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正利

哈正利,男,回族,1971年10月生,教授,碩士生導師。1997年於中南民族學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5年於中央民族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院長。2008年獲教育部第一屆霍英東基金會青年教師獎社會科學類(民族學)三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正利
  • 民族:回族
  • 出生日期:1971年10月
  • 職業: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院長
  • 主要成就:2008年獲教育部第一屆霍英東基金會青年教師獎社會科學類三等獎
學術興趣,著作,論文,主持項目,

學術興趣

回族歷史和文化,人類學史,宗教人類學等。

著作

《社會變遷與學科發展:台灣民族學與人類學簡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10月。
《族群性的建構和維繫:一個宗教群體歷史與現實中的認同》,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論文

試論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回族研究,1995.4;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民族研究1996.2。
護國護法運動中回族人民愛國鬥爭述略,甘肅民族研究,1996.1。
馬新貽宦跡考略,回族研究,1996.4。
明代蒙漢民族貿易淺析,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6.5。
近代回族文化運動本質論,南方民族研究論集(第四輯),1999.9,民族出版社
馬駿愛國思想簡析,輝煌的歷程(論文集),1999.9,中國檔案出版社
回族“油香”習俗的文化解讀,回族研究,2000.1。
回族飲食禁忌論,回族研究,2000.4。
試析回族近代文化運動的原因,黑龍江民族叢刊,2000.2。
回族研究創新論,回族研究2001.1。
白壽彝對中國民族史研究的理論貢獻,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1.4;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02.2。
飲食禁忌與回漢關係,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2.2。
黨對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新發展,中共山東市委黨校學報,2002.3。
近代回族文化運動主流思想論,黑龍江民族叢刊,2002.3。
回族與科舉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1。
回族學學科建設的歷史追溯和反思,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3.2。
與時俱進的百年回族研究,中國民族研究年鑑2002卷,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第二作者。
弘揚民族文化 致力國家建設――兼論回族研究的主流傳統,黑龍江民族叢刊,2003.6。
《回回原來》及其相關研究述評,回族研究,2005.1。
日本學者在台灣的人類學活動(1895-1945),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4,第一作者。
論回族族源傳說的基本結構,文史哲,2006.2。
民族學的民族國家形態及其他:中國民族學史散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6.
資本主義背景下的台灣人類學——1965年以來台灣人類學史述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4.

主持項目

2001年,中南民族大學青年基金,近代回族愛國主義研究。
2004年,國家民委重點項目,社會變遷和學科發展——台灣人類學史研究。
200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民族文化和社區和諧研究——8個回族社區的調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