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川鄉

四川省高川鄉

安縣轄鄉。1953年設太平、高川鄉,1956年合併為太平鄉,1958年改太平公社,1981年更名高川公社,1983年設高川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2公里。面積173平方公里,人口0.6萬。通公路。轄新橋、二郎、泉水、高川、甘溝、茅香、天池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煤礦、磷礦、水電、磷化工等廠、礦。農業主產玉米、馬鈴薯,特產茶葉、杜仲、黃柏、厚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高川鄉
  • 總人口:6288
  • 家庭戶戶數:1779
  • 家庭戶總人口:6195
人口數據,經濟發展,文化教育,地震襲擊,高川鄉遭受汶川地震襲擊,高川鄉地震圖片,地質分析,鄉鎮資訊,守土一方為盡職責他“六親不認”,大愛無疆災難中他挽救22條生命,地圖信息,

人口數據

男 3381
女 2907
家庭戶男 3300
家庭戶女 289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930

經濟發展

2004年,全面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325萬元,人均10120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882萬元,其中實現工業總產值8550萬元,農業總產值3332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0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277萬元,上交國稅160餘萬元,地稅62萬元,預算外收入51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850元,比上年的2502元增加348元。政策生育率96.49%,人口自然增長2.87‰。全年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45000元,收取採礦使用費6500元。
2005年,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536萬元,人均12085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4932萬元,其中實現工業總產值11320萬元,農業總產值3612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95萬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63.4萬元,上交國稅225.4餘萬元,地稅72萬元,預算外收入66萬元。消化債務5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3105元,比上年的2850元增加255元,政策生育率達98.4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1‰ 。
2004年,從彭州引進黃蓮規模種植350畝,帶動全鄉種植黃蓮面已達2000畝。建立當歸、川芎基地,全年種植當歸50畝。建立“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種植魔芋350畝。建立無公害蔬菜“紅原”蘿蔔基地,全年種植無公害“紅原根”蘿蔔500畝,農民人均增收30元。全年全鄉實現農業總產值3332萬元,生豬出欄4387頭,養羊462頭,生產茶葉8800斤,生產水果535噸。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新育樹苗80畝,疏幼林補植1.5萬畝,封山育林5萬畝,退耕還林管護1.43萬畝,人工點撒播1.013萬畝。對已栽植的14300畝退耕還林落實管護人員20人。按政策兌現退耕還林折現金300.3萬元。調解林權、林界糾紛10起。實現32年無火災。在規定時間採伐商品材430.50立方米。
2005年,從彭州引進黃蓮規模種植1200畝,帶動全鄉種植業發展,現全鄉種植黃蓮達2000畝,從德陽中江縣泰川藥業公司引進良種當歸種植,建立了100畝“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種植無公害“紅原根”蘿蔔836畝,農民增收110元。引進綿陽安陽雲安魔芋種植有限公司落戶高川,動用工業反哺農業資金8.65萬元,建立了300畝魔芋繁育基地。投入經費10000萬元,做好豬2型鏈球菌病和禽流感的預防和防治工作,免費對全鄉的豬、雞、鴨、鵝進行全面防治。全鄉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612萬元,生豬出欄4044頭,養羊500隻,生產茶葉11000公斤,生產水果95噸。全鄉新育樹苗40畝,成片造林1600畝,疏幼林補植2萬畝,封山育林3500畝,退耕還林管護1.43萬畝。對已栽植的14300畝退耕還林搞好補植撫育,落實管護人員20人。全年採伐商品材1054立方米。實現連續33年無森林火災。按政策兌現退耕還林折現金300.3萬元,造林補助28.6萬元。
2004年,引進外資到高川投資辦廠4家,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2400萬元。目前老鷹岩電站已併網發電。全年累計實現企業總產值999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8550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3%和22%。實現銷售收入988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實現利稅總572萬元。全年主要礦產品生產無煙煤9萬噸,磷礦石12.5萬噸,發電量1500萬度,鈣礦石50萬噸,黃磷1000噸。

