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莊鄉(河南省登封市唐莊鄉)

唐莊鄉(河南省登封市唐莊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唐莊鄉位於登封市東北部,與鞏義新密兩市相毗鄰,全鎮總面積118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193個村民組,3.9萬人。

全鄉耕地面積3.75萬畝,海拔高度在370—1136米之間,山區面積占全鎮總面積的70%左右,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

2017年1月10日,唐莊撤鄉建鎮揭牌儀式在登封市原唐莊鄉人民政府舉行,正式撤鄉設鎮,設立唐莊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莊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登封市
  • 人口:3.9萬人
  • 機場:新鄭國際機場
  • 火車站:鄭州火車站
概況,沿革,基本介紹,養殖業,發展口號,解放思想,注重學習實效,結合實際,

概況

唐莊鄉位於登封市東北部,距市區10.5千米。轄唐東、唐西、塔水磨、井灣、花玉、高家溝、北竹元、玉台、北寺溝、營西、向陽、龍頭、垌上、下遷、張村、楊莊、西溝、磨溝、雪溝、南坡、三官廟、范家門、搬倒井、馮溝、范莊、王河、郭莊27個行政村。豫31省道南北貫境。搬倒井村北有窖糧坑遺址。據登封縣誌載,隋大業三年(607),在此處鑿糧窖三千餘,稱洛口倉。
[代碼]410185205:~201唐東村 ~202唐西村 ~203塔水磨村 ~204井灣村 ~205花玉村 ~206高家溝村 ~207北竹元村 ~208玉台村 ~209北寺溝村 ~210營西村 ~211向陽村 ~212龍頭村 ~213垌上村 ~214下遷村 ~215張村 ~216楊莊村 ~217西溝村 ~218磨溝村 ~219雪溝村 ~220南坡村 ~221三官廟村 ~222范家門村 ~223搬倒井村 ~224馮溝村 ~225范莊村 ~226王河村 ~227郭莊村

沿革

1962年建唐莊公社,1984年改鄉,2017年改鎮。1997年,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3.9萬。轄唐東、唐西、張村、楊莊、西溝、垌上、龍頭、向陽、三官廟、南坡、范莊、馮溝、王河、郭莊、搬倒井、范家門、磨溝、雪溝、玉台、高家溝、北竹園、北寺溝、井彎、花峪、塔水磨、下遷26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唐莊鄉水利資源富足,紙坊水庫位於西北山區,畜水量為1800萬立方,供登封城區市民的生產和生活用水。東北山區的井灣水庫素有登封“小天池”之稱,該水庫四面環山,風景秀麗。此外還有龍頭、楊莊、寺溝3座小型水庫,庫容都在500萬立方以上。同時,唐莊鄉交通十分便捷,擴寬改造的豫31公路和已經竣工通車的鄭少高速公路呈“”字型橫貫唐莊,鄭少高速在唐莊設有出入口,與豫31公路相連,唐莊將成為登封市的東大門和北大門。2003年底,“村村通工程”徹底改變了唐莊交通面貌,縱橫交織的縣(市)鄉公路,加強了地區之間的交流,促進了經濟的發展。2003年全鎮實現農民人均收入2538元,財政收入首次突破300萬元。 唐莊鄉土地肥沃平整,灌區耕地面積1.3萬畝,占全鄉總耕地面積將近一半,素有登封土地“二片半”中的半片就在唐莊(一片在東金店、一片在潁陽、半片在唐莊)。投資9億元的電解鋁廠之所以能夠落戶唐莊,其土地平整也是一個主要因素。土地肥沃、平整,加之水利條件,為唐莊農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唐東、向陽兩個無公害蔬菜示範園區的建成,給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廣大農業科技興農的積極性,有效增加了農民收。觀念的更新,利益的驅動,政策的引導,使全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速度迅猛,形成了食品加工、石材加工兩個非公有制經濟支柱產業獨具特色。
唐莊鄉唐莊鄉
河南省登封市唐莊鄉
唐莊鄉唐莊鄉
此外,秀麗的山區賦予人民勤勞善良樸實誠信的性格,唐莊人民淳樸、熱情、好客。山區旅遊資源吸引了眾多遊客,有環境幽雅、青山碧水的九龍潭,有風景秀麗、野果飄香的鳳凰山,有歷史典故、美麗傳說的搬倒井,有五彩斑斕、充滿神奇色彩的支鍋石……置身於此,會令您流連忘返心曠神怡,無比愜意。便利的交通條件,潔淨優美的環境,給廣大遊客創造了一個盛夏避暑休閒的良好去處。

養殖業

2007年,登封市唐莊鄉以龍頭村為試點,大力發展規模化養殖業,走公司+農戶的發展大路,加強對養殖戶的引導和管理,促進養殖業健康、快速發展。首先由鄉農辦牽頭,成立了“唐莊鄉龍頭村養殖業協會”。幫助民眾協調信貸資金,組織民眾外出考察、培訓,引導民眾聯合經營
唐莊鄉唐莊鄉
全鄉新增奶牛3000頭,使奶牛飼養總量達到2.1萬頭;全鄉鮮奶總產量預計達到3500噸,同比增長700噸;奶產業收入占到農民純收入的一半以上,戶均增收2100元。
小區建設蓬勃發展,奶牛產業帶基本形成
該鄉奶牛養殖已有二十餘年的歷史,但是養殖規模一直沿襲著家庭分散飼養的傳統,雖有一定特色,但形不成規模。建立奶牛養殖小區成為黨委政府考慮的現實問題和廣大奶農的最大心愿。 從2000年開始,鄉黨委、政府想方設法克服了資金、用地、技術等難題,相繼建成了吳定莊、官道莊、號頭楊家橋唐家莊等等十一個奶牛養殖小區,總投資達2.1億元。小區的建成,極大激發了農民養殖奶牛的熱情,養殖數量成倍增長,養殖範圍逐步擴大,全鄉17個村,村村養起了奶牛。全鄉奶牛存欄2.1萬餘頭,並與三鹿蒙牛伊利各大乳業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供銷關係。其中,唐家莊伊人奶牛養殖場和楊家橋奶牛養殖場被保定市評為市級奶牛養殖小區。現已形成了以奶牛養殖小區為龍頭,輻射帶動2600多個奶牛飼養戶的奶牛產業帶。
唐莊鄉唐莊鄉

