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人民政府公眾網

商城人民政府公眾網,商城人民政府唯一官方網站。旗下含商城縣情、縣長首頁、政務公開、招商引資、網上辦事、商城文化、商城旅遊、交流互動、專題專欄等多個優質頻道及商城本地生活信息最新實用資訊,為商城百姓的城市生活提供幫助和支持,是信陽地區知名綜合入口網站之一。

商城人民政府公眾網旗下商城首頁是商城信息資訊平台,是商城人的精神家園,匯聚商城信息的源泉!擁有龐大瀏覽量,匯集各類資訊,每天有上萬人關注的家鄉發展,是商城網民的家鄉網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城縣人民政府公眾網
  • 核心:商城資訊第一門戶平台
  • 釋義:商城人民政府唯一官方網站
  • 區域:直播商城,貼近生活
簡介,定位,商城招商,紅色資源,優勢明顯,舊址眾多,熱潮興起,成果顯著,

簡介

商城人民政府公眾網,。旗下含商城縣情、縣長首頁、政務公開、招商引資、網上辦事、商城文化、商城旅遊、交流互動、專題專欄等多個優質頻道及商城本地生活信息最新實用資訊,為商城百姓的城市生活提供幫助和支持,是信陽地區知名綜合入口網站之一。
商城人民政府公眾網旗下商城首頁是商城最大、最火爆的信息資訊平台,是商城人的精神家園,匯聚商城信息的源泉!擁有龐大瀏覽量,匯集各類資訊,每天有上萬人關注的家鄉發展,是商城網民必上的家鄉網站。
商城緊跟著時代的大步伐,如今在黨的正確引導下,商城縣正積極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商城人民也將不懈努力為商城美好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商城人民政府公眾網作為城市對外的一張靚麗名片,也將一如既往,創新突破,為城市建設作出更大的奉獻。

定位

核心定位:商城資訊第一門戶平台
區域定位:直播商城,貼近生活,情系百姓。
定位:服務商城,奉獻商城。
效益定位:社會民生第一,經濟利益第二,價值不斷積累與提升。

商城招商

1、淡水養殖綜合開發項目
商城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大別山北麓,處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多年平均氣溫15.5℃,年均降水量l225.9毫米。縣境內庫、塘、堰星羅棋布,大中小型水庫127座,塘、堰、壩23500處。可用於水產養殖、種植水面15萬畝,年產水產品總量1.27萬噸。由於氣候適宜,全縣境內除草、青、鰱、鱅、鯉、鯽、鱔、鰍等主養魚類外,尚有商城肥鯢(小娃娃魚)、黃緣閉殼龜、烏龜、黑斑蛙、石花魚等名貴水生動物。
2、生物甜菊糖製品項目
商城縣具有生產甜葉菊製品最高端技術,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日本、韓國、秘魯、南非、歐盟、香港、台灣等國家市場需要量巨大,發展甜菊糖生產前景廣闊。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在本產業集聚區內征地500畝,新建標準化廠房、技術用房2萬平方米,購置浸泡槽,反應罐、壓濾機、乾燥機及全自動監測系統等國際先進設備。甜菊製品生產線三第,年產甜菊糖200噸。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
3、桂花香精香料項目
商城縣位於大別山北麓,河南省東南端,土壤氣候適宜桂花生縣,是大別山區桂花主產地,全縣現有桂花樹800萬株,年產桂花3000萬公斤。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征地80畝、生產廠房、化檢驗室及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新建桂花浸膏、桂花淨油、食用香精、日化香精等四條生產線。年產桂花系列產品100萬噸。項目總投資1.5億元
4、擴大出口豬鬃鬃刷生
中原制鬃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最大的出口豬鬃和鬃刷專業生產廠家,現已開發21個品種400多種規格。產品主要出口美國、英國、瑞士等歐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一種很好的出口創匯產品。世界豬鬃產品市場缺口很大,市場前景廣闊,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觀。擴建年產豬鬃達10萬箱生產線,鬃刷系列產品2000萬隻生產線。項目總投資16000萬元
5、禹王公司環保系列產品開發項目
公司註冊資本2580萬元,占地面積4.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8萬平方米,擁有資產總額7677萬元,主要生產水利、電力機械環保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4000台/套。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購置機械加工設備等35台(套),新建鑄造機械加工生產線一條,擴大到年產8000台(套)環保系列產品。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
6、濃縮脫水一體化環保設備
開源環保有限公司濃縮脫水一體化環保設備
項目名稱:DYT型濃縮脫水一體化環保設備開發項目,該項目是在消化國外同類機型的基礎上研製開發的,含有多項先進技術,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一種新型高效污泥濃縮與脫水一體化設備,適用多種類型的污泥脫水,是“十一五”期間國家產業政策重點鼓勵發展的項目。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廠房及配套設施建設,購置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能力達到年產800台套。項目總投資9000萬元

