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旗

吐魯番旗,清代札薩克旗之一。清廷以吐魯番維吾爾族人所建的旗分。準噶爾勢力崛起後,吐魯番即處於準部統治者的控制之下。
康熙五十九年(1720),吐城大阿琿額敏和卓等代表民願遣使向清請求內附。
雍正三年(1725),清廷以其願從者600餘戶內徙於肅州。
十年(1732),世宗胤禛封其為札薩克·輔國公。時準軍兵敗額爾德尼昭,無力再襲西路,於是將其餘戶徙於瓜州,由額敏和卓總轄。
乾隆十九年(1754),為敷設諸旗官,制同蒙古諸札薩克旗。
二十一年,遷魯克沁
翌年,返回吐魯番。此旗對天山南路的統一曾作出較大貢獻,對伊犁的維民屯墾事業亦起較大作用。清廷曾以札薩克(旗長)額敏和卓圖形紫光閣,王爵列諸“回爵”之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