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

動物科技學院是我校建院最早的專業學院之一,也是我校具備碩士研究生培養資格最早的學院。擁有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動物檢疫、經濟動物4個教學系和獸醫基礎、動物飼養2個教研室,現有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動植物檢疫(動物檢疫方向)、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經濟動物方向)4個本科專業和畜牧獸醫、特種動物養殖2個專科專業。其中,“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先後被遴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品牌專業。“動物醫學”專業先後被遴選為省級特色專業、“十一五”“十二五”省級品牌專業和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專業。“畜牧學學科”和“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學科”分別為省級優勢特色重點一級和二級學科,“預防獸醫學實驗室”和“長白山動植物資源保護和利用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一個省級“動物疫病檢測中心”。2015年,我院獲批經費近1000萬元的4項國家財政和省財政專項經費的資助,充實了畜牧、獸醫兩大學科平台和學生的實驗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
  • 所屬地區中國吉林省吉林市
  • 類別:公立大學二級學院
  • 學校類型:二級學院
  • 學校屬性:省級院校
  • 主要院系: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動物檢疫、經濟動物4個教學系和獸醫基礎、動物飼養2個教研室
  • 主要獎項:國家級特色專業、國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等
學院概況,學院機構設定,開設專業-本科,開設專業-專科,一、畜牧獸醫專業,二、特種動物養殖,

學院概況

動物科技學院是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建院最早的專業學院之一,也是我校具備碩士研究生培養資格最早的學院。擁有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動物檢疫、經濟動物4個教學系和獸醫基礎、動物飼養2個教研室,現有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動植物檢疫(動物檢疫方向)、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經濟動物方向)4個本科專業和畜牧獸醫、特種動物養殖2個專科專業。其中,“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先後被遴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品牌專業。“動物醫學”專業先後被遴選為省級特色專業、“十一五”“十二五”省級品牌專業和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專業。“畜牧學學科”和“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學科”分別為省級優勢特色重點一級和二級學科,“預防獸醫學實驗室”和“長白山動植物資源保護和利用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一個省級“動物疫病檢測中心”。2015年,我院獲批經費近1000萬元的4項國家財政和省財政專項經費的資助,充實了畜牧、獸醫兩大學科平台和學生的實驗平台。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成果顯著。現有專職教師6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碩士生導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19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優秀教師和拔尖人才各1人;國家級考評員13人,畜牧獸醫行業企業技術顧問13人,雙師型教師比例占83.3%。與吉林農業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8人,每年與吉林農業大學聯合招收研究生2人,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483人。學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科技部項目2項。主持和參加國家、省級、市級科研課題85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吉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在國家和省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SCI論文8篇、核心期刊260餘篇。主編21世紀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動物普通病學》等3部,特色教材《畜禽傳染病學》等18部。建成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優秀課6門,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2015年我院新增榮譽:獲第四屆吉林省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實驗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取得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取得學校首屆青年教師實踐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學院依託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和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教育計畫項目及省級品牌專業建設,在動物醫學專業及畜牧獸醫專業率先有效地實施了“3+1”和“2+1”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以促進校企融合、產學合作及“一合作、一主線、雙循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為基礎,以突出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為主線,以加強實踐教學平台建設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為保障,紮實推進“遞進-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和“一導、一模、三保障”的創業教育模式”。踐行由實驗、實習、實踐和科研訓練組成的“三實一研”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環節融會貫通於整個教學過程,實踐教學4年不斷線,各實踐環節相互銜接,形成由課內到課外、由單項到綜合,多層次、多渠道、科學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的學生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在各級專業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11年獲全國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銅獎1項,2012年、2014年獲全國大學生動物醫學專業技能大賽特等獎、一等獎各1項,取得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果82項。
為全面滿足學校轉型發展和實踐育人需要,配合“3+1“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根據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畫及省級品牌專業建設規劃的實際需要,在新增建兔場和珍禽養殖場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基礎上,2015年,新增建吉林市其仕養殖有限公司(水貂)、吉林市寶財牧業有限公司等6家校外實習基地,使我院校外實習基地達70餘家。其中,我院的“吉林普康生態有機豬養殖基地”是2015年我校首屆被評為的吉林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這些“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的創建,進一步鞏固了“產學研”合作關係,拓寬了實踐教學和現場教學的範圍,著重加強和保障學生專項技能訓練、綜合能力培養和大學生創新項目的開展、學生的生產實習、職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接受正規職業訓練。學院充分發揮校企資源的優勢,與企業聯合成立“正大班”、“大北農班”、“輝山班”等多個企業班,拓展了學生的就業渠道,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98.6%,為學校的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院機構設定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

