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新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科新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科新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部由自然人股東組建的股份制企業,主要經營石油、化工、能源(含核電、水電、火電、太陽能、風能等)以及生物製藥等行業用壓力容器設備的設計和製造。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四川科新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外文名稱:Sichuan Kex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 總部地點:四川省什邡市
  • 成立時間:1997年3月
  • 經營範圍:壓力容器設計、製造
  • 總資產:2.3億元
  • 註冊資本:6,800萬元
公司簡介,核電標準建,概念內容,十大股東,管理團隊,科新機電發展歷程,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公司簡介

公司擁有中國一、二、三類(含多層包紮和球罐)高、中、低壓壓力容器設計、製造許可證和美國ASME產品設計、製造許可證。公司是德陽市高新技術企業,也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基地成員。
公司位於四川省什邡市城南工業開發區,距省會成都市60公里。公司占地200餘畝,擁有7000平方米花園式的現代的行政辦公大樓、技術中心大樓、檢驗中心大樓,辦公條件優越、環境舒適。現有員工近60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20餘人,高級工程師8人,工程師10人。公司設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分設6個課題研發組,不斷開展技術研發、創新工作,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成果顯著。
公司擁有現代化標準廠房30000平方米,製造、檢測裝備先進、齊全;具有200噸行車起吊能力、冷卷能力為90mm厚的卷板機、1250噸油壓機、5.1m×5.1m×15m熱處理爐、帶極堆焊機、管子管板自動焊機、管子內孔焊機及其它焊接、金加工、檢測、試驗設備等400餘台。壓力容器主要產品有:
合成氨、尿素、甲醇、乙烯等石油化工高壓單層設備、高壓多層(整體包紮)設備、高溫臨氫設備;大型球罐、太陽能多晶矽不鏽鋼成套設備;核電、水電設備,生物製藥發酵和分離成套設備等,產品質量與服務倍受顧客信賴與推崇。
公司還與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四川大學、中國成達工程公司、中國五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晨光化工研究院、東方汽輪機廠等國內20多家知名單位及行業資深專家進行廣泛的技術合作,全面提升公司技術研發水平。公司是中國化工裝備協會、中國化工設備技術中心站成員單位。
科新公司是一個規範化的現代化民營企業,有宏偉的企業規劃,科學的企業管理,美好的企業文化,先進的企業平台。科新公司竭誠為客戶提供質量技術的精品、及時滿意的服務。