紅色資源

優勢明顯

商城是著名革命史跡“金剛台三年紅旗不倒”所在地,為預南革命老區之一。鄧小平、李先念、劉伯承、徐向前、徐海東、陳賡、王樹聲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戰鬥過。1925年,商城就建立了中共黨團組織,發動領導農民、學生運動。1929年爆發商城起義,建立了河南省第一支工農紅軍隊伍——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2師,誕生了享譽全國的革命歷史經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在漫長的革命戰爭年代,先後有10餘萬商城優秀兒女投身革命,8萬餘人英勇犧牲。在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理想的這塊熱土上,留下了大量的革命舊址和抗戰史跡,據統計,商城重點革命舊址和抗戰史跡遍布城鄉有七十多處,其中省保單位4處。
商城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建軍地。1931年1月中旬,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在商城縣長竹園南河灣會師,奉中央命令在此合編為紅四軍。軍長鄺繼勛(後為徐向前),全軍一萬二千五百餘人。後來,紅四軍成為紅四方面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城是紅25軍長征出發地。1934年4月16日,紅二十八軍與紅二十五軍在商城豹子岩會師,會編為紅二十五軍。11月6日,紅二十五軍從商城葛藤山出發,衝破層層封鎖線,與程子華和鄂東北道委會合於光山花山寨。紅二十五軍在商城吹響了北上抗日的號角。
商城是著名革命史跡“金剛台三年紅旗不倒”所在地。1935年至1937年,中共商(城)南縣委領導的游擊隊、婦女排,配合高敬亭領導的紅二十八軍在商城金剛台地區開展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贏得了“金剛台紅旗不倒”的讚譽。
八年抗日烽火歲月里,《新華日報》記者章漢夫,中共豫東南特委委員馮紀新等領導的河南戰時教育工作團、著名詩人臧克家等領導的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團、電影藝術家王瑩、金山領導的上海抗日救亡演劇第二隊、中共黨員佟子實為隊長的第五戰區抗敵青年軍團等雲集商城,進行抗日救亡活動。
商城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立足地。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為了重建大別山根據地,實施戰略再展開,1947年12月13日,劉鄧大軍分為“前方指揮所”和“後方指揮所”,劉伯承司令員率“後指”挺進淮西,鄧小平政委率“前指”堅守大別山。12月27日,鄧政委率“前指”由麻城進駐商城長竹園鄉五里山,與國民黨部隊展開周旋,最終,重建了大別山根據地,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這些鮮紅的革命史跡,是革命前輩留下的寶貴遺產和精神財富。開發紅色資源,建設紅色旅遊景區,展示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弘揚革命精神,對廣大幹部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人民民眾建設商城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熱情和信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舊址眾多

