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鎮(山東省濱州市霑化區古城鎮)

古城鎮(山東省濱州市霑化區古城鎮)

古城鎮,隸屬於山東濱州市霑化區管轄,位於霑化區最西部,距城區29千米。東接下窪鎮,南鄰大高鎮,西南與陽信縣交界,西北與無棣縣為鄰。面積73.59平方千米,人口23807人(2017)。轄50個行政村,50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古城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城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濱州市霑化區
  • 面積:73.59平方千米 
  • 人口:23807人(2017)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簡介,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建設,古城交通,古城景點,

簡介

地勢平坦,多微斜平地和淺平窪地,少量緩崗地,海拔4.5—9米之間。主要河流有小開河、大寨河、鉤盤河、北關支河。津汕、威烏兩條高速,205國道、省道永館公路以及黃大鐵路穿境而過,距濱州港18千米。特產金絲小棗。

歷史沿革

古城鎮始建於唐垂拱四年(688年),名招安鎮。宋慶曆二年(1042年)升鎮為縣,名招安縣,為縣治。金明昌六年(1195年)更名霑化縣,仍為縣治。1945年稱霑化一區,為縣政府駐地。1957年改建城關鎮,同年縣政府遷駐富國鎮。1958年建城關人民公社,同年11月更名為沾城公社,1982年更名為古城公社。1984年改為古城鎮。
渤海大鼓:渤海大鼓是霑化縣獨創、獨有的曲藝形式。由古城鎮窪李村民間藝人蘭尊俠和大高鎮何家村民間藝人魏尊昌等人創立、表演並傳承。1950年8月,霑化縣在古城成立民眾鼓書院,蘭尊俠、魏尊昌是兩位主要演員,他們在長期的曲藝表演中,汲取了東路大鼓和西河大鼓的說唱技巧,創立了一種由大開板、慢板、流水板、快板、四板等板式構成的新的鼓書形式,因地域原屬渤海老區且瀕臨渤海而定名為渤海大鼓,後逐漸完善定型。渤海大鼓有評有唱,唱腔婉轉、優美而有力,剛柔相濟,高潮迭起,氣氛活躍,善於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感情,容易引起聽眾共鳴,深受民眾喜愛。1964年鼓書院改稱曲藝隊,1967年曲藝隊解散,渤海大鼓的演唱陷入低谷。後蘭尊俠仍堅持四處漂泊說書賣藝,在桓台、高青、壽光及霑化周邊縣市的老人祝壽、娶親生子、立集趕會等鄉村慶典活動上說唱渤海大鼓。改革開放後,蘭尊俠、魏尊昌表演的渤海大鼓多次在全省、全市(區)曲藝會演中獲獎。2002年,蘭尊俠表演的渤海大鼓被中央電視台記者錄製成節目,在7頻道播出。
山東霑化縣古城鎮山東霑化縣古城鎮
鴛鴦嫁老雕:民間舞蹈“鴛鴦嫁老雕”是古城鎮獨特的民間歌舞,類似於秧歌劇,融歌舞、戲曲於一體,有完整的藝術形象和故事情節。全劇講述的是鴛鴦喪夫,鸚哥做媒、眾鳥勸嫁,老雕娶鴛鴦和鴛鴦用計報復老雕的故事,亦歌亦舞,有唱有逗,語言風趣、幽默,表演生動、活潑。古城鎮沙窪村表演的“鴛鴦嫁老雕”多次在民間文藝會演中獲獎。
歷史名人:“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曾於清乾隆七至十年(1742~1745)任范縣縣令。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理庵居士、板橋居士、板橋道人、橄欖軒人。晚年常以板橋老人、板橋老道人自署。鄭板橋信奉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處世之道,為官立志上報朝廷,下安黎庶。在任期間,他傲視權貴,體恤民情,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主張輕刑簡政,鳴琴而治,不事擾民之舉,留下千古佳話。後人為了紀念鄭板橋,稱他升堂理案的大堂為“板橋堂”。板橋堂位於古城鎮舊縣衙,即今鎮政府院內。