開設專業-本科

一、動物醫學
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專業、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品牌專業。
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面向畜牧獸醫行業一線需要的,掌握動物醫學方面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動物疾病診斷、治療、防控、動物檢疫、動物生物製品製備、動物性產品衛生檢驗等方面能力的具有較高動物醫學職業素養、較強的本行業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強,適應畜牧獸醫相關崗位和崗位群需要的高素質技術套用型人才。
畢業生能在動物疾病診療、動物防疫與檢疫、生物製藥、動物性產品衛生檢驗、畜禽生產等大中型企業及相關科研機構、政府職能部門等單位從事與動物醫學專業有關的套用研究、技術開發與推廣及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動物科學
校級特色專業
培養掌握動物生產與管理、動物遺傳育種、動物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動物營養與飼養、繁殖與育種、動物產品的開發與利用等能力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三、動植物檢疫
“十二五”校級特色專業
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發展需求,面向行業和市場經濟社會第一線工作需要的,掌握動物檢疫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實踐動手能力強,具備動物病的防疫與檢疫、動物產品衛生安全與監督等方面能力的具有較高職業素養、較強的本行業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強,適應動物檢疫、食品衛生檢驗相關崗位和崗位群需要的高素質技術套用專門人才。
四、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
“十一五”國家級特色專業、“十二五”國家級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專業、“十二五”省級特色專業、“十二五”省級品牌專業。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特種經濟動物行業生產第一線,掌握特種經濟動物飼養、繁育、疾病防治和自然保護區規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較高職業素養、較強的本行業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強,適應本專業相關崗位和崗位群需要的高素質技術套用型人才;培養掌握寵物品種特性、心理行為、營養需求、飼養管理、美容訓導、日常保健、疾病防治等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從事繁育與飼養、護理與美容、訓導與表演、保健與疾病防治、銷售與管理等一線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開設專業-專科

一、畜牧獸醫專業

畜牧獸醫專業是2001年創辦的專科專業,以“適應畜牧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具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等技術套用性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近幾年學生就業率均在97%以上。
有一支學歷高、結構合理、業務精良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5人,其中教授5人(其中二級教授1人)、副教授10人;教師中有博士8人、碩士29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93%,雙師型教師比例為83%。教師中有吉林省優秀教師1人、吉林省春苗人才1人、國家級高級考評員8人、吉林省12582諮詢專家2人、吉林市拔尖人才1人、吉林市勞動模範1人、校學科帶頭人1人,有4位教師為吉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有吉林市科技創新團隊2個、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
建有《預防獸醫學》省級教學示範中心1個、《臨床獸醫學》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建有專業實驗室19個,配有先進儀器設備總值3200萬。建有校內實習基地5個,校外實習基地70多個。
1、培養目標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適應畜牧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具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等技術套用性人才。
畢業生可從事畜禽養殖、飼料加工與銷售、獸藥生產與銷售、生物製品生產與經營、動物疾病診療、動物疫病檢疫與檢驗、畜禽繁殖改良以及政府職能部門等單位從事畜牧獸醫相關等工作。
2、培養規格與要求
本專業主要學習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和臨床獸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動物體正常和異常結構及功能實驗、檢查、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技術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道德素養、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及動物保健、臨床診療、動物防疫與檢疫和獸醫衛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3、培養特色
(1)、“一合作、一主線、雙循環”的人才培養模式,即校企合作,以能力培養為主線,採用“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雙循環的人才培養模式。
(2)、“一導、一模、三保障”的創業教育模式,即實行學生創業導師制、模擬創業、學院在創業培訓基地、創業基金、創業組織等方面給予保障。
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實現就業與創業雙軌發展。
(3)、“2+1”人才培養模式
採取“2.0+1.0”教學模式,即二年學校課內教學,一年頂崗實踐教學。
4、學制與修業年限
實行彈性學分制,基本學制為3年,修業年限為3-5年。
5、主幹學科與專業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畜牧學科。
專業主要課程:獸醫臨床診斷學、動物外產科病、動物內科病以及動物寄生蟲病、牛羊生產、豬生產、動物傳染病、禽生產等。
6、畢業生就業去向
該專業始終重視理論教學和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完成學業後,具備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
畢業生可到“動物疫控中心”,從事畜禽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防治工作;
到政府職能部門,從事畜牧獸醫行政工作;
到“動檢站”,從事動物性食品衛生檢驗和市場檢驗檢疫工作;
到“海關及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從事進出口檢驗檢疫工作;
到寵物醫院、寵物美容院從事寵物美容及寵物疾病診療工作;
到大型動物飼養企業,從事動物保健工作;
到獸藥廠、生物製品廠,從事獸藥產品的開發與檢驗、及產、營、銷工作;
到大型飼料企業,從事銷售及技術服務工作;
到與本專業相關的科研院所、教學單位及行政管理部門工作;
到大型養殖場從事各種家畜、家禽養殖工作;
本專業近5年學生的就業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二、特種動物養殖

