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台子村(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張百灣鎮下轄村)

周台子村(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張百灣鎮下轄村)

周台子村地處燕山深處,古長城腳下,隸屬於河北省承德灤平縣張百灣鎮,坐落在112線公路和灤河北側,西距首都北京190公里,東距歷史文化名城承德35公里,村莊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2100畝。全村7個居民組,712戶,2246口人,企業職工1000人,外來打工1500多人。2013年全村實現生產總值4.6億元,集體純收入2千多萬元,人均純收入1.3萬元。

2017年12月,入圍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第101位。

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台子村
  • 所屬地區:河北省承德市
  • 面積:2.5平方公里
  • 人口:2246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地圖信息,
周台子村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敬老模範村”、“全國幸福村莊”、“河北省文明村”等榮譽稱號。在抓“文明村”創建工作上,該村堅持“突出一項重點工作,貫徹六項基本原則”,即突出抓好全國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基地軟硬體建設,在創建“文明村”工作中堅持“黨建領村、產業強村、生態立村、文化興村、民生安村、廉政護村”這六項原則,將環境治理的“硬措施”與文明倡導的“軟機制”相統一,將文明“虛體”與文明實體相結合,文明村創建工作取得明顯實效。
建文明村,育文明人:周台子村將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基地建設,做為建設文明村、培育文明人的重要平台。通過這個平台來發揮作用、展示形象、提升素質、促進交流。因此,村黨委高度重視,加強“軟”硬體建設,使其達到基地建設標準。2014年6月19日,中組部、農業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在灤平縣周台子村舉行了揭牌儀式。一年來,培訓基地共舉辦各類培訓班十期。培訓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1000多人,取得較好培訓效果。通過學員與村民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村民文明素質明顯增強。
文明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他們科學規劃、明確思路、持續用力、搞好結合、全員參與,始終堅持以下六項原則。
擎黨建領村之旗: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村黨委認真貫徹上級精神,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聚焦作風建設,堅持以身作則,帶頭聽取意見,帶頭查擺問題,帶頭搞好整改,紮實推動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范書記帶著村班子收人心、聚黨心,挨家挨戶走訪座談,廣泛徵求各方意見,蒐集到文明村建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十幾條,深刻剖析原因,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共制定出台了十多項制度、管理辦法和決定,有效的推動了文明村創建工作健康發展。
走產業強村之路:文明村建設,經濟是基礎。近幾年來,以范書記為代表的周台子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建村辦企業、壯大集體經濟,建起多家集體企業和股份合作制企業。形成了“精品礦業、現代農業、休閒旅遊、輕工建材、餐飲服務”五業並舉的發展新格局,為文明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奏生態立村之歌:幾年來,周台子村始終堅持科學發展、保護環境的原則,以務實的舉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自2001年至2012年,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結合礦山“披綠工程”,修溝壘壩護坡動用土石方40萬立方米,栽植樹木50多萬株,山體綠化率達到85%。同時,引資興辦新型節能環保企業,用鐵礦尾礦渣生產加氣混凝土砌塊。鼓勵企業將尾礦砂膠結充填採礦區,用於採礦區的安全治理。在集體供暖上,立足長遠,投資2000多萬元實施水源熱泵工程,採用無污染、無燃燒、無排煙、高效環保的水源熱泵技術,冬季無煙供熱和夏季製冷。成立了衛生管理組織,制定了長效管護機制,購置了垃圾清運車,建有垃圾填埋場,車輛分類停放,專人管護。
揚文化興村之魂:“文明村”建設,重點是文化建設。為滿足村民休閒活動需求,豐富農村業餘文化生活,建起了文化活動中心、科技培訓中心、文化長廊;建設了中心廣場、水上公園、礦山公園、體育休閒廣場;在村內主要地段安裝了大型LED電子螢幕9塊,定期更換文明標語;懸掛文明牌匾150餘塊。村里成立了“三新藝術團”,做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節目。此外,從維護穩定、提高素質入手,建立健全了治保、民調、民兵、青年、婦聯、婦女禁賭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民眾自治組織,組織村民積極開展了“五好家庭”爭創、“十佳好婆媳”評選以及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倡導文明,摒棄陋習,使周台子呈現了黨風正、民風純、村風新的可喜面貌。
立民生安村之本:抓發展、惠民生、構築文明和諧之基,10年來,全村用於新民居和生態村建設的投資達3個多億。建設了“小康新居”,實現了戶均一套住宅樓。同時,大力改善公益設施,新修了標準化環村公路和橋樑,現村中心已形成了“一環三橫五縱”道路網。建起了國小教學樓、幼稚園、村民服務中心、老年公寓、福利公寓;建成500米商業街、沿街商店,以及配套設施。村還出台了《周台子村關於完善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方式的實施意見》,意見中規定,村從集體經營性資產中分配給村民價值1-2萬元的權屬,每年村集體給具備權屬資格的村民10%的固定回報。另外,村以制度的形式落實了十項福利政策,村民每年每人所享受的福利達8500元。
鑄廉政護村之盾:窮村、亂村需要管,富裕後更需要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來保障。從開始創業到如今的新農村建設,周台子村始終把規範管理放在了突出位置。在村務、黨務公開管理的基礎上,建立了“村內重大事項逐戶徵求意見”制度,根據多數村民意願做出決定。對村民最敏感的財務收支,除民主理財小組監督和定期進行公開外,還實行了“十三聯簽”制度,即每花一筆錢,都由村班子成員、村民主理財小組13人共同簽字入帳,保證支出有理、入帳有據。
如今,村民心平氣順,不斷追求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晚間,廣場的秧歌隊、腰鼓隊載歌載舞,打球、下棋、等健身活動成為習俗;看電視、學電腦、讀書報成為時尚,富裕起來的農民,精神飽滿,追求高雅,講究時尚,崇尚文明。

地圖信息

地址:承德市灤平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