(一)赤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商城縣城關鎮程巷張家花園,既是鄂豫皖蘇區重要的革命舊址,又是典型的淮南明清園林庭院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1986年公布為省保單位。
(二)抗日忠烈祠。位於商城縣城郊半個店村,是集葬陸軍第八十四軍從1937年至1943年曆次抗日戰場殉國萬餘名將士忠骸的紀念性建築。2000年公布為省保單位。
(三)峽口抗戰忠烈墓。位於商城縣李集鄉峽口村,是1938年抗日戰爭中殉國烈士1976年,公布為縣級文保單位。規劃將其建設成為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商城人文景觀。
(四)金剛台紅軍洞群。位於商城縣城東南部20公里的大別山主峰國家級地質公園金剛台境內。著名的革命勝地遺址“紅軍洞”就位於金剛台主峰西南山腰海拔1145米處。紅軍洞深16米、寬12米、高5米,能容納數百人。洞口草木藤蔓掩蔽,洞前僅一徑可攀。該洞曾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共皖西道委、中共商(城)南縣委、金剛台婦女排和游擊隊的駐地。其背後的“女人洞”曾是當年的紅軍醫院,不遠處的水簾洞、觀音洞等也都是紅軍許多政治、軍事活動的發生地,留下了許多革命遺蹟。朝陽洞、女人洞、水簾洞、觀音洞是紅軍洞群的核心組成部分。1935年至1937年,中共皖西道委書記劉明榜(著名紅軍將領“劉拐子”)、中共商(城)南縣委領導金剛台婦女排和游擊隊,配合紅二十八軍,以“紅軍洞”為據點,面對百倍於己的敵人和饑寒病痛,前仆後繼,堅持了長達三年艱苦卓絕、寧死不屈的游擊戰爭,保存了革命的火種,贏得了在中國革命史上被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稱之為“金剛台三年紅旗不倒”的崇高讚譽,它也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事跡。著名革命文藝作品《風雪大別山》就是其真實寫照。