發展口號

社旗縣唐莊鄉黨委、政府按照“生態出路,富民支柱”的發展定位,把林業生產作為改善生態環境,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產業來抓,三年時間發展牌林、圍城林、圍村林和通道林、農田林網等各類林木總計18500畝,實現了人均35棵樹,成為全市平原植樹第一鄉,同時構建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使楊樹立經濟真正成為富民強鄉的有力支撐。  創新思路。發展林業,特別是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不僅能夠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生態,而且作為一項產業,發展前景廣闊,經濟效益顯著。我鄉地處東大崗地區,宜林荒坡、荒灘、荒地面積大,發展林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因此,鄉黨委、政府將其作為一項富民強鄉的新興生態產業、實施重點突破。為了解除民眾思想上的顧慮,多次組織幹部和民眾代表,造林農戶到外地參觀學習。通過參觀學習,算帳對比,全鄉上下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共只。在全鄉掀起了植樹造林高潮。
唐莊鄉唐莊鄉
創新機制。一是明確利益分配機制。對新造林地,及時給農戶辦理林權證,保護造林民眾的利益;二是創新土地流轉機制,穩定土地所有權,放開土地使用權,搞活土地經營權。通過租憑、承包、入股等多種形式,使各種力量都能參與到林業開發中來,實現土地勞力資金技術的最佳配置,產生最大效益;三是完善管理管護機制。統一配備護林員,營造良好的造林環境;四是建立多元投資機制。一方面積極爭取退耕還林、長防林等國家政策性投資,另一方面增鼓勵,支持社會力量投資林業開發,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資機制;五是建立了技術支持機制。

解放思想

唐莊鄉黨委按照省、市、縣委關於開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解放思想大討論的整體部署,成立機構,制定方案,積極開展工作,完成了集中學習階段的各項任務,正進入查擺階段。通過學習和初步查擺,同志們的思想進一步解放了,觀念進一步更新了,作風進一步轉變了,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唐莊鄉唐莊鄉

注重學習實效

在活動的第一階段,首先,鄉黨委制定了詳細方案;其次,專題召開了動員會,鄉機關、事業單位、各村兩委班子和鄉直部門負責人全部到會,安排部署了學習階段的各項任務;其三,利用每天下午3點—6點的時間集中學習;其四,鄉活動辦到各單位檢查學習情況,並編寫活動簡報,將活動開展情況及時通報到各單位,從而使大討論結合實際、深入工作。每個黨員幹部都結合分管工作,高質量地撰寫了心得體會,並布置了展示專欄,以供大家相互交流,真正使每個同志從靈魂深處接受一次思想解放的洗滌。通過學習,大家深深地認識到解放思想無止境,率先崛起是責任,跨越發展是使命。這次大討論活動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是推動改革開放、實現河南跨越發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中原崛起的需要。我們每個同志都要站在時代的高度,站在促進我縣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這次活動的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縣委的部署上來,積極主動解放思想,以推動全鄉經濟協調、快速發展。

結合實際

唐莊鄉偏遠民房
進入查擺階段以後,適時地召開了轉段大會,在查擺中要求每個學習對象要深挖細剖,找準自身與科學發展觀不相適應的癥結問題,並認真分析病根,真正從靈魂深處來一次“革命”,“革”自己的“命”,使每個同志都成為“思想解放,品行端正,工作樸實,作風優良”的現代型幹部,成為發展經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合格型幹部。
通過召開座談會,開展談心交流活動,走訪調研,廣泛徵求意見等形式,深刻刨析同科學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通過梳理,認為在以下四個方面還需要著力提高:
一是思想解放還不到位,精神狀態還不能適應全縣經濟發展的需要。在以往的工作中,大家普遍認為唐莊鄉局勢不穩、基礎、底子薄,工作上不想爭先,甘當落後。通過這次學習,大家認識到在當前我國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如果不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勇於變革、勇於創新,唐莊鄉永遠站不到全縣經濟發展的第一方陣。
二是求穩怕亂。前些時期,求穩怕亂思想始終禁錮著黨委、政府,致使工作成效不顯著,經濟發展相對滯後。
三是前進中缺乏“”勁,不能很好地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由於思想解放不到位,遇事首先考慮的是“能不能”,而不是考慮該“怎樣辦”,往往出現沒錢不辦事,錢不夠不辦事,創造性工作不夠。
四是認為自身沒特色,經濟發展沒有突破口。唐莊鄉緊挨縣城,位居社旗北大門,近幾年雖發展了一些工業,但科技含量不高,規模不大。農業方面,蔬菜形不成優勢,養殖業雖有幾個專業場,但輻射帶動作用不強,沒有找準經濟大發展的“有效點”和“增長點”,致使經濟發展步履維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