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北京衛視真人秀節目)

向前一步(北京衛視真人秀節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向前一步》是北京電視台製作的第一檔在人和公共領域、城市公民與公共政策之間架起溝通橋樑的節目,由馬丁擔任節目主持人。

《向前一步》旨在通過城市管理者與普通百姓之間平等的對話與溝通,幫助分歧雙方達成一致。節目勇於打破社會民生類話題壁壘,致力於打造中國首個公民課堂。

《向前一步》於2018年6月29日起每周五晚21:05在北京衛視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向前一步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社會民生類節目
  • 導演:秦曉明、劉書含、高笑冉、賴一銳、楊彥君、劉喆、王迪、張軼昳
  • 主持人馬丁
  • 製作公司:北京電視台衛視節目中心
  • 首播時間:2018年6月29日
  • 播出頻道:北京衛視
  • 播出時間:每周五晚21:05
  • 線上播放平台:騰訊視頻
  • 每集長度:約70分鐘
  • 播出狀態:播出中
節目形式,節目背景,節目製作,節目特色,創作團隊,節目列表,參加嘉賓,主持人,調解團,節目評價,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向前一步》節目選題來源於城市進程中亟待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構建多維交流的溝通平台,由城市規劃專家、人民調解員、心理專家、法律專家等組成城市調解團,每個人用獨特的表達方式,化解分歧,達成共識。與一般的調解類節目以解決個體之間的財產和矛盾為核心不同,《向前一步》定位於公德節目,是以標誌性的個體案例入手,聚焦群體關注的公共領域話題,聚焦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的“言和”。

節目製作

節目演播室設在一個籃球館內,球場中線隔開了分庭抗禮的雙方,是希望雙方可以在開放、自由、平等的氛圍下辯論互動,節目中一旦一方被說服,便可以跨過分歧線,向前一步,表示矛盾得到解決。
每期節目,都邀請了100名觀眾參加,根據現場的問題,開啟了全員參與的“用腳投票”方式,實現了跨越“分歧線”的互動模式。圍繞籃球場這個場景,通過面對面的溝通,以公民說服公民的方式,把問題掰開了、揉碎了,放到檯面上講清楚,最終通過充分辯論獲取一致意見,達成和解。

節目特色

節目特別注重政府工作人員的氣場重塑,就是政府工作人員一定要在有理有據的基礎上態度柔和,並通過紀實拍攝的方式,展現政府工作人員徵收工作的真實狀況。我們要通過最真實的方式,把這種情形表現出來,從而達到力量的均衡和平等。

創作團隊

總製片人
邵晶
製片人
李瀟、劉虓
主編
劉書含、秦曉明、楊彥君、高笑冉
策劃
馬丁
總導演
秦曉明(第1、8期),劉書含(第2、7、13期),高笑冉、賴一銳(第3、6期),楊彥君(第4、9期),劉喆(第5期),王迪、張軼昳(第10期),喬魯京(第11期),劉影慧(第12期)
導演組
張軼昳、賴—銳、王曉暉、劉穎慧
後期總監
殷亮
後期責編
解非
後期剪輯組
柏曉維、李予民、張育文、王一、宮文碩、牟春宇、賀顯迪、宋國偉
現場導演
劉鑫
導播
周熙皓
攝影指導
王振、張帆、何紹坤
出品人
李春良
攝像
肖文、張鵬、李晨琿、焦建康、李朝陽、侯雷鋼、孫宇、唐賀、楊磬、邱岳、崔寧、王瑩、昌偉、劉浩、劉子豪、馬艷濤、高權、張羽、王俊、張帥、邱俊、王琦、王鑫、殷鑑、王偉、李威、王星、趙朋、王思維
燈光設計
李軍
燈光技術
張艷坤
轉傳沒備
陳鴻、郭偉偉
音響設計
吳天軍
音響技術
趙鵬、常凱、溫海波、楊鑫
舞美設計
吳陽
舞美監製
段勝濤
配音
解非
道具
嚴睿、安明遠
觀眾統籌
隗孝梓、遲帥
服化
李文靜、任淑輝、孟佳榮、蘭同嘎拉格
大屏
姜婷婷、馬志永
現場鍵盤
袁景
包裝
張晨旭、王琨
製片主任
紀華、王瑩
場地協調
王振、王曉暉
宣傳統籌
郭杉、疏娉娉、趙冰
頂目推廣總監
鄭蓉
宣傳執行
王寅、尹航、周珊珊、楊娬楠、朱玥霖、周毅、白鷗、張允楠、王雪音、林婧、毛棟、王新萃、李博、肖雨、武銘志
監製
馬宏、邵晶
總監製
王珏、徐滔
節目製作
北京電視台衛視節目中心
資料來源

