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市鎮

合市鎮

合市鎮金谿縣城西北部22公里處,東鄰雙塘鎮,西連琉璃鄉,南靠秀谷鎮,北接東鄉縣,是個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十分優美的鄉鎮。合市鎮共有土地面積135770畝,林地面積3600畝,下轄合市、斛塘、龔家、塘霞、聯橋、大耿、歧嶺、湖坊、坪上、肖公、田南、崇麓、杭橋、車門、鳳凰等15個村委會,共有153個自然村,常住人口 20255人(2017年),年財政收入6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00元,農業總產值6600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合市鎮
  • 外文名稱:Heshi Town
  • 別名:黃梔子之鄉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合市村、斛塘村、龔家村等
  • 政府駐地:合市村
  • 電話區號:0794
  • 郵政區碼:344800
  • 地理位置:贛東
  • 面積:120.65平方公里
  • 人口:20255人(2017年)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撫州站
  • 車牌代碼:贛F
簡介,行政區劃,氣候特點,經濟建設,社會事業,葡萄協會,經濟特產,重點產業,

簡介

合市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境內青山綠水、環境優美、交通便利、通訊快捷、水利設施完備、資源豐富。在抓好傳統農業生產的同時,注重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品主要有優質稻、黃梔子葡萄、南豐蜜桔蜜梨西瓜蔬菜等,其中黃梔子尤為有名,建立了萬畝黃梔子生產基地,被益為“黃梔子之鄉”。 2003年來,合市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發展花炮、紡織及工藝品加工業,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合市鎮人民政府下設黨政辦公室、農業綜合服務站、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綜合治理委員會、民政所、財政所、安監站、計畫生育站、果業辦、敬老院等部門。
合市鎮有相當發達的通訊設施“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分別在合市鎮發揮通信樞紐橋樑的作用,合市鎮是農業鎮,資源豐富,有豐富的山地資源和旱澇保收的大面積良田,也有許多土生土長的土特產品相繼打入市場。促進合市鎮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行政區劃

合市村 田南村 鳳凰山村 杭橋村 車門村 歧嶺村 湖坊村 塘霞村 肖公村 聯橋村 坪上村 大耿村 崇麓村 斛塘村 傅家村

氣候特點

合市鎮處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中部,東近太平洋,受低緯度及海陸位置的影響,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7.70C,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5.50C,最熱月為7月,平均29.40C,極端低溫-11.10C(1991年12月28日),極端高溫40.80C(1978年7月15日)。無霜期平均267天,最長309天,最短為233天,具有冬短、冬暖、春早、秋遲,作物生產期長、積溫高、熱量資源豐富的特點,十分有利於黃梔子種植與生長。
合市鎮年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最多年達2308.8毫米,最少年為1133.6毫米,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勻,存在一定差異。4—6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48%,1—3月份占22%,7—9月份占19%,10—12月份占11%。由於降水變率較大,季節分配不勻,所以現在黃梔子種植的山地,基本都興修了山塘水庫,用於灌溉。
合市鎮合市鎮
合市鎮年平均1725.6小時,最多2234.2小時,最少1357.3小時,盛夏(7—8月份)日照時數最多,日照率可達50%以上。太陽輻射能豐富,年平均太陽總輻射為104.6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生理輻射能為52.30千卡/平方厘米。

經濟建設

2008年,合市鎮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抓發展就要抓項目,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狠抓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工業、民生工程項目,合市鎮經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1—12月份實現財政總收入565.7萬元,較上年增長57%:其中國稅收入75萬元,地稅收入455.54萬元,財政收入35.16萬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42億元,較上年增長3.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80元,較上年增長6.4%。
鄉村風光鄉村風光
合市鎮提出了“迎著挑戰、奮勇開拓、建設新山區”的口號,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各方面發生的變化較大,成績較為喜人。目前,社會政治穩定,特色農業發展態勢良好,財政收入持續增長,計畫生育工作上了台階,招商引資任務完成較好,鎮、村兩級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明顯增強,上下形成了“心齊、氣順,勁足、實幹”的良好氛圍。

社會事業

合市鎮中心衛生院 :合市鎮中心醫院坐落於合市街,全院醫務人員16人,醫療設備有100毫安X光機,電冰櫃顯微鏡B超、嬰兒保暖床、半自動化分析儀、心電圖機、急救床、產床等。有西醫診室、中醫診室、五官科、放射科、藥房等。能診療一些常見病。
黃梔子黃梔子
撫州市金谿縣合市鎮崇麓村僅黃梔子產業項目,就使農民增收了56萬元。撫州市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用比較效益好的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形成農業產業“百龍起舞”、產業發展促農增收、農業大市再創優勢的良好局面。

葡萄協會

2003年11月金谿縣合市鎮由種植大戶自發聯合種植戶組建葡萄協會,經有關部門核准,登記成立了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合市鎮葡萄協會”,葡萄生產專業協會充分發揮葡萄專業技術人員2名、鄉土技術人才7名的作用,手把手地傳授栽培、修剪、病蟲防治、套袋等技術,為葡萄生產提供了技術保障,主要提供四方面服務:一抓技術服務(協會發放技術資料,開展培訓班,聘請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服務),二抓良種服務(協會定期組織專人到外地引進優良品種),三抓資金服務(協會為會員辦理農村小額信貸擔保貸款手續,共為會員申請信貸擔保資金60餘萬元),四抓流通服務(協會已積極向上級申報省級無公害生產基地,並以協會名義,申請註冊商標,統一包裝,統一價格,統一銷售)。
合市鎮-葡萄基地合市鎮-葡萄基地

經濟特產

合市鎮是金谿縣最大的葡萄基地,種植面積萬畝,是江西省無公害水果生產基地縣之一。
2003年來,合市鎮按照“因勢利導,揚優成勢”的工作思路,提出“建基地、設組織、搭平台”三步走戰略,特色農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規模種植效應不斷顯現,葡萄、黃梔子、南豐蜜桔、蜜梨、臍橙、優質稻繼續占據農業主導地位。
2008年,糧食總產量達6530多萬斤,產值0.59億元;葡萄面積達1300畝,南豐蜜桔4140畝,臍橙面積650畝,蜜梨面積900畝,改造黃梔子基化園2000畝,合市鎮特色農業實現產值1350萬元。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葡萄和水稻病蟲害防治農民專業合作社相繼成立,葡萄合作社活動場所項目將更有力地促進葡萄種植業發展,隨著潘龍水庫綜合開發項目和烏石南豐蜜桔園項目的實施,更多的農民加入發展特色農業之路。

重點產業

1 、產品出口型和高新技術型企業;
2 、以特色農業為主的農業開發和農產品加工;
3 、礦產旅遊資源開發;
4 、有機食品開發;
5 、交通、能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及縣政府批准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