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鄉(黑龍江省林甸縣四合鄉)

四合鄉(黑龍江省林甸縣四合鄉)

四合鄉位於大慶市林甸縣北12公里,林四路、明龍路貫穿南北,全鄉轄11個行政村,21078人(2017),面積436.46平方千米,農產品以玉米、大豆為主,全鄉中學兩所,由原4個村合併建鄉而得名。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四合鄉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合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大慶市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面積:436.46平方千米 
  • 人口:21078人(2017) 
  • 車牌代碼:黑E
鄉鎮概況,歷史沿革,經濟發展,下轄村莊,地圖信息,

鄉鎮概況

四合鄉位於大慶市林甸縣北12公里,林四路、明龍路貫穿南北,全鄉轄11個行政村,62個自然屯,21078人(2017),面積407012畝,耕地243130畝,草原8萬畝,農產品以玉米、大豆為主,全鄉中學兩所,國小13所,鄉級衛生院一所。
林甸縣四合鄉林甸縣四合鄉

歷史沿革

四合鄉,由原4個村合併建鄉而得名。四合鄉一帶,清末民初,相繼墾荒立屯,先後隸屬安達廳和安達縣管轄。1914年11月,劃歸林甸設治局管轄。1917年7月以後,隸屬林甸縣第四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初隸呂地保管轄,後隸福發村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3月,隸屬福發區管轄。1947年6月,改隸第六區管轄。1956年3月,由太平、新勝、聯合、學田4個村合併,設定四合鄉。1958年9月,將四合(包括福發鄉)鄉與永、新建、雙發(部分)3鄉合併,成立永新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稱四合公社。1967年改稱文革公社。1981年6月,恢復四合公社名稱。1984年改為四合鄉。

經濟發展

四合鄉全境地勢平坦,大部土質為含鹽鹼的黑鈣土雙陽河橫貫全鄉。全鄉總面積436.46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2.5萬畝,草原面積20萬畝,林地面積2萬畝,農牧並舉。鄉辦工業有造紙廠、亞麻廠等。主要是漢族。鄉政府駐地學田村叢二獸醫屯。

下轄村莊

四合鄉轄11個村委會:聯合村、豐田村、東勝村、福發村、合勝村、永樂村、學田村、永合村、新風村、長勝村、新生村。

地圖信息

地址:大慶市林甸縣林鶴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