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印象

四川印象

中國四川簡稱川或蜀。地處祖國西南腹地和長江上游,幅員面積48.5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5位;人口8700萬,居全國第3位。四川天寶物豐,地傑人靈,山奇水麗,味美食精,素有“天府之國”之稱,又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之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
  • 地域:中國
簡介,文化特色,川菜菜品,

簡介

四川簡稱川或蜀地處祖國西南腹地和長江上游,幅員面積48.5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5位;人口8700萬,居全國第3位。四川天寶物豐,地傑人靈,山奇水麗,味美食精,素有“天府之國”之稱,又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之說。
風土人情四川位於亞熱帶範圍內,由於複雜的地形和不同季風環流的交替影響,氣候覆雜多樣。東部盆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由於辣椒可以祛風除濕,發汗驅寒,避瘴氣,健脾胃,開口味,舒血活絡,因此四川人多愛吃辣椒。川菜靠它調味,窮人靠它禦寒。四川有句諺語:“糠菜半年糧,海椒當衣裳。川人對於辣也比較有心德,講究外剛內柔,辣則剛而不壓柔,柔則香而不抑剛,所謂剛柔並重,有剛有柔,既辣且香,香中帶辣,辣中有香,同時還有一股麻味,三種味道混合起來回味無窮。

文化特色

蜀文化從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興起,在距今2500前的東周時期,由於巴文化的興起,逐漸融匯為巴蜀文化,擴大為巴蜀大文化體。至秦漢時期巴蜀文化又逐漸融匯入中華文化之中。色彩艷麗的蜀繡蜀錦、“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清幽閒適的茶文化等則是 古蜀文化的具像表現,有些還被視為中國文化的象徵。
川人無一不偏愛四川火鍋,家家都會做,其喜歡麻辣在全國有名。滾燙的火鍋,豐富的美食,構就了四川飲食文化中的一朵靚麗的奇葩。
四川火鍋表現了中國烹飪的包容性。“火鍋”一詞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稱,還是技法、“吃”法與炊具、盛具的統一。表現了中國飲食之道蘊含的和諧性。從原料、湯料的採用到烹調技法的配合,同中求異,異中求和,使葷與素、生與熟、麻辣與鮮甜、嫩脆與綿爛、清香與濃醇等美妙地結合在一起。特別在民俗風情上,呈現出一派和諧與淋漓酣暢相溶之場景和心理感受,營造出一種“同心、同聚、同享、同樂”的文化氛圍。
川菜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在烹飪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享譽中外,成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中一顆熣燦的明珠。

川菜菜品

教科書上寫:水煮的特色是“麻、辣、鮮、燙”。從菜的製作大致就能領略:先準備蔬菜:芹菜蒜苗,切段;青筍,切片。再將肉片加少量澱粉,和勻旺火,下少許油,加豆瓣,炒至油成紅色,加少量湯,待湯燒滾,蔬菜、肉片通通丟進去,略煮(切記不可久煮)然後倒入盆中。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花椒麵辣椒麵,大把大把地撒下去,再淋上一 層滾油。一盆還在吱吱叫的“水煮肉片”就上桌
原料:豆腐10兩(約400克),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適量。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 鹽、醬油各適量。 製法:用嫩豆腐、牛肉末燒制而成。成菜色澤紅亮,豆腐嫩白,麻、辣、鮮、燙、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選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開水泡去澀味。燒熱炒鍋
下菜油,燒至六成熱,將剁細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黃,加鹽、豆豉、辣椒粉、豆瓣再炒,加鮮肉湯,下豆腐,用中火燒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節、醬油,略燒片刻即勾芡收汁, 視汁濃亮油時盛碗內,撒花椒末即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