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縫合線

可吸收縫合線

可吸收縫合線,指的是在手術縫合當中,植入人體組織後,能被人體降解吸收,並且不用拆線,而為免除拆線痛苦的一類新型縫合材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可吸收縫合線
  • 外文名:Absorbable sutures
  • 管理類別:III類醫療器械
  • 分類名稱:醫用可吸收縫合線
運用範圍,物理性質,規格構造,分類,縫合線對比,擴展閱讀,參考文獻,

運用範圍

可廣泛套用於婦科、產科、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小兒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等手術和皮內軟組織的縫合。

物理性質

1. 縫線直徑。縫線的直徑單位是毫米,常以幾個0來表示。縫線越細,0的個數越多,但不同縫線材料粗細也不同。儘量使用細而拉力大、對組織反應最小的縫線,在能夠承受傷口張力的條件下,選擇儘可能細的縫線。
2.抗張強度。同一類縫線其打結後的抗張強度是其未打結的1/3。一般來說,肌腱縫線抗張強度最大,合成材料其次,羊腸縫線最小。
3. 結構。單股(單絲)縫線不易引起感染,適用於縫合污染的傷口,但不易操作。多股(編織線)易於操作,但是會增加感染和組織反應幾率。
4.摩擦係數。摩擦係數低的縫線能夠很輕易地滑過組織,常被用來做皮內縫合。但摩擦係數越低,縫線越光滑,線結也越容易鬆脫,需多打幾個結。
5. 線結牢固性。線結強度越大,傷口裂開的可能性就越小。摩擦係數高的縫線線結牢固性好,但穿過皮膚時阻力大,不易使用。
6. 彈性。彈性較好的縫線在組織水腫的時候不易對組織產生切割,而水腫消退後也不鬆脫,傷口不易裂開。

規格構造

分藍色、本色、藍本交織色。線長從45cm到90cm不等。可以按臨床手術需求定製特殊長度的縫線。

分類

根據縫合材料的可吸收程度,可吸收縫合線可分為羊腸線、高分子化學合成線、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
1. 羊腸線
羊腸線是由羊腸內黏膜下層的膠原基質製得。醫用腸線分普通腸線和鉻制腸線兩種。
普通腸線吸收時間較短,僅需4-5天,吸收快,但組織對腸線的反應稍大,多用於癒合較快的組織或皮下組織結紮血管及縫合感染傷口等,一般常用於子宮、膀胱等黏膜層,但線體張力差,且組織反應較重。
鉻腸線可增加羊腸線的抗張強度和延長維持應力時間,腸線吸收時間長,需14-21天,造成的炎症反應比普通腸線少,用於縫合深部組織,多用於婦科及泌尿系統手術,胃、腸、膀胱、輸尿管、膽道等黏膜層的縫合。較粗的鉻制腸線則常用於縫合深部組織或炎症的腹膜。
無論是普通腸線還是鉻腸線,均存在拉力不足,不易縫合打結,吸收效果不理想,存在排異反應,體內適應性不理想,在消化液和感染環境下抗張強度耗損快的缺點。
2. 高分子化學合成線(PGA聚乙二醇酸)
PGA纖維強度高、延伸度適中、初始模量較低、無毒、生物相容性好,因此使縫合線具有良好的均一性、穩定性、無毒無抗原性,無致癌性,能抗胃酸、胃消化酶和感染,組織反應極小。但其吸收時間長,60-90天內吸收完全且穩定,易對切口新生組織造成勒傷,形成少量疤痕。
除PGA聚乙二醇酸外,合成纖維線還有其他多種品種,如Maxon(聚甘醇碳酸)、Vicryl(Polyglactin 910)、聚乳酸羥基乙酸、PDS(Polydioxanone、聚二氧雜環已酮)和PVA(聚乙酸維尼綸)。
3. 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肌腱
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也叫肌腱縫合線,取自特種動物獺狸的肌腱組織,純天然膠原蛋白含量高,生產工藝不經化學成分參與,具有膠原蛋白材質的諸多特性,和其他縫合線相比肌腱特性,柔韌性好,拉力強,此外,具有吸收效果好、促進傷口癒合、生物相容性好等獨有功能,為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縫合線。根據線體粗細一般8-15天完全吸收,且吸收穩定可靠,無明顯個體差異。

縫合線對比

縫線種類
絲線(一代)
腸線(二代)
普通腸線
腸線(二代)
鉻制腸線
人工合成可吸收縫合線(PGA)(三代)
純天然膠原縫合線(四代)
原材料
棉織物或聚丙烯、聚酯等
健康動物的羊腸衣
經處理後的健康動物的羊腸衣
人工代謝產物(乙醇酸、乳酸)聚合而成
特種動物肌腱組織
強度
遠高於腸線
高於人工合成可吸收縫合線
機體強度
維持時間
非吸收性,可維持至傷口完全癒合
7-10天消失,患者個體差異性影響強度消失速度
21-28天消失,患者個體差異性影響強度消失速度
1周仍可維持原強度的85%以上,2周55%以上,無明顯個體差異性
5/0、6/0可維持張力1周以上,4/0、4/0T可維持12天以上,其餘依線徑加粗,維持時間逐漸延長,2#線可維持至50天以上
吸收方式
非吸收性
由機體組織水解吸收
由機體組織水解吸收
簡單的水解過程
由機體組織酶解吸收
降解後產物
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水
胺基酸
吸收速度
非吸收性
一般70天內吸收,但患者個體差異性影響吸收過程,甚至不吸收
一般90天內吸收,但患者個體差異性影響吸收過程,甚至不吸收
60-90天內完全吸收,吸收穩定可靠且預測,無明顯個體差異性
8-15天完全吸收,且吸收穩定可靠,無明顯個體差異
組織反應
明顯
中度
中度但較普通腸線反應小
輕度,明顯低於腸線
有無化學塗層
棉織物無,聚合物有
線體結構
編織狀
單纖維
單纖維
單纖維
單纖維
吸收是否完全
完全不吸收
有少量不吸收
有少量不吸收
有少量不吸收
完全吸收
保護液保存否

擴展閱讀

[1] 汪園園, 馬愛斌, 李玉華等. 可吸收醫用鎂合金縫合線的研究進展[J]. 功能材料, 2015, 46(A2): 32-37.
[2] 李紀寬, 趙揚. 醫用可吸收縫合線套用及發展[J]. 健康大視野, 2013, (6).

參考文獻

[1] 陳薇. 醫用可吸收縫合線[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0, (21).
[2] 劉小紅, 陳向標, 賴明河等. 可吸收醫用縫合線的研究進展[J]. 合成纖維, 2012, (4): 23-2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