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鎮(四川省仁壽縣向家鎮)

向家鎮(四川省仁壽縣向家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向家鎮,仁壽縣轄鄉鎮。向家鎮歷史悠久,始於唐朝開元14年(公元726年),1935年建向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2016年撤銷向家鄉,設立向家鎮,鎮人民政府駐地向榮社區,轄原向家鄉所屬行政區域。轄區內設向榮一個社區,六角、林河、貴坪、平安4個行政村。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棉花、油菜子、蔬菜、水果等。北宋黃州刺史“花間派”詞人孫光憲生於該鄉貴坪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向家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仁壽縣
  • 下轄地區:向榮社區 六角村 平安村 林河村 貴坪村
  • 政府駐地:向榮社區
  • 電話區號:028
  • 郵政區碼:620572
  • 地理位置:四川省仁壽縣城東北部
  • 面積:28.4平方公里
  • 人口:1.8萬人
  • 方言:四川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
  • 車牌代碼:川Z
  • 戶數:4516戶
鄉鎮簡介,向榮村簡介,林河村簡介,平安村簡介,貴坪村簡介,六角村簡介,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基礎設施,歷史名人,經濟資源,交通,向家鎮下轄村,

鄉鎮簡介

向家鎮地處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城東北部,與龍馬鎮龍橋鄉中崗鎮相鄰,距仁壽縣城26公里,距成都115公里,南距簡陽50公里,國道仁簡路縱貫南北。境內屬沱江流域貴坪河和平安河、林家河水系。貴坪河自中崗鎮靜林村入境,林家河自中崗鎮徹底村入境,在向家鎮境內分別長5公里、4公里,生態自然條件優越。
全鎮轄區內有向榮一個社區,林河、貴坪、六角、平安4個行政村,總人口1.8萬人,常住人口1.3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00餘人。近年,仁壽至第二機場快速通道即將啟動,通道將經過向家鎮轄區,進而將對向家鎮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帶來新動力,推動向家鎮城鎮化進程。
向家鎮特產蔬菜、水產。其中蔬菜種植面積廣,品種齊全,採用綠色生態方式種植,一年四季都有時鮮蔬菜;水產主要以四大家魚和特種魚為主,魚的肉質鮮美,屬無公害農產品。
向家鎮文化藝術氣氛濃厚,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龍燈、耍獅子、打連霄、川戲等。孫光憲的傳說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民政府駐向家鎮中心街南段66號,郵政編碼620572。

向榮村簡介

向榮社區位於向家鎮場鎮,由原來的捍衛村與向榮村合併而成。東與六角村相鄰,南與貴坪村相鄰,西與林河村相鄰,北與龍馬鎮鳳凰村相鄰,交通便利,仁簡路從村腹心地帶穿過。
全社區轄12個社,共有常住人口3960人,常住戶口1312戶,外來人口950人。轄區內共有加工型企業15戶,產品涉及日常用品、家居裝飾、服裝等六方面。全社區總面積250餘公頃,契約3761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轄區內果樹1200畝,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上級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村之一。

林河村簡介

林河村位於向家鎮場鎮以西,由原來的阮道村與林河村合併而成,東與向榮村相鄰,南與龍馬鎮相鄰,西與元通鄉相鄰,北與中崗鎮相鄰。
全村轄9個經濟社,共有3280人,常駐戶1051戶,總面積5.3平方公里,人均1.1畝,水泥路全長21公里,交通便利。村兩委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精誠團結,開拓進取,創新推進一村一品,現已種植桃子1680畝,人均收入達7321元,民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人居條件明顯改善。

平安村簡介

平安村位於向家鎮西北部,東與龍橋鄉雙革村相鄰,南與龍橋鄉樺匠村相鄰,北與貴坪村相鄰,西與六角村相鄰,全村公路交通便利,向北可至仁簡路。
全村共有8個經濟社,共有人口2764人,總戶數763戶。全村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全村耕地2665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經濟作物以西瓜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員約1300人。