行政區劃

自1042年起為霑化縣治。1945年解放後建霑化一區,1949年至1957年縣政府駐此,1957年建城關鎮,1958年建城關公社,同年11月改沾城公社,1982年更名為古城公社,1984年改為古城鎮。1997年,面積72.2平方千米,人口2788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05人,轄古城西關、古城東關、古城東街、古城南關、古城北關、魏王、徐王、西大王莊、丁家油坊、班家、北耿、大沙窪一、大沙窪二、大沙窪三、大沙窪四、沙張、沙李、李彥、孟宋、北三里、郝家溝、見城劉、任家、城西單家、羅場、城西張家、西劉家、西趙、城西吳家、李彭、東三里、管家莊、西張王、西白家、於河、城西孫家、台李、王見南、西三里、西辛、東辛、巴家莊、蘇竇、東崔、西范、程家灣、大范、迷馬、丁范、窪李50個行政村。
山東霑化縣古城鎮山東霑化縣古城鎮
郵編256801
2006年代碼:371624102(50村):~200古城西關村 ~201古城東關村 ~202古城東街村 ~203古城南關村 ~204古城北關村 ~205魏王村 ~206西大王莊村 ~207丁家油坊村 ~208班家村 ~209北耿村 ~210大沙窪一村 ~211大沙窪二村 ~212大沙窪三村 ~213大沙窪四村 ~214沙張村 ~215沙李村 ~216孟宋村 ~217李彥村 ~218北三里村 ~219郝家溝村 ~220見城劉村 ~221任家村 ~222城西單家村 ~223羅場村 ~224城西張家村 ~225城西劉家村 ~226西趙村 ~227城西吳家村 ~228李彭村 ~229管家莊村 ~230東三里村 ~231西白家村 ~232西張王村 ~233於河村 ~234城西孫家村 ~235徐王村 ~236王見南村 ~237西三里村 ~238西辛村 ~239東辛村 ~240巴家莊村 ~241蘇竇村 ~242東崔村 ~243丁范村 ~244程家灣村 ~245大范村 ~246迷馬村 ~247西范村 ~248窪李村 ~249台李村

經濟建設

近年來,古城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廣大幹部民眾,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經濟和社會各業取得了顯著成績。2006年1—6月份,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2.12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97.7萬元,同比增長54%;共引進外資項目14個,市級認定到位資金18975萬元,同比增加16.9%,魯旺化肥、裕華生物等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項目相繼入駐發展;7月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億元,同比增長37.5%;利稅1.32億元,同比增長78.4%;工業總投入2.3億元,同比增長47%;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29萬元,同比增長15%。
區位優勢:古城鎮鎮政府駐地向東距縣城29公里,地理環境優越。315省道永館路橫貫東西,津汕(天津-汕頭)、威烏(威海-烏海)兩條高速在境內交叉穿過,均設有出入口;黃大鐵路縱穿而過,205國道斜穿鎮域與省道永館路交匯,扼膠東至京津唐地區咽喉要道,南臨濱州45公里,東至東營市75公里,距濱州港18公里;距濱州大高通用航空城僅7公里;距濱州霑化港30公里,兩岸有1000噸、3000噸、5000噸級泊位港口群,可直通黃驊、龍口、大連、煙臺、青島、連雲港、上海、、廣州、溫州等沿海城市,萬噸級港口正在建設之中;距霑化火車站35公里,到北京、天津、塘沽、青島等大中城市均不超過3小時,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古城交通

2014年國慶前,古城鎮與縣城之間的交通由客運車輛改為了公車,票價由10元減為8元。客運汽車改公車後,出行的人明顯增多,公車發車頻率也增加了。目前公車路線為211。
古城鎮(山東省濱州市霑化區古城鎮)
在東三里北面有高速路口。

古城景點

2013年古城鎮修繕完畢了多出歷史景點,包括魁星樓、文廟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