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糖業博物館

台灣糖業博物館

台灣糖業博物館(Taiwan Sugar Industry Museum)是台灣台中的台糖開發園區內有座近百年歷史的巴洛克式建物,日據時代為台糖大禮堂,歷經歲月洗禮,展現古建物風韻。當地計畫做為島內糖業博物館,展示台灣糖業發展軌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台灣糖業博物館
  • 外文名稱:Taiwan Sugar Industry Museum
  • 類別:糖業博物館
  • 地點:台灣省台南市生產路54號
  • 竣工時間:1915年
  • 開放時間:1980年1月24日正式對外開放
  • 館藏精品:台灣糖業的發展史
館舍地址,發展歷史,建築布局,展示內容,發展前瞻,目標展望,

館舍地址

台灣糖業博物館地址在台南市生產路54號。
台灣糖業博物館台灣糖業博物館

發展歷史

素有“甜島”之稱的台灣,糖季共產糖18.8萬噸,而同期耗糖達50多萬噸,缺口的30多萬噸糖只好依賴進口。從大型蔗糖出口地變成蔗糖進口地,折射出台灣糖業的興衰史。
糖業曾是台灣的經濟命脈。曾幾何時,台灣當局預算要看糖業的外銷情況,因為台灣糖業的收入占到台灣“財政收入”的70%;許多人出島要換美元,不是去找銀行而是去找台糖公司,當時只有台糖公司才有大宗的美元收入。
但糖業只占台糖公司經濟總量的30%,建商場、蓋飯店、開加油站、從事食品加工、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等等成為他們經營的著力點。因糖廠倒閉而累積的土地資源,更成為台糖參與投資工業園區或科技園區的重要資本。但因經濟不景氣,台糖已無法依賴土地出售收入來彌補本業巨額虧損。這個曾經是台灣最賺錢的行業,首度編列了巨額虧損預算。
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是個典型的農業社會,甘蔗、稻米及茶葉是島內三大農產品。由於台島氣候、土壤非常適合甘蔗的生產。最興盛時,台灣共有17萬公頃甘蔗種植地,42家糖廠,最高年產量達到140多萬噸。高雄港的吞吐貨物一度有70%是蔗糖。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導,當地一位林姓民眾表示,從家譜和史料記載,1910年島內商人林烈堂經營糖業;日本殖民台灣時,糖廠在1941年被併入日本製糖株式會社;1949年以後國民黨當局又徵收為台糖產業。
日治以前的台灣糖業發展
早在荷據時期,台灣就已開始製糖事業。台灣糖業可以說是在這時候奠下基礎。鄭氏治台時期的台灣,因注重軍糧,反而使台灣糖產量減少。清代對台灣糖則不鼓勵,但也不特別約束。因此民間發展出了糖廍的形式。直到因不平等條約而開港,台灣糖成為重要的國際商品。
荷蘭時期的糖業
發展是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主,在此之前的台灣是以鹿皮為主要國際貿易商品。在考量過台灣的環境之後,荷蘭決定在台灣生產砂糖。荷蘭為了在台灣發展糖業,引進了牛隻和吸引漢人來台,更改良耕種方法。因此,不論其殖民台灣的結果是好是壞,對糖業的發展而言,荷蘭是有其貢獻的 。
清領初期的糖業
清領初期,清政府為收攬台灣的民心,因此采放任政策。使台灣的糖業在沒有受到政府影響下,民間發展蓬勃。直到台灣開港後(1860),台灣糖業變的更為興盛。雖然中間曾受到清法戰爭(1883-1885)及颱風(1886)的影響,台灣糖仍是發展的十分蓬勃的。
日治時期的糖業
在“台灣糖業獎勵規則”頒布後,許多日本新式製糖工廠進入台灣。新式製糖廠的生產力遠遠超過以前的糖廍,因此,在對原料的大量需求下,台灣舊式的糖廍完全不是對手,即使是使用機器的改良式糖廍,也受到嚴重的打擊。日本資本自此控制了台灣糖業。
1898年2月16日,兒玉源太郎成為第4任台灣總督,與他同時上任的後藤新平則以民政局長身份成為兒玉的左右手。後藤新平在台八年多的銳意經營,被視為台灣現代化的奠基者。糖業就是他選擇推動為台灣重要資源的產業。後藤新平所提倡的生物學原則以及所進行的“舊慣調查”,使得糖業的發展有了良好的基礎。
1901年總督府公布了“土地收用規則”,以強權力支援“製糖會社”,同時也制定一套使會社能強制收買甘蔗的“原料採取地區”法規,大量取得大地主土地,相對的使台灣農民由大地主的農奴成為日本的農奴,也因此有了對這種不平等情形而出現的台灣諺語。
台灣總督府規定,施行原料採收區域制度及廠方規定甘蔗收購價格,因此甘蔗不得運往其他區域使,蔗農被束縛成為糖業資本家的附屬。因此有了“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三個保正,六十斤”等抒發內心不平的諺語。
據悉,這座巴洛克建築的辦公廳舍坐落在台糖舊園區。建物結構和內部保存良好。台糖也有意做為糖業博物館,將收集以前種植甘蔗和製糖歷史,讓民眾了解台灣糖業的發展史,也為台糖在台灣中部地區的風光留下紀錄。

建築布局

遠在十七世紀初,荷蘭人入據台灣,為榨取經濟資源,便積極獎勵富有經濟價值的甘蔗種植,台灣糖業漸漸發展,日本占領時代,為了供應日本國內砂糖的需要,肆力經營。1915年及1916年相繼成立四大製糖會社,糖業遂成為台灣最大的企業。1946年5月1日正式成立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為了保存台灣糖業歷史文物資料,紀錄台灣糖業發展過程,宣揚先民對台灣糖業的偉大貢獻和成就,使公眾對糖業知識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遂於1980年,成立台灣糖業博物館,並於同年1月24日正式開放,供人們參觀。該館隸屬台灣糖業研究所
台灣糖業博物館台灣糖業博物館

展示內容

該館共有三間陳列室及一個露天展示場。其主要的展覽內容有:
台灣糖業的歷史文物資料。
台灣糖業公司主要單位機構及世界各地產糖國家分布圖和台灣砂糖外銷情況。
台灣糖業研究所研究成果。
各種蒸汽機車與農業曳引機。

發展前瞻

另外,館內還安排不定期臨時性特展。重要陳列品有孔明鼎、石磨子、試驗用結晶罐、早期小火車、早期泵、蒸發罐、“台糖”及“台研所”早期出版的刊物、舊式糖廓模型、各種蒸汽機車、各種曳引車,以及甘蔗採收機等早期采糖機械。由這些機器和研究成果來看,農民茹苦含辛被荊斬棘開發製糖業的情景,歷歷在目。

目標展望

館內還放映有關糖業的電影和幻燈片,用以介紹館藏及糖業知識。另外也常舉辦鄉鎮巡迴展覽,傳授有關蔗糖的農業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