核電標準建

裝備製造企業希望涉足核電設計領域的美好願望面臨著現實條件的考驗:一方面,核電企業有天然的牴觸情緒;另一方面,裝備製造企業的設計能力還明顯不足。
680項標準,這是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壓水堆核電廠標準體系項目表》中,對核電標準建設項目的設定,幾乎涵蓋了核電行業的方方面面,也標誌著我國核電標準體系已基本完成。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日前再次強調,核電標準的建設工作是保證我國實現 核電自主化的一項重要工作,具備完整的核電標準體系是我國擁有完整核電技術體系及自主創新能力的標誌。隨著核電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稱“核電標技委”)的成立,我國核電標準建設工作將進一步加速。
《中國能源報》記者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按照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壓水堆核電廠標準體系建設規劃》,目前正處於我國核電標準建設“三步走”的第一階段,今明年將是我國核電標準建設任務較重的兩年。按照上述規劃,在2015年我國將基本完成三代壓水堆機組所需標準的制訂工作,標準體系全面覆蓋二代改進型和基本覆蓋三代壓水堆核電廠。
凝聚行業共識
按《核電標技委章程(試行)》的表述,核電標技委是在核電專業領域內由專家組成的標準化技術組織,主要對核電行業標準起技術把關和技術諮詢作用。由國家能源局根據科研、生產、使用三結合的原則,統一規劃、組建和管理。
核電標技委的成立整合了我國核電行業的力量,為各參與單位協同合作、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從而加速了核電標準的建設進程。
以核電經濟類指標為例,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經濟所所長張勝利介紹,在核電標技委成立之前,不同的單位也各自組織開展了核電經濟類標準工作,儘管在部分項目上各單位建立起了溝通的渠道,都有統一出一套標準的良好願望,但在主導權和某些重大問題上,分歧依然嚴重。核電經濟標準的編制和管理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僵局。在2009年初,國家能源局掌握了當時核電建設領域經濟類標準所面臨的現實狀況,意識到如果不及時扭轉這種局面,經濟類標準的推進必將舉步維艱。
2009年6月,國家能源局委託中國核工業標準化研究所組織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中國核電工程公司、中廣核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中核集團核工業信息經濟研究院等國核心電經濟專業工作經驗豐富的單位,召開了核電經濟類標準編制工作啟動會。通過這次會議,有關方面消除了隔閡、分歧和疑慮,擱置了爭議,形成了合力,凝聚了共同協作、迅速開展標準編制工作的共識。
裝備製造企業邁出重要一步
《壓水堆核電廠標準體系項目表》圍繞標準化對象的各個方面,共設定了680項標準。其中,大部分為通用和基礎標準、工程設計標準和設備標準,共占529項,其餘為前期工作、建造、調試、運行標準。而任務最重的還是裝備標準,共占273項。核電標技委根據工作需要,設定了10個專業組,分別為:工程經濟專業組、前期工作專業組、輻射防護與核應急專業組、工程總體設計與核安全專業組、核燃料組件專業組、核島儀控電系統和設備專業組、核島機械系統和設備專業組、建安專業組、調試專業組、運行專業組。每個專業組設組長1名,副組長1—2名,主持標準審查等本專業組的相關技術活動。
李冶表示,涉及設備和材料的標準建設工作,過去都是交由核電設計院所來做。而這一次,則專門安排裝備製造企業來擔任相關專業組的組長,由核電設計院所來擔任副組長予以配合,希望通過標準的制定來培養裝備製造企業的設計能力。
事實上,裝備製造業一直期待能有機會涉足核電裝備的設計領域,以改變過去在核電行業中只能按圖紙加工製造的地位。據業內人士介紹,各核電裝備製造集團紛紛籌建或組建新產品開發隊伍,涉足核電設備設計領域。其中包括,蒸氣發生器、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主泵、主管道及核島設備設計等。“從英、美、日、韓的核電發展經驗來看,無論採用的是何種核電體制,核島設計和製造都是一體的。”一位裝備製造業內人士說。
然而,裝備製造企業的美好願望卻面臨著現實條件的考驗。一方面是,核電企業對裝備製造企業涉足核電設計領域有天然的牴觸情緒。“這個問題首先就要看現有的分工是否制約了核電行業的發展。”一位核電業內人士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既然沒有制約,那為什麼要改變呢?”另一方面,裝備製造企業的設計能力還明顯不足。主要裝備製造企業都是從去年開始組建核電設計力量,處於能力培養初期,距離核電設備設計製造一體化的目標還有相當遠的距離。談及這一點,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人士亦認為,在標準建設過程中,的確發現了裝備製造企業的一些不足之處。裝備製造企業必須清醒認識到其現階段在能力上不能滿足核電設計的需要,還需經歷一個科學、長期的發展過程。
然而,改變裝備製造企業“來圖加工”的地位還是獲得了業內的認同。李冶表示,在國外都是由裝備製造企業來負責核電設備的設計,甚至是核電站的設計,我國核電行業的設計與製造卻長期脫節。未來我國核電站的設計仍主要由核電設計院所來承擔,而裝備製造企業一定要具備關鍵核電設備的設計能力。
任務最重的兩年
我國核電建設以二代改進型壓水堆和三代引進技術依託項目為主,因此核電標準建設重點針對的就是這兩大技術路線。已發布的《壓水堆核電廠標準體系建設規劃》提出,我國核電標準體系建設著眼於我國三代機組建設和運行的長遠目標,現階段立足於儘快形成二代改進型機組需要的標準。
據介紹,我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核電標準體系,制定了近400項核電標準。這些標準中的絕大部分是核島相關標準,而在常規島和BOP(核電站的外圍設施)方面,主要採用常規電力標準及其它一般工業標準。
國家核安全局核安全司司長劉華針對這一情況指出,常規島的建設標準應與核島標準更緊密的結合,要求可松可嚴的環節在核電上要嚴一些,可高可低的要更高一些。“畢竟核電有它的特殊性,常規電廠可以接受的問題,即便不涉及核電安全,只要在核電上出現就會造成非常不好的社會影響。”劉華說,“一定要避免因常規島建設工作影響核電建設的整體形象。”
《壓水堆核電廠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將階段性目標確定為:2015年,基本完成三代壓水堆機組所需標準的制訂工作,標準體系全面覆蓋二代改進型和基本覆蓋三代壓水堆核電廠。
這一目標將分三個階段完成,即2009年到2015年這6年間,每兩年為一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是標準建設任務內容最多的階段,需要完成通用和基礎、前期工作、工程設計、設備等8個領域標準建設的大部分工作。而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則是在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補充,並在2015年基本完成三代壓水堆機組所需標準的制訂工作。
因此,今明兩年將是我國核電標準建設任務最重的兩年。李冶表示,核電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量非常大,為使核電標準建設與我國核電發展速度相匹配,必須開展大量研究,加快核電標準建設。

