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仁

吳玉仁(1925-),福建莆田人,二十世紀聲譽斐然的莆仙戲臉譜民間藝術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玉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福建莆田 
  • 出生日期:1925
簡介,

百科名片

藝名“阿嫗仁”

簡介

吳玉仁老人出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中期,為了生存,嶙峋瘦骨的他進了戲班。別人加進戲班,都想學生旦,唱主角,好出名,謀個好出路好“錢”途。可是,有著高挑身材伶俐口齒的吳玉仁偏不去演戲,反而迷上了臉譜。進戲班後,他只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一般徒弟起碼需要兩年才能掌握的化妝技巧,畫出的一張張臉譜連師傅們都感嘆不已。吳玉仁用自己手藝第一次換來了養家餬口的工錢——每月6公斤大米,同時也換來大家刮目相看的眼神。有戲班和演員紛紛慕名邀請吳玉仁畫臉譜,甚至包括一些著名的莆仙戲名角,如吳鎮勛、黃寶珍等。吳玉仁在戲班之間穿梭畫了幾十年,演員們說,吳玉仁畫出的臉譜,表演起來格外自在、自信。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吳玉仁的臉譜技巧日臻成熟,當時他就萌發了要把莆仙戲主要戲劇人物一一作圖存照。可惜爆發了“文革”,吳玉仁被迫離開劇團,四處逃難。直到“文革”結束,他才開始投入正常的臉譜創作,那以後,他迸發出極高的藝術熱情,先後參與了《秋風辭》《燭影搖紅》《借新娘》等劇目的臉譜創作。在這些劇目中,他的化妝技巧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其中在曾被選拔晉京演出的《秋風辭》中,他就憑藉紮實的功底,硬是把兩個年輕的小伙子打扮成漢武帝乾泉宮中的老太監,卻不露痕跡,讓京城專家嘆為觀止。在中國戲劇院留學的美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學生紛紛慕名請教,甚至不遠千里跑到吳玉仁家中拜師學藝。一系列的藝術成功,奠定了吳玉仁在莆仙戲劇界的藝術地位。  如果說幾十年前,吳玉仁畫臉譜是興趣,是熱愛,而今,吳玉仁畫臉譜則更多傾注的是責任、是使命。  莆仙戲經過近千年的發展,現在和許多地方戲劇一樣都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戲劇人才斷層,觀眾流失,傳統劇目失傳,勾畫臉譜更是後繼無人。一輩子和臉譜打交道的吳玉仁再也坐不住了,他要在有生之年留下這筆無形的寶貴文化遺產。  如今,吳玉仁老人80多歲了,他把自己60年從藝經驗全部濃縮在臉譜製作中,經過幾年的努力,製作了成百上千個臉譜,經過反覆比較,他挑選了200多個臉譜,並把它們一一搬上圖書,為它們留影存照。  於是,人們在《莆仙戲臉譜圖集》中看到了一張張充滿個性魅力的臉譜形象,其中有普通的走卒販匠,也有叱吒風雲的君臣將相,有人們熟悉的歷史文化人物曹操、關公、東方朔,也有鮮為人知的陳光蕊、胡奎,200多張臉,迥然各異。而這其中最讓吳玉仁老人得意的是《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封神榜》《水滸傳》等人物系列,這些人物臉譜爭奇鬥豔,喜怒哀樂各顯其神,鳥眉虎眼各彰其態,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老人說,希望後來人能夠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鑑,也希望人們不要忘記莆仙戲曾經的輝煌和燦爛。
吳玉仁的藝術人生
60年來,他用顏料和畫筆
在莆仙戲化裝藝術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他的作品
寄奇峻於平實,在單純中見豐富
賦予民間造型藝術衣缽與傳承的概念
將傳統美學融入臉譜的生動丰姿
把化裝精髓演繹於獨特的視覺感觀
有一種穿透時間的力量
他師法自然,卻彰顯大家風範
用豐富多彩的臉譜,構築了絕無僅有的戲劇人生
他就是——聲譽斐然的莆仙戲臉譜民間藝術大師吳玉仁。
戲劇界,畫臉譜的不少,但靠畫臉譜出名的,吳玉仁算是莆仙戲劇界的第一人。
藝術特色與主張
人們在《莆仙戲臉譜圖集》中看到了一張張充滿個性魅力的臉譜形象,200多張臉,迥然各異。在問到這225副臉譜中最得意的是哪些臉譜?老人的臉上充滿了自豪,指著《莆仙戲臉譜圖集》說道“你們看,曹操﹑雷震子﹑程咬金等人物系列,這些人物爭奇鬥豔﹑喜怒哀樂各顯其神,你們喜歡嗎?”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非常喜歡。”老人開心地笑了。的確,這些臉譜栩栩如生,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老人最後說,希望後人能夠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鑑,也希望人們不要忘記莆仙戲過去的輝煌和燦爛。
吳玉仁老人在莆仙戲劇界的名氣很大。不過,讓人驚訝的是,他的出名卻不是他有多么精湛高超的戲劇表演,也不是著作等身的編劇,更不是指揮名角的導演。而是靠著他那一手幾十年如一日痴心畫臉譜的手藝。  戲劇界,畫臉譜的人不少,但靠畫臉譜出名的,吳玉仁算是莆仙戲劇界的第一人。  吳玉仁之所以會出名,一開始應該說是得益於“性別錯位”。解放前,莆田本地人並不把畫臉譜當作高雅的藝術,只視為普通的打扮化妝而已。打扮化妝向來都是女人的專利活,可是吳玉仁偏偏以一個七尺男兒身闖進了這一行當,有人詫異、驚嘆、鄙視,於是議論紛紛,風言風語,吳玉仁自然而然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這一點從人們贈予吳玉仁的綽號“阿嫗仁”就可以看出。“嫗”字已不鮮見,即婦女,多指老婦,把“嫗”這個女性稱謂載入在吳玉仁身上,可見人們曾經對吳玉仁所從事職業的一種看法。吳玉仁對此卻不在意。直到如今,人們碰到他,還是“阿嫗仁”“阿嫗仁”地叫,只不過少了當初那層意味,多了幾分敬意和佩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