熱潮興起

多年來,商城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加強管理,合理利用”的工作方針來指導工作,出台了《商城縣文化物質遺產搶救方案》、《關於加快商城縣紅色旅遊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等一系列規範性檔案。同時為加快旅遊資源開發步伐,儘快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並使之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組建了作為政府直屬機構旅遊局。
(一)積極開展紅色文物保護工作。一是加強對《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提倡“愛護文物,人人有責”的社會新風尚。文物部門利用牆報、流動展板、過街標語、撰寫文章、《文物保護法》頒布周年紀念活動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各界宣傳文物法律法規,介紹商城紅色旅遊資源,營造全民愛護文物就是愛護家鄉的社會氛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人民民眾的文物保護自覺性有所增強,人們樂於談論商城的紅色革命史,商城籍將軍和周維炯、王霽初等革命烈士的故事已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二是健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工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記錄檔案,有保護組織,有重點保護範圍和建築控制帶,有標誌說明。吸取了教訓,控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周邊建築,重視治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周邊環境。三是多方籌資,維修了一批革命舊址,加強對重點文物進行保護。縣人大對此項工程非常重視,2005年春的縣人代會上,42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要加強文物保護,縣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形成了《關於加強保護和維修赤城縣蘇維埃舊址、忠烈祠、崇福寺塔等文物保護單位的決定》。通過向上級爭取、政府投資、社會各界融資等方式維修了一批重點革命舊址。如赤城縣蘇維埃舊址、峽口抗戰忠烈墓、忠烈祠等。四是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打造紅色旅遊精品,推動“三大文明”建設。通過整合全縣紅色革命文物資源,樹立精品意識,著力在三個“點”上打造紅色旅遊精品。第一“點”是金剛台紅色洞群。經過努力,金剛台紅軍洞群建設項目已進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線路,已被確定為2004-2010年全國一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建設項目;第二“點”是烈士陵園。在烈士陵園內設有商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通過展出圖片和部分文物,側重介紹商城革命烈士史,年接待人次達10萬人次,是該縣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三“點”是赤城縣蘇維埃舊址。赤城縣蘇維埃舊址現為省保單位,正在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赤城縣蘇維埃舊址內辟設有“商城縣革命史紀念館”,是信陽市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外開放,通過展出圖片和部分文物側重介紹商城起義革命史,年接待人次達1萬人。該縣計畫以該舊址為基地,籌建商城博物館,將商城博物館建設成為蒐集、整理、研究、利用商城歷史文物的中心,使之成為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基地、介紹商城歷史文物的視窗、紅色旅遊經典和文化旅遊的大展台。
(二)積極開展了全縣首次紅色旅遊資源普查工作。2003年,該縣由旅遊部門牽頭, 抽調了歷史、地理、文化、文物、園林、建築、林業、土地、環保等方面的專業人員組成調查隊伍,對全縣各鄉鎮積極開展了紅色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按照國家標準《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河南省旅遊資源調查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對全縣範圍內的紅色旅遊資源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並形成《商城縣SCX調查區實際資料表》、《商城縣旅遊資源單體名錄》、《商城縣旅遊資源分布圖》、《商城縣主要旅遊景觀及線路圖》和《商城縣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等多項成果資料。
(三)積極編制紅色資源開發旅遊發展規劃及評審工作。始終堅持規劃先行,以科學的發展觀推進全縣紅色旅遊業發展。自2003年開始,該縣與上海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聯合開展了全縣紅色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工作,並通過了來自北京、上海、武漢、鄭州和市縣等地的旅遊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評審團的評審。2004年12月30日,規劃經過縣人大審議批准在全縣正式實施。至此,該縣紅色旅遊景區全部完成了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
(四)積極推進紅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性工作。一是修建完成總投資1.7億元的S216省道工程。S216線是打通豫南地區與湖北麻城的出省公路, S216線的修建成功不僅大大縮短了該縣與武漢、麻城之間的距離,而且增加了該縣黃柏山景區的可進入性,使老區人民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發展旅遊經濟的強烈願望開始具備最基本的條件。二是完成湯泉池旅遊專用線建設。三是完成了縣城至金剛台景區旅遊路、湯泉池至金剛台的旅遊路、長竹園至黃柏山景區旅遊公路整修及延長工程,全縣旅遊循環路初步形成。四是瞄準金剛台紅色資源開發。繼2004年底一次申報成功“金剛台省級地質公園”,2005年又成功申報成國家級地質公園。五是積極爭跑紅色景區建設項目。2004年12月,該縣向國家發改委申報了金剛台紅軍洞群建設項目,該項目資金已劃撥,正在進行建設;八月桂花遍地開主題園區建設項目也已成為省紅色旅遊重點開發項目。
(五)積極挖掘和弘揚紅色文化。為開發和利用好商城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該縣不但在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下功夫,而且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挖掘工作,以便能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革命教育功能。截止已出版了以《歷史在這裡閃光》、《商城紅色旅遊》、《踏歌商城》為代表的著作10本,商城革命故事集1套,編排出專門嘔歌商城革命志士及革命史跡的大型歌舞劇《商城風情》,在《大河報》、《信陽日報》等報刊上發表以《王霽初和他的革命民歌》、《金剛台紅旗不倒》為代表的專門介紹我縣紅色旅遊資源的文章25篇。縣政協還專門成立了以宣傳推介改縣紅色旅遊資源為主要任務的革命史料征編委員會,計畫三年出三本書。同時,縣直有關部門通過在紅色資源富集地建立了10餘處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定期組織乾群和在校中小學生到教育基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經過多年努力,2004年省委宣傳部將該縣創作的《八月桂花遍地開》列為全省“五個一”文化宣傳重點工程,同名電影已播出。至此,紅色旅遊資源的革命教育功能得到初步挖掘。

成果顯著

該縣旅遊業每年以30%以上速度快速增長。尤其是2010年以來,以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的紅色旅遊火爆,該縣旅遊業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各項經濟指標實現全面增長。住宿、餐飲、娛樂等相關產業的經營收入都有大幅增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