貴坪村簡介

貴坪村位於向家鎮東北部,由原來的貴坪村和李泗村合併而成,東與靜林村相鄰,南與向榮村相鄰,西與林河村相鄰,北與服務村相鄰,交通便利,仁簡路、向中路從村腹心地帶穿過。
全村轄14個社,共有常住人口4572人,常住戶1486戶,全村總面積730餘公頃,契約11000畝。全村總有水產養殖面積1000餘畝,年產量600噸;各類水果面積500餘畝,其餘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森林覆蓋率達45%,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六角村簡介

六角村位於向家鎮的東面,與龍橋鄉相鄰,村轄區7個村民小組,有701戶,共有村民2310人,勞動力1122人。人均耕地面積1.05畝,社社通水泥路,村社水泥路全長20餘公里,交通便利,村兩委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不斷創新,始終以“奮基礎,調結構,興產業,促民生”為中心,積極推進“一村一品”工作,全村已種植蔬菜200畝,增加了民眾收入,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構建和諧新村,民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人居條件明顯改善。

地理位置

向家鎮距成都115公里,距仁壽縣城26公里,南距簡陽50公里,國道仁簡路縱貫南北,距即將修建的成都第二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25公里。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7.4℃年均降雨1100毫米,年均日照1196.6小時,無霜期312天。

歷史沿革

向家鎮,仁壽縣轄鄉鎮。向家鎮歷史悠久,始於唐朝開元14年(公元726年),1935年建向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2016年撤銷向家鄉,設立向家鎮,鎮人民政府駐地向榮社區,轄原向家鄉所屬行政區域。轄區內設向榮一個社區,六角、林河、貴坪、平安4個行政村。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棉花、油菜子、蔬菜、水果等。北宋黃州刺史“花間派”詞人孫光憲生於該鄉貴坪村。

基礎設施

向家鎮距成都115公里,距仁壽縣城26公里,南距簡陽50公里,國道仁簡路縱貫南北,距即將修建的成都第二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25公里,向家鎮2004年底,各村已實現公路、電話、有線電視三通工程。
向家鎮農村已開通500戶程控電話,300戶村民安裝了閉路電視。
實施村道硬化工程戰略,向家鎮平安、六角已硬化村道共7.1公里,其餘村道也正在積極規劃之中,同時2005年向家鄉正式啟動街道硬化工程和紅層找水工程,街道硬化2公里即將完工,紅層找水工程也將解決向家鄉50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商貿和個體工商戶180餘戶,中國小5所,在校學生達2000餘人,有鄉衛生院1所。
向家鎮向家鎮
境內屬沱江流域貴坪河和平安河、林家河水系。貴坪河自中崗鎮靜林村入境,林家河自中崗鎮徹底村入境,在向家鎮境內分別長5公里、4公里,生態自然條件優越。
全鎮轄區內有向榮一個社區,林河村、貴坪村六角村平安村4個行政村,總人口1.8萬人,常住人口1.3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00餘人。近年,仁壽至第二機場快速通道即將啟動,通道將經過向家鎮轄區,進而將對向家鎮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帶來新動力,推動向家鎮城鎮化進程。
向家鎮特產蔬菜、水產。其中蔬菜種植面積廣,品種齊全,採用綠色生態方式種植,一年四季都有時鮮蔬菜;水產主要以四大家魚和特種魚為主,魚的肉質鮮美,屬無公害農產品。

