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曹洞宗研究

唐五代曹洞宗研究

《唐五代曹洞宗研究》中禪宗有一套獨特的話語體系,曹洞宗尤然,只有熟悉其話語體系者,才能窺其門牆,達其堂奧。後代往往引用前代機緣語句,很多時候是意引或者化用,只有了解整個禪宗史,尤其是前代宗承,才能讀懂。其機鋒公案,屬於曹洞宗最有創造力的成分,對此不能輕易放過,即便理解上困難極大,也要極意參究。由於未曾覺悟,《唐五代曹洞宗研究》的解釋或為古人所笑,但亦是一隅之得。

基本介紹

  • 書名:唐五代曹洞宗研究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479頁
  • 開本:16
  • 定價:78.00
  • 作者:徐文明 江怡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13875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唐五代曹洞宗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徐文明,河南濮陽人,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佛學院研究生導師。主要著作有《中土前期禪學思想史》、《輪迴的流轉》、《出入自在:王安石與佛禪》、《六祖壇經註譯》、《十一世紀的王安石》、《中國佛教哲學》、《頓悟心法》、《壇經的智慧》、《維摩詰經譯註》。音像作品《和諧圓滿的人生智慧:佛學》、《壇經與人生》。發表論文一百六十餘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藥山惟儼與曹洞宗的起源
第一節藥山惟儼的宗系和禪風
第二節藥山惟儼的禪法思想
第三節藥山惟儼與士大夫的交往及對李翱的思想影響
第四節藥山門下
第二章藥山系的擴展與曹洞宗的孕育
第一節藥山二世沖虛
第二節船子德誠
第三節雲岩曇晟生平與禪法
第四節道吾圓智生平
第五節石室高沙彌
第三章夾山善會及其宗系
第一節夾山善會生平及禪法
第二節夾山門下
第三節樂普元安生平與禪法
第四章石霜慶諸及其宗系
第一節石霜慶諸生平經歷及其禪法
第二節石霜門下
第三節九峰道虔生平及禪法
第四節同安常察生平與禪法
第五節禾山無殷生平與禪法
第五章洞山良價與曹洞宗的創建
第一節洞山良價生平與參學經歷
第二節洞山良價與曹洞宗源
第三節洞山良價的思想與曹洞宗理論的創建
第四節洞山良價大師的倫理思想
第五節洞山門人
第六章雲居道膺及其法系
第一節雲居道膺生平事跡
第二節雲居道膺的禪法思想
第三節雲居道膺門下
第七章疏山匡仁及其法系
第一節匡仁生平與禪法
第二節疏山匡仁門下
第八章龍牙居遁及其法系
第一節龍牙居遁生平事跡
第二節龍牙禪法思想與所作歌行偈頌
第三節龍牙門下
第九章曹山本寂與曹洞宗理論的成熟
第一節曹山生平事跡
第二節曹山的思想及其對曹洞宗理論的創建
第三節曹山與寒山詩
第四節曹山門下
第十章青林師虔法系與曹洞宗北漸
第一節青林師虔生平與禪法
第二節師虔門下及其法系
第三節石門獻蘊與石門法系
第十一章曹洞宗與其他宗派的關係及其改宗原因
第一節曹洞宗與百丈系的關係
第二節洞山與德山二支關係
第三節曹洞宗歸宗青原一系的原因探析
第十二章曹洞宗的宗風與理論特色
第一節曹洞宗風
第二節曹洞宗理論的淵源與形成過程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著作權頁:



明明向君道,莫令眼顧著。何也?日月未足為明,天地未足為大。空中不運斤,巧匠不遺蹤。見性不留佛,悟道不存師。尋常老僧道:目睹瞿曇,猶如黃葉。一大藏教,是老僧坐具。祖師玄旨,是破草鞋,閣梨,寧可赤腳,不著最好。
示眾云:古人重懷中之金。千尺冰雪,遇日即消;萬劫疑情,一句頓曉。不墮沙門手,不度六門事。聞中生解,意下丹青。浮雲不關山,滴水鋒錐,尚犯他影。饒君解唱婆娑曲,終歸不曉影人蹤。駟馬奔騰,從閹梨立響,這裡老僧沒蹤。
示眾云:眼不掛戶,意不停玄。直得靈草不生,猶是五天之位。珠光月魄,不是出頭時。座上無老僧,目前無閣梨。
示眾云:動則影現。離舌三寸,須有眼始得。坐卻舌頭,別生見解。露柱詹楹,滴滴碎珠之影。乘舟者迷,登機者失。子有跨戶之談,老僧有室中之意。明月寄空,碧潭無分。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或句到意不到,或意到句不到,或意旬俱不到,或意句俱到。冥應萬機,龍現即乖。言下無跡,句里出頭。言下立人,言下無跡。閹梨玄旨,是老僧舌頭;老僧玄旨,是閣梨舌頭。坐卻舌頭,別生見解。他參活意,不參死意。溢目不登,揚眉自曉。
示眾云:聞中生解,意下丹青;目下即美,久蘊成病。青山與白雲,從來不相到。機梭不掛絲頭事,文彩蹤橫意自珠(殊)。嘉祥一路,智者知疏;瑞草無根,賢者不貴。
示眾云:明不越戶,穴不棲巢。目不顧他位里,腳不踏他位里。六戶不掩,四衢無蹤。學不停午,意不立玄。千劫眼,不惜舌頭底;萬劫舌頭,不顧眼中明。俊機不假鋒鋩事,到這裡有個甚么事?閹梨,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示眾云:忽有人問,老僧報導,百草頭上,罷卻平生事,根株亦不留。老僧當位坐,坐處不停囚。閹梨,殿上識得天子,屋裡識得主人公,有甚用處?須向鬧市門頭,識取天子;百草頭上,薦取老僧,方是僂羅漢。金烏不掛風雲影,水鳥那能度九天。明月夜藏鉤,不知落誰手。
示眾云:老僧於古路頭,置個選場。若是孤進者,即放過;若是其中人,即別有一路。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天無因,地無果,日月只運轉虛空里。

編輯推薦

《唐五代曹洞宗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目錄

前言
第一章藥山惟儼與曹洞宗的起源
第一節藥山惟儼的宗系和禪風
第二節藥山惟儼的禪法思想
第三節藥山惟儼與士大夫的交往及對李翱的思想影響
第四節藥山門下
第二章藥山系的擴展與曹洞宗的孕育
第一節藥山二世沖虛
第二節船子德誠
第三節雲岩曇晟生平與禪法
第四節道吾圓智生平
第五節石室高沙彌
第三章夾山善會及其宗系
第一節夾山善會生平及禪法
第二節夾山門下
第三節樂普元安生平與禪法
第四章石霜慶諸及其宗系
第一節石霜慶諸生平經歷及其禪法
第二節石霜門下
第三節九峰道虔生平及禪法
第四節同安常察生平與禪法
第五節禾山無殷生平與禪法
第五章洞山良價與曹洞宗的創建
第一節洞山良價生平與參學經歷
第二節洞山良價與曹洞宗源
第三節洞山良價的思想與曹洞宗理論的創建
第四節洞山良價大師的倫理思想
第五節洞山門人
第六章雲居道膺及其法系
第一節雲居道膺生平事跡
第二節雲居道膺的禪法思想
第三節雲居道膺門下
第七章疏山匡仁及其法系
第一節匡仁生平與禪法
第二節疏山匡仁門下
第八章龍牙居遁及其法系
第一節龍牙居遁生平事跡
第二節龍牙禪法思想與所作歌行偈頌
第三節龍牙門下
第九章曹山本寂與曹洞宗理論的成熟
第一節曹山生平事跡
第二節曹山的思想及其對曹洞宗理論的創建
第三節曹山與寒山詩
第四節曹山門下
第十章青林師虔法系與曹洞宗北漸
第一節青林師虔生平與禪法
第二節師虔門下及其法系
第三節石門獻蘊與石門法系
第十一章曹洞宗與其他宗派的關係及其改宗原因
第一節曹洞宗與百丈系的關係
第二節洞山與德山二支關係
第三節曹洞宗歸宗青原一系的原因探析
第十二章曹洞宗的宗風與理論特色
第一節曹洞宗風
第二節曹洞宗理論的淵源與形成過程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