文化教育

2004年,全年出生人口57人。出生率為9.09‰;人口自然增長率2.87‰。投資18500餘元,進行生育文化大院規範建設。落實計畫生育“三結合”幫扶對象87戶,為基地民眾提供優質魔芋種子000餘公斤,無償提供化肥560公斤,技術服務18次。春節期間,走訪貧困戶139人,送去大米700斤,菜油350斤,豬肉140斤,白酒70瓶,棉被20床。對天池村五組受地質災害搬遷的3戶村民進行住房重建,解決資金6000元。新增低保對象1戶、1人,全鄉共放發低保金8955元。走訪慰問優撫對象和駐地武警官兵,送去慰問金2000元。全年共放發傷殘軍人撫恤金3080元,糧油補貼600元,失散紅軍戰士補助1800元,糧油補貼300元,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7560元,義務兵家屬優待金9750元。強化公路養護,購歷清26噸,購豆石、米石200立方米,請民工300多個,對墩秀路和三叉路到磷礦礦部路段進行了全面補油,落實三叉路到火石溝的公路養路養護人員2名。注重文教工作,除泉水、高川、天池三個村小,全部實行了寄宿制。投入教育資金7萬餘元,對中學教學樓進行了加固,對中國小食堂、廚房、寢室進行了改建,山區教師補貼款按時到位,兌現中學升學獎2900元。利用農校面向農村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全鄉湧現出林業種植戶、養殖專業戶、科技示範戶600多家。
2005年,全年出生人口63人,出生率為10.13‰,人口自然增長率2.41‰,符合政策生育率98%。投資5000餘元,進行生育文化大院規範建設。落實了6人獎勵扶助金已全部兌現到符合計生獎扶政策對象手中。落實計畫生育“三結全”幫扶對象110戶,為基地民眾提供優質的魔芋種子2000餘公斤,無償提供化肥560公斤,技術服務18人次。全年直發五保供養金14490元,為天池村因地質災害搬遷的3戶貧困戶補助建房資金10000元。全年共發放低保金12000元,給駐地武警中隊送慰問金2000元,為4名優撫對象解決治病經費800元,全年總計發放傷殘軍人撫恤金9297元,失散紅軍戰士補助3300元,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11340元。強化養護,針對高川至雎水段路爛狀況,與九院二所達成共識,爭取補路金對152三叉路至錯把溝的柏油路進行了修補。在洪水到來之前對公路、溝邊、橋涵、保坎進行排險、清障、加固。劃撥專款3萬元,對礦山公路進行維護。全年入學率、鞏固率、普及率、畢業率均達100%。全鄉7個村小全部實行了到中心國小校就讀,實行寄宿制。投入教育資金6.5萬餘元,購買鐵床、安裝防護欄,中國小食堂、廚房、寢室進行改建,裝備了遠程教育室。嚴格執行“一費制”收費政策和“兩免一補”政策。全年減免學雜費、課本費1.61萬元,補助貧困住校生生活費1.96萬元。充分利用農校面向農村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全鄉湧現出林業種植戶,養殖專業戶、科技示範戶700餘家。扶貧攻堅工作穩步推行。全年為幫扶對象送魔芋種子12950斤,價值16835元,送幫扶資金9440元,其中部門解決幫扶資金4400元,送糧食2160斤,菜油125斤,化肥400斤,豬仔2頭,黃蓮種子50斤,當歸種苗25000株,水泥5噸,落實住房改建5戶,補助資金18000元。幫助4戶貧困戶和五保戶新建住房,補助資金24000元,全年為扶貧攻堅對象解決資金11000元。通過幫扶,全鄉70戶225人人均純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貧困戶,每戶的人均純收入都達到1200元以上,平均達到了1800元。

地震襲擊

高川鄉遭受汶川地震襲擊

2008年5月12日,當勤勞的高川人民拿著鐮刀如往常一樣走進山林,這一刻他們的身影被永遠定格在了歷史。5.12地震首先在映秀漩口的牛圈溝開始爆發,之後,沿著龍門山主斷裂帶(映秀-北川斷裂帶)一路向東北方向成直線破裂,經青川的虹口鄉,都江堰的向娥鄉,彭州的龍門山鎮,什邡的紅白鎮,綿竹的清平鄉到達第七站-安縣的高川鄉,斷層破裂帶穿過高川鄉後緊接著穿越安縣的茶坪鄉直達北川縣城,從GOOGLE地圖上可以清楚看到以上幾個地點幾乎就在一條直線上,隨後斷層又分別穿越北川的陳家壩,平武的平通鎮、南壩鎮,青川縣的馬公、石壩、紅光、蘇和、木魚,斷層全長約300公里,以上地區無一不是5.12的極重災區。
圖片圖片
高川鄉是安縣二個極重災區之一,另一個就是緊鄰的安縣茶坪鄉,茶坪與北川背靠背。512地震前半小時,高川的老虎嘴附近發生堵車,原因是,二個司機在匯車時互不相讓,一恕之下摔門而去,前後有三百多台車輛就這樣被堵在峽谷中,然後,不幸的是,半小時後死神降臨,伴隨512地震,老虎嘴附近的山體將數百萬方的土石流傾泄到山谷中的公路上,一瞬間,道路及幾百台車被埋得無影無蹤。
地震斷層穿過了高川的泉水村,在地表形成了很大的隆起。震後,關於地震的話題中,充斥著各種與斷層相關的說法,專家說,512地震斷層有240公里出露在地表,斷層到底是什麼模樣,還真想親眼目睹為快,據說,高川深部有一處巨大的山體崩塌,至少有12億立方,這是什麼概念?!

