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吳波(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波,畢業於南方冶金學院,在2009年度福州大學材料學院先進個人和先進科技工作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波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南方冶金學院
  • 主要成就:2010年度入選“福大先鋒—科技創新黨員示範崗”
人物簡介,教育科研,

人物簡介

教師姓名 吳波 學 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
教育經歷
1992年9月—1996年7月於南方冶金學院(現江西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冶金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6年9月—1999年4月於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稀有金屬冶金與材料研究所獲工學碩士學位(與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聯合培養)
1999 年9月—2002年8月於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稀有金屬冶金與材料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與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聯合培養)
工作經歷
1999年4月—1999年9月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功能陶瓷實驗室從事研發,行銷工作。
2001年01月—2002年04月,承擔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精密熱加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客座研究員)
2003年01月—2004年10月,在德國卡塞爾大學機械工程系,材料技術研究所,質量與可靠性研究室博士後研究(University of Kassel, Scientific Staff)
2004年11月—2006年10月,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金屬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Max-Planck Institute for Metals Research, Guest Scientist)
2006年11月至今,在福州大學材料學院工作,研究員,2010年平級轉教授。建立了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多尺度材料設計與套用實驗室。
社會兼職
旅德中國物理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物理學會相圖專業委員會會員
中國金屬學會材料科學分會材料計算與模擬學術委員會理事
榮譽稱號
校級關鍵崗責任教授,碩士(2007)、博士生導師(2011);
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負責人;
福州大學“納米表面技術創新團隊” 研究骨幹;
2009年度福州大學材料學院先進個人和先進科技工作者;
2010年度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10年度入選“福大先鋒—科技創新黨員示範崗”。

教育科研


教學情況
1、教學工作,特色鮮明
承擔三門本科生課程,即《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雙語課程,《計算機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中的套用》必修課程,《計算材料學導論》選修課程;一門碩士生學位課程《計算材料學基礎》;一門碩士生選修課程《材料加工過程數值模擬仿真基礎》;一門博士生學位課程《計算材料學》的建設和教學工作。
2、重點課程建設、大膽創新
《計算材料學》獲得福州大學首批研究生重點課程建設立項,由“211工程第三期”建設項目資助。我們的課程特色跨越多尺度計算材料與工藝仿真最佳化,在材料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著重套用軟體的快速入門與提高,通過研究項目的實戰模擬訓練,深入發掘計算模擬結果的內涵,產出學術小論文,套用於材料科學與工程實踐。具有可教、可學、可用性。
3、教材建設,成績顯著
出版《計算機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中的套用》國家級教材,獲兵工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副主編);應邀作為主編,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多尺度計算材料學》通用教材(2011年)。
研究領域
多尺度計算材料學,金屬材料和陶瓷材料的結構、相變和性能研究,特種加工過程模擬仿真,新材料開發。研究課題選題廣泛,科研經費充足。
論著成果
代表性學術論文如下:(*標示為通訊作者)
合金設計與製備
吳波*, 張翥, 沈劍韻, 惠松驍, 彭德林,.柳松青. 熱處理制度對Ti-22Al-27Nb合金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金屬學報, 2002, 38(增刊1): 514~517.
(功能)陶瓷設計與製備
付金彪,吳波*,張朝輝,劉海龍,韓維儒. Co、Al 共摻雜ZnO 靶材濺射過程中離子與固體相互作用的模擬. 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 38(4): 552-556.
吳波*, 黃松濤, 沈化森,,帥世武, 胡永海, 沈劍韻. Si3N4在BaTiO3基低阻高性能PTCR陶瓷材料中的作用. 電子元件與材料, 2000, 19(4): 15~17. (獲本刊2000年“海星杯”優秀論文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