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慶號普洱茶

同慶號普洱茶

普洱茶老字號“同慶號”,品牌始創人為劉姓,始於雍正十三年(1736年)的易武茶鄉,“同慶”,即普天同慶之意。清光緒年間,同慶號莊主劉順成曾被清政府誥封為奉直大夫,劉順成去世後由其子劉葵光(向陽)、劉芸光(湘晉)兩兄弟繼續經營,劉葵光系清朝秀才,曾被朝廷誥封為奉直大夫、知州(次五品),民眾稱之為劉大老爺。同慶號先祖系湖南省麻陽縣青田劉姓,明初隨軍赴南疆平叛,來到滇南石屏。平叛甫定,軍旅首領早報朝廷以滇南地廣人稀,請求把駐軍改為屯田部隊。普洱茶老字號“同慶號”,品牌始創人為劉姓,始於雍正十三年(1736年)的易武茶鄉,“同慶”,即普天同慶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慶號普洱茶
  • 外文名:Tongqinghao Pu'er Tea
  • 始出地:雍正十三年的易武茶鄉
  • 類別:中國茶葉
歷史淵源,相關信息,

百科名片

同慶號先祖系湖南省麻陽縣青田劉姓,明初隨軍赴南疆平叛,來到滇南石屏。平叛甫定,軍旅首領早報朝廷以滇南地廣人稀,請求把駐軍改為屯田部隊。普洱茶老字號“同慶號”,品牌始創人為劉姓,始於雍正十三年(1736年)的易武茶鄉,“同慶”,即普天同慶之意。

歷史淵源

1941年和1942年,劉葵光及劉芸光兩兄弟相繼去逝,由劉葵光兒子劉鶴年繼續經營家業,至此同慶號的茶業停頓了下來。1956年之後,同慶號的房子收歸國有,後人四散離開,而易武同慶號的銅匾,更是在1958年大煉鋼鐵中支援了國家建設。解放後,隨著茶葉貿易的復甦,茶葉產業也開始了新的生命。同慶號家族後人劉作頂、趙保平承接祖宗制茶及修身之古法,延續了同慶號龍馬精神的血脈,勵精圖治,發揚同慶號見義勇為之精神,以“易武同慶號”、“劉大老爺牌”、“見義勇為”為商標,製作出品質精良的普洱茶品。時至今日,普洱茶愛好者均視同慶號普洱茶為珍寶,而且是國寶級的茶品,然而“易武同慶號”普洱茶商標的發展可謂是一波三折,由於名聲在外,“易武同慶號”商標曾被外人搶注,在公示期間,由“易武同慶號茶莊”的經理,也就是趙保平先生,代表“同慶號”家族向國家商標總局提出異議,此異議已被受理,目前“易武同慶號”商標的歸屬還有一段程式,國家商標總局才能接受註冊。

相關信息

品味普洱茶 
看懂茶品年份:一般而言,通常將普洱茶的年份劃分如下:1949年以前這時期生產的普洱茶稱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號、百年同興貢品、百年同慶號、同昌老號、宋聘敬號。通常在茶餅內放有一張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稱的紙,稱為內飛。
1949-1967年中國茶業生產印級改由各茶品,也就是在包裝紙的茶字上,以不同顏色標示紅印為第一批,綠印為第二批,黃印為第三批。
1968年以後這時生產的茶餅包裝不再印上中國茶業公司字號,改由各茶廠自選生產,統稱雲南七子餅,包括:雪印青餅73青餅、大口中小綠印、小黃印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