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樂器管窺

唐詩樂器管窺

《唐詩樂器管窺》是作者在廈門大學藝術教育學院攻讀中國古代音樂史方向碩士學位時的畢業論文,20年後有所補充。本專著分四章,前面三章主要論述12件樂器(打擊、吹管、絲弦組各4件)的歷史及在唐代音樂生活中的表現;第四章是帶有總結性的,敘述了音樂機構與文化交流、樂隊組合與類型變化等。除了對每件主要樂器的論述之外,每一章的小結都有一定的創新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唐詩樂器管窺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0965729
  • 作者:齊柏平
  • 出版社: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 頁數:322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唐詩樂器管窺》由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齊柏平,1985年至1989年在武漢音樂學院學習;1991年至1994年在廈門大學藝術教育學院音樂系攻讀中國音樂史方向碩士學位;1999年至2002年在中央音樂學院攻讀民族音樂學方向博士學位。1994年至1999年在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工作。2002年到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任教至今,主要教授音樂史論與民族音樂學課程。多年來,發表論文30多篇,專著多部。主要有《鄂西土家族喪葬儀式音樂的文化研究》(2006年);《20世紀作曲技術理論與音樂表演文獻綜錄》(與李詩原合著,2008年);《中國土家族民歌調查與研究》(與徐暘合著,2009年)等。

圖書目錄


緣起
一、唐代歷史分期
二、唐詩樂器分類
三、唐詩樂器研究之現狀及本文的方法、意義
附錄一:唐代年表
第一章打擊樂器
唐代打擊樂器概述
第一節鐘
概述
一、唐詩詠鐘
二、鐘的分類
三、鐘的運用
四、鐘的文化含義和美學精神
第二節鼓
概述
一、唐詩詠鼓
二、唐代鼓手與曲目
三、鼓的分類和使用
四、鼓的作用和意義
五、鼓的變化發展
第三節磬
概述
一、唐詩詠磬
二、磬的運用及小結
第四節方響
概述
一、方響在唐詩中
二、方響在樂隊中的運用
第五節其它打擊樂器
銅碗、甌、拍板、越器
打擊樂器小結——鐘鼓之音
一、瑕不掩玉
二、金石之變
三、當代掃描
第二章吹奏樂器
唐代吹奏樂器概述
第一節笙
一、歷史
二、形制
三、音色
四、演奏
五、笙在樂隊中的運用
六、笙的美學思想
第二節篳篥
概述
一、唐詩詠篳篥
二、篳篥演奏家和曲目
第三節笛
概述
一、唐詩詠笛
二、笛子情感美學
三、笛子流行原因
四、笛子在樂隊中的運用
第四節簫
概述
一、唐詩詠簫
二、簫在樂隊中
第五節其它管樂器
笳、角、貝、尺八、竽
管樂器小結——竹管之樂
一、笙笛歷史境遇之異同
二、從演奏方式看其族屬
三、笛子與篳篥之彼此消長
第三章彈撥樂器
唐代弦樂器概述
第一節古琴
一、形制
二、琴家作品與歷史傳說
三、唐詩詠琴
四、古琴衰落的原因
五、唐詩中的古琴關學芻議
(一)巨觀美學
(二)微觀美學
第二節琵琶
一、命名
二、形制及分類
三、唐代琵琶的歷史線條
四、唐代琵琶興盛之因
五、唐代琵琶美學初探
六、唐代琵琶交流及其演奏家
七、唐代琵琶曲和琵琶譜
八、唐代琵琶在樂隊中的運用
九、唐代琵琶的意義和影響
第三節箏
一、箏的形制
二、唐詩詠箏
三、箏演奏家及其制度
四、箏的審美
五、箏在樂隊中的運用
第四節箜篌
一、形制與歷史
二、唐詩詠箜篌
三、表演與欣賞狀況
四、箜篌的使用
第五節其它弦樂器
軋箏、瑟
弦樂器小結——絲弦之動
一、古琴與琵琶兩件樂器所代表的音樂性質及其相互關係
二、樂器技巧的借鑑及古代知音觀的拓寬
三、音樂美學理論的歷史繼承及創新發展
四、兩件樂器所代表的音樂之軌跡
第四章總結
第一節唐代音樂機構——太常部伎有等級
一、大樂署
二、鼓吹署
三、教坊
四、梨園
第二節融吸與創新
一、由融吸到創新
二、坐、立部伎之特點
第三節唐詩中的樂隊
一、樂隊的類型
二、樂隊的變化
三、唐詩中的樂器與樂隊之巨觀分析
第四節總覽
一、唐詩樂器的選擇
二、唐代樂器詩覽評
附錄二:主要參考文獻
一、專著
二、論文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