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軍(IT人物)

吳曉軍(IT人物)

吳曉軍祖籍山東,1953年隨父遷家北京。1965年中學畢業後,吳曉軍先後上過財會班,後來分配到北京,IT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曉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北京
  • 職業:IT人物
人物簡介,吳曉軍印象,

人物簡介

吳曉軍祖籍山東,1953年隨父遷家北京。1965年中學畢業後,吳曉軍先後上過財會班,後來分配到北京化工三廠工作,這一呆就是19年。
1983年,計算機在企業套用還是新鮮玩意兒。吳曉軍和幾個同學藉機與廠長聊天,終於讓廠長動心,花5萬元買了一台計算機。那是一台BCM-3的8位機,國產貨,但已蔚為奢侈。吳曉軍在8位機上就開始琢磨漢字問題。經過改造,BCM-3已經可以列印出相當漂亮的報表。
1985年,廠長認為5萬元買回來的“鐵疙瘩”還頗有些用處,便出資十幾萬一口氣買了5台PC/XT機。吳曉軍開始為這幾台機器忙乎起來:辦培訓班,裝漢字系統,列印報表等。當時的CCDOS 2.10做得並不怎么出色,尤其在字型檔和列印方面不如人意。吳曉軍拷了個24點陣的列印字型檔,並對其進行技術改造,壓縮成3張低密軟碟,這就是最初的2.11。
二個月後,增強版本2.12誕生。1986年初,在軍事博物館舉行的一次展覽會上,吳曉軍的2.12初露鋒芒,同時偶然地結識了後來擔任曉軍電腦總經理的雷虹
為了減少字型檔對記憶體的占用,並保證硬碟訪問頻率更低,吳曉軍開始思考2.12的改進版。1986年4月,2.13問世,該版本僅將一級字型檔駐留記憶體,同時採用絕對扇區方式訪問硬碟。
1986年12月,吳曉軍對2.13作進一步改進,增加了4種字型檔,並改善輸入法。既然改動不大,吳曉軍也無意把它稱為2.20,是為2.13A。於是,2.13後續版本一直沿用著英文字母的升序排列。
1987年,由於各種因素的驅遣,吳曉軍從化工三廠調到電子部六所平安里門市部工作,2.13也隨之在那裡銷售開發。
隨著功能的不斷增加,2.13的版本一直在跟進。A、C、D、E、F、H,只有G版是個例外。其中有這么一段掌故:
經過簡單加密的2.13新版本每每面市不久,解密版便到處流行,吳曉軍很想知道個究竟。有一次,某廠商給用戶配機器時,用戶特別提出想裝一套全拼。吳曉軍便順水推舟加了上去,並鄭重其事地標註為2.13G版。果然不久之後,這個純屬子虛烏有的試探性G版便在市場上堂而皇之地散布開來。
1990年,吳曉軍同已經從單位出來經營“曉園電腦”的雷虹等人計畫著創辦公司、銷售2.13等諸般事宜。夏天,吳曉軍正式提出辭呈,六所沒有著意阻攔,只是讓吳曉軍起草了一個“2.13F、2.13H著作權歸屬”的簡單說明。後來,六所所長還曾感嘆,“不該放吳曉軍走。”可當初,誰又能料到幾年之後是什麼樣呢?
“五個人湊起來的股份,兩個人開發的產品,曉軍電腦公司正式剪彩了,我出任董事長。”
1990年,曉軍電腦工程部成立。5個人每人湊了2000元的股份,吳曉軍負責2.13的開發,雷虹和另兩人主管銷售,機械部信息中心的一位股東開發dBASE的程式自動生成軟體
1991年,吳曉軍開始準備開發曉軍漢卡。依賴於2.13H,吳曉軍用彙編重寫了所有代碼。I型漢卡比較簡單,很快被II型漢卡所取代。
1992年,中國軟體市場吹的是“硬”風。漢字系統、中文字處理、中文排版,本已十分窄僻的中國軟體領域,紛紛無意直面盜版的壓力。防解密成了大家“苦不堪言”的“洪水猛獸”。漢卡是這場混戰的焦點。巨人、方正、王碼、曉軍各種漢卡粉墨登場,市場拼到最後,似乎大家都是盈家。2.13II型漢卡為曉軍電腦公司的成立以及最初幾年的利潤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遲到的隱患一直籠罩著業已扭曲的軟體市場,曉軍漢卡也不例外。
1992年6月10日,曉軍電腦公司正式成立。中關村頤賓樓三層的爆竹聲中,吳曉軍為自己與夥伴辛勤創業的結晶剪了彩。那是值得回憶的年月,躊躇滿志的計算機從業者們眾志成城,大家把腳下的這片土地幻想成10年前美國的“矽谷”,共同期待著中國軟體騰飛的黎明。雷虹與吳曉軍忙著一年一度的全國巡展,從北國冰城到南疆特區,大家倦慵的臉上寫著激情的微笑。1993年,曉軍電腦在全國各地已陸續設定23個辦事處,共有員工150餘人,規模可謂宏大。無論是吳曉軍還是2.13漢卡的事業,正勃發出一片盎然的生機。