歷史名人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鎮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御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台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生平
   《仁壽縣誌》第27編有孫光憲傳,其中介紹了孫光憲30歲前的有關情況。說:孫光憲祖上數代都是農民,少年時很爭氣,勤奮苦讀。後來,少年孫光憲翻越二峨山,負笈遠行,開始了為期10多年的遊歷和求學生活,在資州、成都等地,以文會友,結識了一些當時蜀中較為有名的文人前輩。特別在與當時在前蜀國朝廷中擔任官職的牛希濟毛文錫等人交往過程中,孫光憲開始了文學創作,並在詞上嶄露頭角。於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醉入花間。他所做的一首《浣溪沙》記錄了自己早年蜀中生活的一些真實:
“十五年來錦岸游,來曾何處不風流,好花長與萬金酬。滿眼利名渾幸運,一生狂盪恐難休,且陪煙花醉紅樓。”
這樣的生活,孫光憲在成都大約過了15年。他在狂放頹廢中自我掙扎,卻無可奈何。後來,孫光憲離開蜀都,翻越秦嶺,抵達秦隴,開始了他的山水遊歷生活。詳盡領略西北秦隴風土人情之後,孫光憲放下了文人斯文與清高,在鳳城東谷一帶與當地的山人道士以及土匪強紳互相往來,為他後來的著述積累了豐富素材,開闊了胸襟。
公元925元(同光三年),王衍降唐,前蜀國的歷史走到盡頭。這一年,孫光憲正好30歲,正值一個人做事的盛年。作為一個落魄的前蜀舊吏,蜀中和陵州都沒有他的舞台了,便從嘉州乘舟南行,前往江陵避亂,這一走就是40多年,此後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家鄉,直至去世。
孫光憲唐時為陵州判官,有良好的聲譽。後唐時(約926年左右),避難到江陵(今湖北荊州市),梁震推薦他到南平國武信王(即高季興,858—928,五代時荊南國的建立者)處任書記。武信王大造戰艦,準備與楚國開戰。孫光憲諫議:“荊南遭遇戰亂割據之後,國王實行休養生息,國民才有了安寧的生活。如果又與楚國斷交,一旦別的國家乘機而來,是很值得憂慮的。”武信王才終止了這個念頭。
文獻王(高從誨)接替王位,遇到梁震請求退休,因而都把政事委託給孫光憲。文獻王一直羨慕楚王豪華奢靡,對官員說:“如果像馬王(應該是指五代時楚王馬殷的之子),可稱大丈夫了。”孫光憲說:“天子與諸侯,按禮制應有等級差別。他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只知道驕奢淫逸,僭越禮制,只求一時的快樂,不知何時危亡,又哪裡值得羨慕呢?”文獻王忽然醒悟了,說:“孫公的話是對的。”文獻王很久一段時間一直悔恨自己的錯誤思想,感謝孫光憲的及時提醒。
孫光憲在南平國侍奉了三位國王,都處在幕府中,分別任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御史中丞等官職,國王贈紫金魚袋。
高繼沖當國王時,宋太祖派慕容延釗等平定湖南,借道從荊州過,約定士兵從城外經過。大將李景威勸高繼沖嚴密防備。孫光憲呵叱他說:“你是峽江的一平民罷了,怎么知道成與敗!中國從周世宗以來,已有統一天下的志願。何況宋太祖秉承天命,真主出現了!王師不是輕易能抵擋的。”因而叫高繼衝去了解情況,封府庫以待,將三州之地都獻給宋朝廷。宋太祖嘉獎孫光憲統一的功勳,授任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刺史,賞賜禮品,增加待遇。孫光憲在黃州也治理有方。
開寶元年(公元968),孫光憲被推薦為學士,未及召見即病逝。

經濟資源

主要農業產品有水稻、玉米、小麥、油菜、水果、蔬菜、水產等。其中蔬菜種植面積廣,品種齊全,採用綠色生態方式種植,一年四季都有時鮮蔬菜;水產主要以四大家魚和特種魚為主,魚的肉質鮮美,屬無公害農產品。
枇杷枇杷

交通

向家鎮距成都115公里,距仁壽縣城26公里,距簡陽市50公里,仁簡路南北貫通,距即將修建的成都第二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25公里。

向家鎮下轄村

向榮社區
林河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