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惑仔(漢語粵語辭彙)

古惑仔(漢語粵語辭彙)

古惑仔,在北方是指小混混、二流子、痞子、茬子、癩子、流氓;粵語本意是指狡猾精明,後來引申為對具有某類怪異行為的不良青少年的稱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惑仔
  • 別名:不良少年,問題少年,小混混
  • 意義:本指狡猾精明,後引申問題青少年
  • 特點:標新立異、引人注意、張揚出位
  • 相關電影:《人在江湖》《隻手遮天》
  • 歸屬:黑社會
  • 地區:廣東和香港
行為特點,學術界定,

行為特點

古惑仔是粵語中獨有的詞,本意是指狡猾精明,後來引申為對具有某類怪異行為的青少年的稱謂。在廣東和香港比較流行,就是那些混混,乾黑社會的,先是由一系列香港電影而走紅的,在年輕人中尤為流行。
經濟比較發達的大都市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些青少年:他們不愛讀書,喜歡奇裝異服,耳上鑽孔,紋身,褲子挖洞,講“義氣”,愛打架,外表古里古怪,脾氣喜怒無常。這樣一群行為有些“另類”的青少年,在廣州和香港一般被稱為“古惑仔”,在其它地方被稱為“問題青少年”。
古惑仔在人們的言談之中多少帶有些貶義,被當作是‘壞蛋’的代名詞。

學術界定

對於‘古惑仔”,學術上並沒有具體的界定,但是總結有關調查研究就可以發現,這個群體具有以下這些特點:標新立異的生活方式,出人意表的行為舉止,引人側目的著裝打扮,張揚出位的率直個性,遊戲人生的享樂精神。他們中的很多人抽菸、喝酒、打架、泡吧、蹦迪,成為讓家長和學校都很頭痛的一個群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