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禮

唐崇禮(1903—1990),出生於蒲圻縣城一個商人家庭(今屬赤壁人)。1918年入蒲圻中學附屬高小讀書半年,以優異成績升入蒲中。4年中8次期考,均名列前茅。1922年投考國立北京工業大學預科,畢業後直接升入本科套用化學系,因家庭經濟困難以課餘時間兼教國中的數理化,藉以維持生活及學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崇禮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蒲圻縣城
  • 出生日期:1903
  • 逝世日期:1990
簡介,人物生平,

簡介

高教部高等工科學校化學教材編寫委員會委員

人物生平

1926年,全國掀起了反帝、反封建、反軍閥鬥爭高潮,軍閥政府大捕革命黨人,革命志士紛紛南下,到廣東或其他各地參加支援北伐。是時,系工大學生負責人之一,亦在被捕之列,因之回蒲圻,為支援北伐做了大量工作。後奉湖北省政務委員會主席鄧演達指示,擔任蒲圻第一完小校長和黨務工作。同年10月,漆昌元奉令回蒲圻,改組國民黨縣黨部,自任常務委員,唐任組織部長。次年7—10月唐任常務委員、鄂南土地革命委員會蒲圻分會主任。北方局勢平定以後返回北京工大繼續求學。1930年大學畢業,在湖北省立武昌公共科學實驗館擔任化學指導兼省立職工學校教師、建設廳南湖製革廠技士。
1936年夏,唐赴英求學,路經莫斯科紅場時,瞻仰了列寧遺容。在倫敦大學皇家科學院深造兩年,1938年7月,獲碩士學位後回國參加抗戰。經友人介紹在成都中央軍校擔任上校化學教官。次年夏,任廣西大學化學系教授兼主任。
1942年春,唐在重慶中央大學擔任化學系教授、主任兼任兵工專門學校教授及黨政工作考核委員會專門委員,負責考核經濟部所屬工礦企業的工作。
1947年春,唐出版所著《燃料工業》一書,約30萬字。同年7月,唐奉令擔任經濟部駐日代表、中國駐日代表團專門委員、日本賠償及歸還物資接收委員會(由經濟、國防、交通、資源委員會等部會駐日代表組成)委員會兼監軍總部賠償會議(由中、英、美、法、印、紐、澳、荷、菲、緬等11國代表組成)中國代表及歸還會議(組成同前)中國副席代表直至1951年8月去職後,即在東京僑居。
唐在日僑居期間,努力蒐集英、日、蘇有關原子能的圖書雜誌及其他資料,悉心研究並從事寫作,於1954年春編譯完《原子能的理論及其套用》書稿,約30萬字,供國內有關機關參考,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好評。此後還編輯《日本原子能》,翻譯《蘇聯的原子能和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前途》書稿,約20萬字,送回國內。
1956年,周恩來總理號召海外知識分子回國參加社會義義建設,並宣布來去自由的政策。唐崇官司於1957年5月回國,妻山峙小波、兒唐東明出一同來華。回國後,國務院專家局商請高教部安排晨上海華東化工學院擔任教授併兼高教部高等工科學校化學教材編寫委員會委員,其妻山峙小波亦加入中國國籍。
1970年,唐因年老多病,右手失去工作能力,經組織批准於同年12月赴日探親。1979年3月10日經上海市教衛辦批准退職並發給退職生活費。1990年,在日本千葉縣病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