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傾陸海

各傾陸海

各傾陸海是漢語辭彙,拼音gè qīng lù hǎi,出處王勃所作《滕王閣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各傾陸海
  • 拼音:gè qīng lù hǎi
  • 出處:王勃所作《滕王閣序
  • 釋義:是一種自謙的說法。 
拼音,釋義及出處,用法,人物,代表作之文章,代表作之詩,

拼音

gè qīng lù hǎi

釋義及出處

 傾:傾灑、揮灑,陸:此借指西晉文學家陸機。此語出自於唐著名詩人、文學家王勃所作《滕王閣序》一文中之結尾句“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意思就是請在座諸位盡情揮灑像潘岳、陸機一樣如江似海的文采吧!
各傾陸海各傾陸海

用法

是一種自謙的說法。
正如王勃在作完《滕王閣序》之後用於勸諫諸位各自揮灑文采,此語亦可用於在發表某些看法後,希望大家提出一些意見或新的看法,如“以上是在下拙見,還請諸位各傾陸海”。

人物

文言閣主(姓名:段謨昌),本科學士,當代文言家,思想家,文言文復興倡導者,譯白為文式寫作實踐者,實用文言倡導者,嘗事國學塾師,文言功底較深,文思較佳,語感善而通文言語法,其文簡而易明,暢然有勢,順乎自然,實用於世。
主要作品 文言文章:《文化復興強國論》、《登白水仙瀑記》、《復文言論》、《論書之無文行之不遠》等,詩作有《詠文言》、《無爭》等。
(註:各傾陸海為文言閣主筆名之一)

代表作之文章

文化復興強國論
方今中國,謂科教興國,其績也卓。蛟龍潛淵,神舟飛宇,科創之屬,不勝枚舉。
夫科技之進,固興國之由也。然科技、人文二者,焉能偏廢?欲求國之強,非唯科技之盛,亦在文化也。故曰:文化復興,強國必由之道。文化復興者何?傳統文化之復也。
嗟乎!時下世風趨濫,人心不古,可知矣。觀乎當世:爭利逐欲,弗擇手段,媒體娛濫,影視黃泛,文學之風,漸入穿幻。至於網路:網語盛行,穢言遍持,取之於網,兼用於世,言之圖快,不得其止。諸事諸行,未可勝道!傳統道德之存,未之見也。長此以往,吾恐吾中華淪於蠻穢之地。故今者,復傳統之德,切之甚也,無容緩也。
然何以復傳統之德者?吾必言:欲復其德,先復國學。國學者,經史子集也。經為之本,其理之存,教人以德。論語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是言也,謂以德導民,知恥而歸正,信至理也。故以德治國,世風必趨正,其正也人心得其正,非畏刑矩故正也。何謂德?仁義禮智信也。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至聖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觀當世諸不善,其不亦人之失仁義禮智信者歟?國學其興亟待矣!
或謂:國學曷以興?吾必曰:欲復興國學,先復興文言。謂復興文言,乃歸其於書語之正統。夫五四以降,白話興,文言廢。今者,白話文之天下也。蓋胡魯之屬,興新文化運動,解封建之束縛,崇西方之民主。彼非常之時,為此理固宜然,不虞者,其乃罪及一切之傳統,以宣之便,曰:我手寫我口,倡白話而廢文言,此何其過也!文言者,自古書語也。昔倉頡造字,每字蘊意,聖賢作書,鹹以文言。文言者,漢字為基,其辭也約,其旨也大,故致聖賢之德,明理於心,存理於深也。文言者,簡而易誦,暢然有勢,固載道承德之必以,欲章流長之必用也。興白以來,國人語力漸弱,聖賢之作束之高閣,視如天書,淺俗之文攬之其懷,以為至寶。不惟聖德不明,反為濫文食性。網文之下,乖勢漸長,穿越玄幻,泛已成殤。凡此,俱白話為禍之烈也。無乃白話運動之貽害耶?白話之興,文言之廢,斷吾傳統之流,截我文化之脈。終致國學不傳於眾,道德不明於人,何其悲也!故曰:文言歸乎正不容怠也。
或曰:文言之復,非朝夕之事,今國人通文言者寡,復書語,欲速,難達也。曰:此言得之,文言之廢也久矣,欲其復書也難矣。然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愚公移山,終將成也。今宜重文言之教,幼必訓之,且使學生作文以文言。潛移默化,假之以時,書語之復可成矣。或曰:復文言書語,則止書白話耶?曰:不盡然,文言為本,白話為輔,文為書語,白為口語,戲說之屬,可以白書。
故文言者,文之始,書之本,國學之源,德化之由也。文言之復,文化復興之始,道德復歸之途,中華復興之道也。
故欲強中國,必先復文化,欲復文化,必先復國學,欲復國學,必先復文言。文化之復,文言之復,我輩之任。勉乎哉!竭吾儕之全力,復華夏之文言。

代表作之詩

詠文言
自古文章皆文言,
雅辭閎論引人憐。
唐宋八家今未在,
文言之事豈投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