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古窯遺址

唐三彩古窯遺址在小黃冶村口、黃冶河兩岸。為唐代燒冶三彩瓷的作坊遺址。此處地下埋藏大量彩色瓷片及古代燒窯,碎料工具古窯殘壁,極有歷史研究價值,現已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當地丘陵起伏,山溝 環繞,溝岸兩邊的台地上,到處呈現制"唐 三彩"的窯堆積,有紅燒土的殘片。經考 古發掘,還發現有藍釉白瓷等。現"唐三彩"的仿燒已獲成功,吸引著廣大旅遊者前 來遊覽和觀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三彩古窯遺址
  • 外文名:The tang ancient kiln sites
  • 所屬地:小黃冶村口、黃冶河兩岸
  • 類型:遊覽觀光
流傳歷史
1976年,中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文物普查,工作人員在洛陽附近的鞏縣見到了一條有著兩個名字的小河。在上游的白冶河畔,參加普查的工作人員發現了白色陶瓷,那么下游的黃冶河畔會發現什麼呢?學者們向被稱為“黃冶河”的下游進發。 荒涼的河畔幾乎沒有道路,學者們細細地搜尋著,他們似乎誰也不知道能找到什麼。
一塊彩色陶片映入眼帘,剎時間,活躍的人群安靜了下來。古窯址終於出現在了“黃冶河”畔。 隨著發掘的深入,人們的情緒越來越高漲,因為在這一座座古窯里,存留最多的竟然是唐三彩的陶片。幾十年的期盼終於有了結果,唐三彩的窯址找到了,“黃冶河”就是燒制彩陶的地方。
現在的黃冶河畔早已沒有了作坊的蹤影,唐代工匠們的工作環境也已無從考察。值得慶幸的是,現代的製作工藝較完整地保存了唐代的傳統,我們還能通過現代人的工作,來了解唐三彩的生產過程。
唐三彩的出土量來看和考古學家的分析,在唐代唐三彩的產量很大,唐三彩的產地在哪裡?唐三彩燒制的窯址又在哪裡?這是人們關心的一個問題。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這些年來相繼發現了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大、小黃冶窯唐三彩窯址、陝西銅川黃堡鎮窯址、河北內丘的邢窯和四川省邛崍縣尖山子窯,這些都是唐代專門燒制唐三彩的窯址。此外,山西省考古所在山西渾源縣介莊唐代青瓷窯遺址,也發現有唐三彩殘片,證明這裡也曾燒制過唐三彩。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西安老機場建築工地陸續出土一批唐三彩廢棄物、支燒架、陶范及刻有“天寶四載”(745年)銘文的殘陶。考古學家剛初步認為此處很可能是唐京城長安三彩窯遺址。在這些窯址中,窯場規模和產量較大的,當屬鞏縣窯和黃堡窯。兩座窯場經過試掘和正式發掘,分別出土上千件唐三彩製品以及大量窯具、模具等。就出土文物看,黃堡遺址所燒唐三彩與鞏縣所出遊明顯區別。主要表現在鞏縣器胎比黃堡的不僅白,而且細緻;鞏縣的唐三彩釉質具有乳濁感且釉色亮度強,而黃堡窯色彩稍顯暗淡;鞏縣的唐三彩大量使用氧化鈷作色料,在黃堡的唐三彩中不見鈷藍;鞏縣窯三彩器物的種類較黃堡窯豐富,而且在窯址內還發現有少量大型三彩器。從時代上看,鞏縣三彩初唐就有出現,盛唐發展成熟,中唐以後衰退,而黃堡出土的三彩不見初唐產品,歲有盛唐器物,但以中、晚唐的器物為多。實際上,從目前已經發現的唐三彩窯址來看,尚不能完全解決唐墓中極為生動的三彩器在上述三彩窯址的標本中也都沒有發現,這一類三彩器究竟產於何地?目前尚不得而知,有賴於考古工作者更多的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