概念內容

(1)公司主營:公司主要從事壓力容器設備(包括化工設備和電站輔機)和管系產品的設計、製造、安裝銷售。公司擁有一、二、三類壓力容器(A1、A2、A3)設計和製造許可證以及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頒發的ASME證書(U、U2)和授權鋼印,主要產品為壓力容器類設備和管系類設備,代表產品有:高壓單層設備、高壓整體多層設備、高溫高壓設備、核電配套設備;水電配套輔機設備;生物發酵和製藥成套設備等。公司的主要客戶為化工企業和電力設備製造企業,包括東方電氣集團子公司、青海鹽湖集團、雲天化等國內知名企業。
(2)募集資金方向:本次募資投入24255萬元於“重型壓力容器(含核級)製造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24895萬元)。建設期18個月。公司目前生產的單台重量最大的容器為285噸,項目實施後,可形成新增1000台套/年壓力容器(其中單台重量達200-700噸重型壓力容器20台/套)、合計12800噸的生產能力(其中碳鋼8300噸、不鏽鋼4500噸)。預計可年新增利潤總額7402萬元。本項目的產品確定為非核級設備,項目的效益分析等也未考慮核級設備因素。鑒於普通壓力容器產品與核級產品的加工流程、工藝基本一致,公司按核級壓力容器製造的標準建設本項目,所以項目投產後,公司同時具備了生產核級壓力容器產品的能力。因此該項目的實施不依賴於公司能否取得核級壓力容器製造的關資質。
(3)自願鎖定承諾:公司實際控制人林禎華、林禎榮、林禎富及其親屬葉少平、程浩、張體安與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陳放、趙丕龍承諾:自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轉讓或者委託他人管理其本次發行前已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購該部分股份。公司其他21位發起人股東承諾:自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不轉讓其本次發行前已持有的公司股份。公司董監事或高管的林禎華、林禎榮、陳放、趙丕龍、強凱、王曉明、陳啟輝、李新承諾:除前述鎖定期外,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不超過其所持股份總數的25%;離職後半年內,不轉讓所持公司股份。

十大股東

截止時間:2010年12月31 日
股東名稱
持股數量(股)
持股比例(%)
股份性質
1.林禎華
19,649,348
21.590
流通受限股份
2.林禎榮
19,649,348
21.590
流通受限股份
3.林禎富
13,099,452
14.400
流通受限股份
4.陳放
6,549,760
7.200
流通受限股份
5.趙丕龍
6,549,760
7.200
流通受限股份
6.王曉明
1,263,295
1.390
流通受限股份
7.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024,014
1.130
流通A股
8.崑崙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崑崙一號
1,000,001
1.100
流通A股
9.東海證券-中信-東海精選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畫
692,544
0.760
流通A股
10.強凱
579,632
0.640
流通受限股份

管理團隊

姓名
職務
出生年份
性別
學歷
林禎華
董事長
1966


林禎榮
總經理,董事
1964

本科
陳放
副總經理,董事
1963

碩士及研究生
趙丕龍
董事
1963

本科
強凱
董事,總工程師,副總經理
1959

本科
王曉明
董事,副總經理
1964

本科
錢積惠
獨立董事
1937

本科
黃衛星
獨立董事
1958

博士研究生
呂先錇
獨立董事
1964

博士研究生
陳啟輝
監事會主席
1969

碩士及研究生
李新
監事
1967

大專及其他
馬曉峰
職工監事
1981

本科
李春奇
副總經理
1963

碩士及研究生
段文勇
董秘,財務總監
1969

碩士及研究生

科新機電發展歷程

1997年

1997年02月28日,租賃什邡電冶廠300㎡廠房和50㎡辦公房,開始籌建公司;
1997年03月11日,創立“什邡科新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萬元,註冊地點:什邡市兩路口鎮(現馬祖鎮);

1998年

1998年07月01日,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開始籌建馬祖廠區;
1998年12月18日,公司股東變更,股東增至5人;

1999年

1999年11月11日,開始建設第一座廠房和辦公樓;

2000年

2000年02月18日,完成股東變更工商登記手續;

2001年

2001年08月31日,取得“第一類壓力容器,第二類低、中壓容器”(BR1)製造許可證;

2002年

2002年03月15日,投資組建四川晨光科新塑膠有限公司;
2002年03月20日,公司註冊資本增至400萬元;
2002年,銷售收入突破500萬元;

2003年

2003年05月21日,取得D1級(第一類壓力容器)和D2級(第二類低、中壓容器)設計許可證;
2003年09月22日,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03年11月18日,投資組建什邡市科新不鏽鋼設備有限公司(現管系車間),註冊資本60萬元,註冊地:什邡市雙盛鎮;

2004年

2004年,榮獲四川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一等獎;

