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環境微生物學

《厭氧環境微生物學》是201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海龍、李巧燕、李永峰、李大釗。

基本介紹

  • 書名:厭氧環境微生物學
  • 作者:林海龍,李巧燕,李永峰,李大釗
  • ISBN:978-7-5603-4967-1
  • 類別:A.材料科學與工程類
  • 頁數:267
  • 定價:38.00元
  • 出版時間:2014.10
  • 開本:16
  • 責編:李長波
  • 所屬叢書:市政與環境工程系列研究生教材
  • 中圖分類: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為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其種類僅次於昆蟲,是生命世界裡的第二大類群。厭氧微生物作為微生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人類生活的環境和人體本身就生存有種類眾多的厭氧微生物,它們與人類的關係密切。本書主要對厭氧微生物的生活環境、古生菌域以及產甲烷菌、硫酸鹽還原菌、厭氧氨氧化細菌、鐵還原菌這幾類重要的厭氧微生物進行系統的論述,並簡要介紹厭氧微生物在廢水廢氣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燃料電池、臨床醫學等工業方面的套用。本書可作為微生物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科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和生命科學各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科技人員的研究參考書和培訓教材之用

圖書目錄

第1章微生物學
1.1概述
1.2微生物的分類
第2章厭氧生態系統
2.1 自然界中的氧循環
2.2厭氧環境
2.3 自然厭氧生態系統
2.4極端環境
第3章古細菌域
3.1古細菌生理生化特性
3.2泉古生菌門
3.3廣古生菌門
3.4極端微生物
第4章厭氧致病菌
4.1厭氧致病菌的分類
4.2厭氧菌的感染
4.3厭氧菌感染的防治
第5章鐵還原茵
5.1鐵循環及異化鐵還原機制
5.2異化鐵還原菌
5.3異化鐵還原的地學和環境生態學意義
5.4鐵還原菌在微生物燃料電池方面的套用
第6章產甲烷菌
6.1產甲烷菌的分類
6.2產甲烷菌的代表菌種
6.3產甲烷菌的生理特性
6.4產甲烷菌的產甲烷作用
6.5產甲烷菌的生態環境
6.6產甲烷菌的研究意義
第7章硫酸鹽還原菌
7.1硫酸鹽還原菌的生活環境
7.2硫酸鹽還原菌的分類
7.3硫酸鹽還原古細菌
7.4硫酸鹽還原菌的呼吸代謝作用
7.5硫酸鹽廢水的處理
第8章厭氧氨氧化菌
8.1廢水生物脫氮原理
8.2厭氧氨氧化菌
8.3厭氧氨氧化菌的分類
8.4厭氧氨氧化速率
8.5厭氧氨氧化工藝
第9章厭氧生物處理原理
9.1有機物質排放現狀
9.2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
9.3厭氧生物處理的影響因素
9.4厭氧生物處理的特點
第10章有機物的厭氧降解
10.1碳水化合物的厭氧降解
10.2脂肪酸的厭氧降解
10.3蛋白質和胺基酸的厭氧降解
10.4尿素的厭氧降解
10.5芳香族化合物的厭氧降解
10.6含硫化合物的厭氧降解
10.7含鐵、錳、汞、砷化合物的厭氧降解
第11章廢氣處理厭氧微生物
11.1概述
11.2廢氣生物處理原理
11.3廢氣生物處理微生物種類
11.4高效降解微生物的篩選與套用
11.5廢氣生物處理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
11.6廢氣生物處理分類
11.7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12章廢水處理厭氧微生物
12.1概述
12.2廢水厭氧處理原理
12.3厭氧微生物菌群特性
12。4廢水厭氧處理工藝
第13章固體廢棄物處理厭氧微生物
13.1概述
13.2固體廢棄物處理厭氧微生物菌群
13.3 固體廢棄物厭氧處理研究進展
13.4制約厭氧處理工藝發展套用的因素
第14章厭氧微生物燃料電池
14.1 概述
14.2微生物燃料電池原理
14.3產電厭氧微生物的類別
14.4 MFC產電微生物的研究進展
14.5 MFC產電微生物的電子傳遞機制
14.6 陽極微生物的形態及電化學活性表征
14.7 MFC產電微生物的群落分析
14.8 MFC技術分類
第15章微生物製藥的研究進展
15.1生物製品的研究發展
15.2抗生素的研究發展
15.3干擾素的研究發展
15.4甾體激素的研究發展
第16章石油厭氧微生物
16.1微生物採油技術的發展
16.2微生物採油技術的種類
16.3微生物採油技術的套用
16.4石油降解菌
16.5石油的微生物脫硫
第17章煤炭厭氧微生物
17.1煤炭脫硫
17.2煤炭的微生物轉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