百筵”組成,還因2005年我在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出版了一本《四智論食》,本書則以《四智說食》為書名,前者為“論”食,後者為“說”食,相互成為姐妹篇,便於讀者參照,批評指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