1、培養目標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特種經濟動物行業生產第一線,掌握特種經濟動物飼養、繁育、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寵物品種特性、心理行為、營養需求、飼養管理、美容訓導、日常保健、疾病防治等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從事繁育與飼養、護理與美容、訓導與表演、保健與疾病防治、銷售與管理等一線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主要面向特種動物養殖場、動物園、飼料企業、寵物美容店、寵物醫院、寵物養殖場、寵物訓導學校、寵物用品生產及銷售企業、自主創辦的寵物相關實體單位工作。
2、培養規格與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具有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的思想品德、具有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遵紀守法,愛崗敬業。
具備特種經濟動物、寵物的飼養、繁育、疾病防治及飼養企業、寵物相關實體單位經營管理和自主創業能力。
了解我國特種經濟動物、寵物的飼養、飼料生產和銷售、環境保護、動物保護和利用的方針、政策、法規,並且能夠自覺遵守和宣傳。
具備寵物基礎美容、寵物造型設計、修剪和訓練調教的能力;
具備寵物日常保健和疾病防控、常見疾病檢查、診斷和治療能力;
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能力。
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並能獲取相關信息;具備獨立的信息處理、計算機套用能力。
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調查研究、材料整理、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能夠設計試驗、創造實驗條件,統計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
具有較強的交流、溝通、語言表達及團隊協作能力。
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3、學制
學制為三年,六個學期,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即二年學校課內教學,一年實踐教學。
4、畢業學分要求
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111學分:包括必修課55.5學分,選修課29學分,(專業選修課21學分, 素質教育課8學分),主要實踐環節26.5學分。
5、人才培養質量及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就業前景十分良好,學生畢業後工作主要去向
畢業生可在各級畜牧獸醫站、特種動物養殖、飼料企業從事動物飼養、繁育、疾病防治、飼料生產與行銷。
在自然保護區、動物園等單位野生動物保護與馴養等工作。
特種動物飼料加工廠、飼料銷售公司工作。
在寵物美容店、寵物醫院、寵物養殖場、寵物訓導學校、寵物用品生產及銷售企業、自主創辦的寵物相關實體單位工作。
自主創業。
一些畢業生在企業得到迅速發展,在1~2年內就成為企業中層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幹。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的單位有大連名門種貂有限公司、長春動植物公園、成都貝康寵物醫院、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溫氏集團有限公司、河北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新農飼料有限公司、瀋陽市雙良飼料有限公司、挑戰天津有限公司、瀋陽禾豐飼料公司、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正大集團有限公司等。
6、師資隊伍
本專業教師2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講師8人。博士學位11人,碩士15人。有高級考評員5人,企業兼職6人,吉林省12582諮詢專家2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85%。經濟動物系教學團隊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7、教學條件
有專業實驗室20個,儀器設備先進齊全,總價值達1800餘萬元,面向學生開放,完全能滿足學生培養需要。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動物生產實驗教學中心為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長白山野生動植物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
校內實習基地投資1500餘萬元,擁有總投資1000餘萬元的動植物標本館1個。建有鹿狍場、珍禽飼養場、現代化肉兔飼養場、豬場、青飼料種植基地、飼料加工廠、實習動物醫院等,與教學緊密結合,完全能夠滿足學生校內實習需要;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30餘個,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生產和畢業實習需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