吳曉軍在小屋裡寫程式。推開窗戶,他有些隱憂。各地紛紛傳來訊息,漢卡銷售持續低落,品牌林立的軟漢字系統正在抬頭,花樣翻新的技術擁蹙而來,吳曉軍有些拿不定主意,自己剛寫好的支持直接寫屏的軟漢字系統該不該推出去。
雷虹和其他兩位副總經理主持著公司的經營,他們給吳曉軍帶來的決策是:軟漢字暫時不要推出,漢卡的日子本已窘迫,權且放一放吧。
這一放,就是一年。支持直接寫屏的軟漢字系統2.13L推出為時已晚。曉軍電腦在直線下滑的漢卡營收中節節失利,公司面臨高峰之後的低谷。不久,正在徘徊的吳曉軍接到雷雷虹想出的“新點子”:公司要做中文速錄機,時值1994年春節
“曉軍電腦到今天這個地步,我讓出了公司法人的位置。”
中文速錄機不失是一個好東西。通過特殊的鍵盤,連續輸入漢語拼音就能自動生成漢字文檔,這自然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好事。在人代會、黨代會、法庭審訊等很多場合也確有其獨到的用處。但中國的套用市場就是這么怪,曉軍電腦在中文速錄機上的龐大投入終究自噬了苦果。
雷虹,還有當時的董事會都把中文速錄機看成曉軍電腦重煥青春的“突破口”。吳曉軍儘管心裡沒有底,但也默認了,至少,他未曾料到這裡面本身的技術難度。
公司為速錄機沒少花錢:在中科院化學所租了一座樓,一年50多萬;在雲南開一次代理會花去30萬;1994、1995年專為之巡展;其他項目也紛紛下馬。錢花得痛快是想收穫更大的利潤回報,結果卻事與願違。
費牛勁做出來的速錄機,羞答答難以實用。智慧型識別率不理想、專用鍵盤培訓時間長等弊病一時在技術上難以克服。直到最後,曉軍電腦的中文速錄機也未能挽救公司衰退的厄運。
吳曉軍作為公司董事長、企業法人,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越到後來,他越感覺情況不妙。當時,他曾想到過做曉軍電腦的自有品牌微機。
1994年,曉軍電腦與頤賓樓合作開辦了頤科電子市場,銷售電腦配件。吳曉軍決心趁此機會,自己組織貨源裝配計算機,並打出曉軍電腦的品牌。事實上,後來售出的貼有“曉軍電腦”標牌的計算機質量都不錯,用戶也很信賴。但由於吳曉軍與雷虹經營思路的分歧,曉軍品牌PC機計畫胎死腹中,終未成氣候。
1996年初,曉軍電腦徹底陷入經營困境。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公司五人創業組中的一人離開了公司,很多開發人員和銷售人員也陸續辭職。昔日聲勢浩大的曉軍電腦,如今只能苦苦支撐。“公司走到今天這一步,主要經營人應該負起責任”,吳曉軍在新年董事會上提出,“我讓出公司法人的位置”。四人董事會最後決議,“董事會解散,所有原始股凍結,雷虹出任企業法人,同意吳曉軍辭職”。
1996年後的曉軍電腦已與吳曉軍無甚瓜葛。CSC收購曉軍電腦雖轟動一時,中關村“村民”莫不瞠目,然而,吳曉軍黃鶴已杳,這是後話。
“我當初就說過,只要六所搞微機,我一定會回去的。”
1997年7月,電子部六所華勝計算機公司爆出冷門,“華勝也要做PC”的傳聞不脛而走,多家新聞媒體均以重要版位刊載了該訊息。正受聘於中農公司從事網路建設和系統設計的吳曉軍,此刻的心情難以名狀。很早以前,吳曉軍就對六所所長說過“只要六所搞微機,我一定會回去的“。現在構想果真成了現實,而世事滄桑,吳曉軍亦非當年的吳曉軍,他還回去嗎?
1997年10月,有訊息證實,吳曉軍已在華勝上班,出任微機事業部總工程師。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不過短短的一個輪迴。前後不到7年光景,吳曉軍二進六所,豈不正應證了這道偈語么?
馬來西亞考察回來,吳曉軍認認真真開始走他的“華勝”路。劃分產品線、策劃品牌形象、研究機型配置,吳曉軍在新的征程上同樣忙碌。只是,沒有了當初的“身不由己”,他顯得更加豁達。回憶曉軍電腦走過的幾年,吳曉軍謹守沉默。過去已成為歷史,歷史亦是財富。吳曉軍說他要整理一些東西,他是對的。

吳曉軍印象

吳曉軍可稱得上PC領域的第一代程式設計師。2.13曾一度影響過我國微機漢字處理的一個歷史階段。在眾多初涉計算機漢字處理的年輕人心目中,吳曉軍、2.13、曉軍電腦三者之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等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