節目列表

第一期:《天壇的心愿》
內容簡介:首期節目邀請了在天壇地區簡易樓騰退工程中,與工作人員產生了分歧的李先生。節目就李先生的種種問題,邀請了公共政策專家、權威律師、城市規劃專家、心理學家和評論員等組成“城市溝通團”,同時也邀請了政府相關部門人員,進行了對話、溝通,並對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了調解。
播出日期:2018年06月29日 21:05
第二期:《北京記憶》
內容簡介:主要圍繞“釘子戶”和“文物騰退工作”之間的矛盾展開。本期節目邀請到了在華康里文物騰退工程中遲遲未搬的劉阿姨,劉阿姨對於騰退工作中房產評估和補償措施均有諸多疑問。節目就劉阿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平等的對話、溝通,並對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了調解。為了全面解答劉阿姨在房屋評估和騰退補償方面的疑問,節目特地將西城區文化委員會主任孫勁松,北京宣房房屋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莉娜請到了現場,與劉阿姨進行面對面對話。不僅如此,主持人一條條、一項項地將文物騰退相關補償款項構成列在黑板上,對於劉阿姨所說的壓低價格一事也做出了解釋。此外,節目中也包括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房屋徵收補償明細。
播出日期:2018年07月06日 21:05
第三期:《八米陽光》
內容簡介:石景山雙錦園社區,一條原八米寬的人行道被小區7號樓的鐵柵欄圈起占道,甚至還蓋起了小房子,使得百姓“無路可走”。百姓反映,小區的多數違建都已被拆除,可這裡卻遲遲未拆。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節目特地將小區居民請到了現場來對此事進行講述,據悉,因為違章建築,小區還曾出過交通意外。此時7號樓居民張先生的出現更是使得矛盾再度升級,原來,張先生就是違建家庭之一,他一上場就表示自己也是滿肚子委屈,因為這事不公平,沒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別的樓也有未拆違建,為何偏偏要針對7號樓?面對張先生的憤慨,事情變得越發複雜,難道這事真有不公之處? 就在張先生與現場觀眾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街道相關工作人員上場後曝光了一段神秘錄音,在錄音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而這段錄音能否幫助雙方向前一步,跨越“分歧線”,還所有居民“八米陽光”?
播出日期:2018年07月13日 21:05
第四期:《共治家園 20年“棄管”小區誰來管》
內容簡介:本期節目,關注了北京老舊小區的物業問題上。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當事人不再僅僅是某一位市民或某一戶人家,而是該小區共同的60戶業主。經過節目現場長時間的多方協調,解決方案的不斷改善,到場的18戶業主代表在經歷兩次跨線失敗後,第三次共有17戶業主成功向前一步,加上19戶事先承諾同意現場大多數人意見的業主的場外選票,共有36戶業主投了贊同票,問題順利解決。
播出日期:2018年07月20日 21:05
第五期:《永不消失的味道》
內容簡介:本期節目,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安平巷經營了25年的老品牌徐記燒餅鋪,突遇停業危機,該店鋪的衛生經營許可證將於2018年8月5日到期。為了能讓徐記燒餅鋪在老地方繼續經營,燒餅鋪法人代表徐女士及丈夫楊先生均來到了錄製現場。一上場,徐女士就表明上節目的唯一目的是拿下今年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並對過去四個月往返多個部門尋求解決未果一事,表達了疑慮及不滿。
播出日期:2018年07月27日 21:05
第六期:《南苑新夢》
內容簡介:本期節目關注北京南苑棚戶區改造,為了解開未搬遷當事人——張先生的困惑,工作人員不僅現場解讀政策,清楚算賬,更是做出“必查必究”的承諾。在多方的幫助下,張先生表示,願意為搬遷問題的解決向前一步,跨越“分歧線”。
播出日期:2018年08月03日 21:05
第七期:《變與不變》
內容簡介:本期節目聚焦北京東直門南小街治理“開牆經營”的行動,力圖還800年老街歷史原貌。經過多方的溝通,當事人趙先生成功向前一步,跨越了“分歧線”,為北京城市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播出日期:2018年08月10日 21:05
第八期:《我的家和我們的家》
播出日期:2018年08月17日 21:05
第九期:《共治家園 20年“棄管”小區誰來管》
播出日期:2018年08月24日 21:05
第十期:《共治方能永安》
內容簡介:本期聚焦北京老舊小區“老大難”停車問題,通過多方齊心協力的溝通,小區有車業主的停車困難得到了切實解決。位於北京北二環的永安里靈通觀小區業主們共有30餘輛車,車位卻僅有13個,近來停車矛盾日益突出,是由於小區外新加了阻車樁,有車業主希望把阻車樁拆掉,讓他們的車有地可停,無車業主則認為阻車樁不僅保障了道路的寬敞、美化了環境,也提高了行人的安全係數,不該拆。街道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應先把小區共19戶的有車業主一戶一輛車的停車需求解決,也就是說,小區還有6個車位缺口。城市停車管理專家穆屹表示,可以通過合理規劃在小區里再挖掘3個車位。街道通過積極溝通,為小區在附近某國企爭取來6個車位。
播出日期:2018年08月31日 21:05
第十一期:《北京 我們的家》
播出日期:2018年09月07日 21:05
第十二期:《攔路的“危”樓》
播出日期:2018年09月14日 21:05
第十三期:《歷史鐫刻的記憶(上)》
播出日期:2018年09月21日 21:05
節目列表資料來源:

參加嘉賓

主持人

主持人簡介主持人照片
馬丁(中國內地主持人、央廣特約財經新聞評論員、青年職場導師。代表作:中國好商機包公來了保衛愛情陽光大道佳片有約奇妙實驗室等)
馬丁馬丁

調解團

嘉賓簡介嘉賓照片
陳旭(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中國人民大學客座研究員、北京市門頭溝區政協委員、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律師、北京市建委律師團律師。)
陳旭陳旭
畢金儀(北京聞心齋心理諮詢所所長,國家級心理諮詢師。)
畢金儀畢金儀
胖姐(劉健鸞)(人民調解員。)
胖姐胖姐
陳嵐(作家協會會員、專欄作家、編劇、知名電視評論員。)
陳嵐陳嵐
張鵬(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廣播電視專業,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主持人。《第三調解室》節目主持人。)
張鵬張鵬
李捷(街道辦主任。)
——
石述思(知名評論人、電視策劃人、財經專欄作家。參與《今日說法》、《實話實說》、《經濟半小時》、《對話》等各類社會經濟電視節目錄,擔任北大、清華文化產業和巨觀社會經濟形勢培訓課程講師。)
石述思石述思
田申申(北京市青聯委員。)
田申申田申申
吳晨(中國尊設計者。)
吳晨吳晨
許身健(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許身健許身健
于飛(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副院長。)
于飛于飛
栗崢(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
栗崢栗崢

節目評價

節目圍繞城市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正視城市管理者和普通百姓間的分歧,倡導雙方進行平等的對話與溝通,力求向前一步跨越“分歧線”,實現“雙營”變“雙贏”。相較於調解、求職、婚戀等題材的社會民生類節目而言,《向前一步》極具創新性和示範性,無論在節目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是一次嶄新的突破。出現在節目中的基層幹部,都戴著黨徽,直接亮明共產黨員身份,他們時時刻刻敬業奉獻,為百姓著想,人們看到他們在細微處留下汗水和淚水,這既是對廣大的基層幹部日常工作狀態的寫實,也是對他們精神作風的一種展現和褒揚。(光明日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