2005年

2005年04月08日,公司註冊資本增至1118萬元;
2005年07月05日,取得A2(第三類低、中壓容器)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
2005年08月30日,與什邡市人民政府簽署“城南新區工業建設用地協定”,正式啟動城南廠區的建設;
2005年12月15日,“什邡市科新不鏽鋼設備有限公司”更名為“什邡市科新管系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28日,取得A1(高壓容器)壓力容器設計許可證;
2005年,銷售收入突破5000萬元;

2006年

2006年07月30日,什邡市科新管系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400萬元;
2006年,400WM重型燃氣輪BOP管系國產化獲得“四川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稱號;

2007年

2007年02月06日,取得A1(高壓容器(僅限單層))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
2007年,確定每年4月6日為“科新愛心日”,並捐資助學10萬元;
2007年7月,獲得“四川省守契約重信用”企業稱號;
2007年9月3日,公司更名為“四川科新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2260萬元;
2007年,銷售收入突破億元大關;
2007年,被中共德陽市委、德陽市人民政府授予“德陽市優秀民營企業”稱號;

2008年

2008年04月22日,什邡市科新管系有限公司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註冊登記證書》;
2008年5月,積極參與抗震救災活動,組織2000餘人次參加社會救助活動,向什邡市人民政府、什邡市民政局和兄弟單位捐款捐物80餘萬元;
2008年,被德陽市人民政府列為市重點優勢企業;
2008年,被德陽市人民政府授予“德陽市工業經濟特殊貢獻獎”稱號;
2008年08月29日,召開科新“3x3戰略”研討會,確立了公司未來九年的發展目標;
2008年09月01日,註冊資本增至2346.34萬元;
2008年9月,公司技術中心認定為四川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2008年10月09日,獲得美國ASME U、U2產品認證鋼印;
2008年10月23日,完成股改,公司更名為“四川科新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6800萬元;
2008年11月11日,取得A1(高壓容器)、A3(球殼板製造)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
2008年12月30日,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2008年,“民用核安全機械設備製造”被確定為“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研製項目”;

2009年

2009年4月,公司研發的電子級和太陽能用多晶矽裝置中關鍵設備氫化爐、還原爐通過國家專家的評審;
2009年4月18日,公司與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簽署了《核安全機械設備製造用全自動焊接機器人技術及裝備項目協定書》,正式啟動了核安全機械設備製造用全自動焊接機器人技術及裝備的研發;
2009年5月,公司進入上市輔導期,向規範化的公眾公司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2009年5月9日,公司被授予什邡市慈善會理事單位稱號,並向什邡市慈善會捐款60萬元,支持災後重建;
2009年10月12日,公司《關於申請辦理民用核安全機械設備製造許可證的請示》被國家核安全局受理;
2009年,“核電核島二、三級設備產業化”被確定為“四川省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
2009年,“超大型三聚氰胺反應器設備的研製項目”被確定為“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研製項目”;
2009年,“核二、三級設備換熱器焊接工藝和檢測技術的研究及套用”被確定為“四川省科技支撐計畫項目”;

2010年

2010年4月,公司總經理林禎榮先生被什邡市人民政府授予“什邡市第三屆勞動模範”稱號;
2010年7月8日,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功上市;
2010年7月,註冊資本增至9100萬元;
2010年8月,公司員工唐興全被德陽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2010年10月,公司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註冊登記證書》;
2010年11月,公司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州沙雅縣投資組建“新疆科新重裝有限公司”;
2010年,“重型壓力容器(含核級)製造基地建設項目”被確定為“四川省重大技術改造項目”;
2010年,“煤氣化工程—加壓氣化爐研製”被確定為“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研製項目”;
2010年,“數位化設計製造、效率管理(安全)信息網路平台建設”被確定為“四川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

2011年

2011年2月,什邡市科新管系有限公司經什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註銷;
2011年3月,公司被德陽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二屆優秀納稅企業”稱號;
2011年5月,公司被什邡市人民政府授予“2010年度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先進單位”稱號;
2011年5月,公司員工楊天全被德陽市人民政府授予“第四屆德陽技術能手”稱號;
2011年7月,公司向什邡市教育基金會捐贈200萬元,支持教育事業;
2011年9月13日,公司取得民用核安全機械設備製造許可證;
2011年,“不鏽鋼薄板埋弧自動焊技術開發”被確定為“四川省重大產業技術創新項目”;
2011年,“重型壓力容器(含核級)製造基地建設項目”被確定為“四川省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
2011年,“國家核電教學培訓實驗室反應堆芯模擬體”被確定為“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研製項目”;
2011年,“重型壓力容器(含核級)製造基地建設項目”被確定為“四川省戰略性新興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