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醫學院

吉首大學醫學院

吉首大學醫學院於2000年9月8日組建,系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培養單位。學院教授15人(含4名特聘教授),副教授31人,博士與碩士38人,同時還聘請了中科院院士陸士新等8名知名醫學專家為學院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學院目前擁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方向)、運動人體科學(醫學方向)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開設有臨床醫學、護理學、針灸推拿學、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學等,5個全日制本科專業,護理學,1個全日制專科專業。學院建有劉氏小兒推拿生物信息實驗室(國家二級實驗室建設單位)和劉氏學術體系研究室(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建設單位)。面向全國15個省市招生,在校學生數27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首大學醫學院
  • 院 長::譚敦勇
  • 副院長::陳正英
  • 副書記::王 元
基本信息,教學條件,教學目標,科研情況,學院領導,

基本信息

1978年原湖南醫學院湘西分院併入吉首大學組建醫療系,1958年創辦的吉首衛生學校於2000年9月併入吉首大學,與醫療系合併組建吉首大學醫學院。醫學院組建以後,在學校黨委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學院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本著“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專業建設為基礎,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條件建設為保障”的工作思路,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為動力,以特色樹形象,以上層次、上水平為目標。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組建學科隊伍,提升教師教學與科研水平,加快辦學條件的改善,提高辦學層次,辦學實力不斷增強,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升。2012年榮膺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
學院下設醫學基礎課部、臨床醫學系、護理系、針灸推拿系、醫學實驗中心5個教學機構,共轄12個教研室。有民族醫藥學、法醫學、古人類學等3個科研機構。學院目前擁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方向)、運動人體科學(醫學方向)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開設有臨床醫學、護理學、針灸推拿學、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5個全日制本科專業,護理學和針灸推拿學2個全日制專科專業,其中針灸推拿學專業具有留學生招生權。
學院已建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敬業精神強的教師隊伍。在專任教師隊伍中,有教授15人(含4名特聘教授),副教授31人,博士與碩士38人,同時還聘請了中科院院士陸士新等8名知名醫學專家為學院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吉首大學醫學院

教學條件


學院建有基礎醫學實驗室和臨床技能實踐教學中心,均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基礎醫學實驗室於2007年順利通過了省教育廳的合格評估,臨床技能實踐教學中心於2012年通過了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評估,實驗室總面積近8000平方米,擁有教學儀器設備1400萬元。醫學研究所承擔著全校的醫學科研工作,並為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提供醫藥科研的服務平台。學院還建有劉氏小兒推拿生物信息實驗室—國家二級實驗室建設單位和劉氏學術體系研究室—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建設單位。學校現有附屬醫院3所,教學醫院4所,實習醫院16所,為醫學生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學目標

學院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本著“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專業建設為基礎,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條件建設為保障”的工作思路,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為動力,以特色樹形象,以上層次、上水平為目標,大力開展教學和學術研究。03年以來共承擔各級科研項目和教改課題39項,發表學術論文250篇,出版專著及編寫教材5部,一批教師擔任著全國及全省各類學術要職。學院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和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畢業生以其專業知識紮實、工作能力強、作風樸實而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科研情況

學院教師積極投入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近年來共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在內的各級科研課題140餘項,擁有在研科研經費400多萬元,發表學術論文800餘篇,出版專著及編寫教材50餘部,獲得各類省、州、和校級成果獎40餘項。一批教師擔任著全國及全省各類學術要職。學院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實訓和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畢業生以其專業知識紮實、工作能力強、作風樸實而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學院領導

院 長:譚敦勇 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黨委書記:陳正英 教授
副院長:向志鋼 醫學碩士、教授
副院長:秧茂盛 醫學博士、教授
副書記:王 元 高級政工師
副院長:沙永紅 醫學碩士、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