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基村

厝基村

厝基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斜灘鎮西北部。西連印潭村,北接芹陽鄉可觀村,東、南與錢塘村為界,距鎮所在地12千米,距縣城44千米,其村委會駐鸕鶿岔自然村,共轄鸕鶿岔、厝基、上岩頭、上樓、大溪頭(包括渡頭底、洋壋)、溪頭洋、福平安等7個自然村,全村總面積3.7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厝基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寧德市
  • 面積:3.7平方千米
  • 人口:359人
基本資料,地理位置,命名,經濟,現狀,傑出人士,歷史建築,地圖信息,

基本資料

地理位置

厝基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斜灘鎮西北部。西連印潭村,北接芹陽鄉可觀村,東、南與錢塘村為界,距鎮所在地12千米,距縣城44千米,其村委會駐鸕鶿岔自然村,共轄鸕鶿岔、厝基、上岩頭、上樓、大溪頭(包括渡頭底、洋壋)、溪頭洋、福平安等7個自然村,全村總面積3.7平方千米。244戶,1200餘人,世居民族系漢族,除上述肖、練、葉主姓外,還有柳、陳、吳、張、全、范、劉等。全、練兩姓於1788年遷住,陳姓1864年到此,葉姓家族於1890年在這安居。

命名

相傳曾有九隻鸕鶿在現該村轄地上空飛過,其一突墜落此地,不知何故,餘八在上空盤旋悲鳴許久,方灑淚而去,此地居民心有所感,故命名此地為鸕鶿岔。後因道班修路,在現鸕鶿岔與厝基自然村間建有數座房屋,為該地命名為厝基,1984年9月斜灘拆社建鎮時,眾人商議以厝基之名較之鸕鶿岔更通俗易記,遂村名改為厝基至今。

經濟

該村經濟以農為主,茶葉為支柱產業,林業次之。現有耕地面積769畝,其中水田645畝,農地124畝。林地面積6432畝,居全鎮第二。茶園面積210畝,八十年代,該村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推廣種植福雲6號,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同時種植美國臍橙也是村民脫貧致富的好項目。

現狀

傑出人士

該村大溪頭自然村人肖玉,是全縣第一個女企業家,在福州經營建築業,多次捐款為家鄉修建公路和縣實小教學樓,其路長4.08千米,寬4.5米,不久前還捐款修建一花園。

歷史建築

清朝時,洋壋處建有五、六棟大宅院作為當時的財主厝,庭院幽深,錯落有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保存尚算完好。而同期,尚有大溪頭溪面上建起的一座36間,長110米的廊橋,成為斜灘、平溪、芹陽等鄉村的交通要道,後於1948年被一場特大山洪衝垮。現村內僅餘一石拱橋,該橋在1961年時建造,橋長76米,寬6米,幾經自然災害,殘舊不已。該村村域海拔高度在89-178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7度。村內有山名為白岩山,山上樹木高低不等,岩石多為白色,怪石嶙峋,有一石群,其形狀似九隻獅子,威風凜然,不可一世。

地圖信息

地址:寧德市壽寧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