高川鄉地震圖片

車被砸的面目全非
圖片圖片
圖片圖片
圖片圖片

地質分析

高川鄉政府滑坡危險區範圍包括滑坡分布區、滑動可能覆蓋的區域、坡后土質斜坡變形區及影響範圍等,面積約為5.52×104m2。“5.12”8級地震時在發生變形的同時,還發生了崩滑,部分崩滑體自滑坡體崩落,越過簡易擋土牆砸壞鄉政府會議室等建築,給國家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
目前該滑坡仍對其前緣可能的滑動覆蓋區建築及道路有較大威脅,主要受威脅的建築有高川鄉政府辦公樓1棟、平房54間,威脅人數363人,威脅資產約6328萬元。按《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範》危害程度等級為二級。1滑坡區地質環境條件滑坡位於安縣西北,區內地貌格局受安昌河一級支流茶坪河、蘇包河水系及乾河子(雎水河)水系切割控制,並受區域地質構造影響明顯,形成了總體走向為北東-南西龍門山脈。區內山勢高聳,坡面多為折線坡,上陡下緩,坡麓地帶常有崩坡積物堆積,有利於崩塌、滑坡等山地地質災害發育。滑坡區地處龍門山系和邛崍山系之間,為中山河谷侵蝕地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滑坡處於中山地段,後緣高程在1110m,相對高差約142m;坡面呈平直狀,地形坡度一般為42°的陡坡,滑坡體上植被發育,以松樹為主。

鄉鎮資訊

17年來,他紮根基層,守護著百姓的“飯碗田”;面對非法採礦者的威脅、誘惑,他以忠誠和堅定擔當起保護資源的重任;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他冒著生命危險在廢墟中救出了22名被困民眾……他,就是全國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先進工作者、四川省安縣高川鄉國土資源所所長馬銀國。

守土一方為盡職責他“六親不認”

安縣高川鄉最高海拔3000多米,面積173平方公里,由於山高坡陡,土地特別金貴,人均耕地不足0.1畝,為保護寶貴的耕地資源,馬銀國對擅自占用耕地私搭亂建行為嚴懲不貸,忠於職守的他有時甚至“六親不認”。
那年,馬銀國的親侄兒結婚建新房,本想找他多批一點地,侄兒於是“搬來”老父親說情,馬銀國還是沒給他開政策“口子”。侄兒想不通,結婚時,全村的人都請了,就是不請馬銀國一家,妻子委屈得躲在家裡哭,就連老父親也罵他“六親不認”。回想當時,馬銀國說,當時,自己也覺得很憋屈,“但是,不管怎樣,我都不能開這個‘先例’。再難,再不被理解,我也要堅持!”
而對於馬銀國做的一切,村民們都看在眼裡,更從心底對他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也就是那時候起,“馬國土”這個名字漸漸在鄉里傳開了。

大愛無疆災難中他挽救22條生命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將高川鄉翻了個底朝天。馬銀國冒著生命危險在廢墟中用手刨、用肩頂、用背扛,全力尋找倖存者。幸運的是,22名被困民眾先後被救出,而在轉移傷員途中,馬銀國更是一人紮起了200多個擔架。
鄉親們都說,災後重建這些年,馬銀國更忙了,高川7個村56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1800多戶老鄉的安置工作,他都要親自一件件地去做。365天他鮮少回家,就連他做飯的灶台和鍋時常落滿灰塵,好在妻子的理解是他最大的安慰。
如今,看著廢墟中的高川重新矗立在那一片青山綠水中,馬銀國笑著說:“工作是累,但我累得踏實,累得高興,累得值得!”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高川鄉政府(縣道B14東30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