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望湖I號遺址

 卡勒望湖I號遺址位於阿爾泰邊疆區,這一區域通過額爾齊斯河與中國相通,應該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卡勒望湖I號遺址發現於20世紀80年代,後於1982—1988年、2007年、2010—2014年經歷三次發掘,共發掘1890平方米。張良仁介紹,歷年發掘區出土的遺蹟和遺物面貌大致相同。很多灰坑、水溝遺蹟內出土的礦石和爐渣表明,該遺址的古代居民曾從事金屬冶煉等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勒望湖I號遺址
  • 所屬地區:阿爾泰邊疆區
歷史背景
卡勒望湖I號遺址發現於20世紀80年代,後於1982—1988年、2007年、2010—2014年經歷三次發掘,共發掘1890平方米。張良仁介紹,歷年發掘區出土的遺蹟和遺物面貌大致相同。很多灰坑、水溝遺蹟內出土的礦石和爐渣表明,該遺址的古代居民曾從事金屬冶煉等活動。但2015年聯合考古隊在該遺址的挖掘區發現的文化堆積較為簡單,僅發現了少量灰坑,以及一些天然的沖溝和鼴鼠留下的洞穴,共出土了490塊陶片、22件石器、730件獸骨與一些爐渣和礦石等。大多數陶片表面裝飾戳印的平行線紋,多見陶器的平底,主要為缸形器。石器種類較多,包括杵、砧、鏃等。骨製品種類大致可以辨別,但部分骨製品的功用尚待研究。
  阿爾泰山脈坐落在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四國交界處。由於自然環境優越,阿爾泰山脈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域,也是文化和技術傳播的重要通道。因此,阿爾泰山吸引了眾多考古學家的關注和研究。流經阿爾泰山脈南麓的額爾齊斯河是一條國際河流,發源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經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之間的草原,然後一直向北,最終流入北冰洋。
  在古代,額爾齊斯河既是一條民族遷徙的通道,也是一條文化傳播的通道。南京大學和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於2014年簽訂合作協定,共同調查發掘俄羅斯阿爾泰(現分屬俄羅斯聯邦阿爾泰共和國和阿爾泰邊疆區)的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遺址,共同研究額爾齊斯河沿岸的人群遷徙、冶金技術和家畜傳播等問題。這條人群遷徙的通道為阿爾泰帶來了什麼?冶金技術的傳播路徑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採訪了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良仁。
  探索冶金技術傳播的奧秘
  “之所以選擇跟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合作,是因為我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博士學位時,就開始研究俄羅斯青銅時代文化,並於2001年以後多次訪問俄羅斯,與那裡的考古學者建立了聯繫。”張良仁告訴記者,2015年南京大學與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聯合考古隊,在阿爾泰山脈西北側發掘了一座青銅時代的冶煉遺址——卡勒望湖I號遺址。2016年之後,該聯合考古隊在阿爾泰山脈西側的草原地帶,三次發掘了另一座青銅時代的冶煉遺址——蘇聯路I號遺址。
  卡勒望湖I號遺址位於阿爾泰邊疆區,這一區域通過額爾齊斯河與中國相通,應該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張良仁表示,阿爾泰山脈西部蘊藏了豐富的鐵、金、銅和鉛礦資源。青銅時代早期阿凡納謝沃文化的居民就開始在這裡開採銅礦。18世紀以後,這一地區相繼成為俄羅斯金、銀、銅等金屬的主要來源地之一。遺址所在的蛇山市就是因此而建立起來的。
  卡勒望湖I號遺址發現於20世紀80年代,後於1982—1988年、2007年、2010—2014年經歷三次發掘,共發掘1890平方米。張良仁介紹,歷年發掘區出土的遺蹟和遺物面貌大致相同。很多灰坑、水溝遺蹟內出土的礦石和爐渣表明,該遺址的古代居民曾從事金屬冶煉等活動。但2015年聯合考古隊在該遺址的挖掘區發現的文化堆積較為簡單,僅發現了少量灰坑,以及一些天然的沖溝和鼴鼠留下的洞穴,共出土了490塊陶片、22件石器、730件獸骨與一些爐渣和礦石等。大多數陶片表面裝飾戳印的平行線紋,多見陶器的平底,主要為缸形器。石器種類較多,包括杵、砧、鏃等。骨製品種類大致可以辨別,但部分骨製品的功用尚待研究。
  卡勒望湖I號遺址和蘇聯路I號遺址都距離金屬礦區不遠。聯合考古隊在兩處遺址都發現銅器、爐渣和銅礦石。張良仁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分析這些銅器、爐渣和銅礦石的微量元素、鉛同位素,從而追尋冶金技術傳播和金屬貿易的路線。這裡出土的動物骨骼表明,居民還從事畜牧業。按照目前的考古研究成果來看,家馬傳入中國的時間是公元前13世紀,而牛羊大概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前。阿爾泰地區發現的牛羊馬年代比中國早,這其中是否有關聯?對此,他們希望通過DNA技術追溯牛羊馬的基因譜系,從而發現家畜的傳播路線。
  中俄聯合開展國際化培養項目
  2017年,南京大學與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啟動中俄阿爾泰國際化考古實習項目,先後兩次將雙方的本科生帶到阿爾泰山脈實習,為中國考古“走出去”賦予了另一層意義。
  該項目選擇在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切馬爾縣卡通河谷中進行,此處建有阿爾泰國立大學的實習基地。由於特殊的自然條件,阿爾泰共和國的大型巴澤雷克文化墓葬內的積水結成了永凍冰。永凍冰有助於有機遺物以及墓主人屍體的保存,使這裡成為理想的考古發掘區域。而這裡豐富的地質現象、富饒的自然資源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研究冰川、生物、地質的學者。
  張良仁表示,希望通過讓不同院系的學生參與這個項目,使他們熟悉古代的遊牧文化,了解俄羅斯的考古發掘方法,參加國際學術活動,打開他們的研究思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基於這種考慮,2017年的考古實習項目選擇了基地附近的一座巴澤雷克文化的冢墓進行考古發掘。冢墓是南京大學學生從未接觸過的古代遊牧民族特有的墓葬形式。該冢墓是一個用石頭堆成的小山包,看著規模小,但是工作強度很大。在實習期間,團隊成員用兩周時間挖掘了一座直徑11米、高1米左右的冢墓。
  此次考古發掘工作量較大,拔草、剔土、拍照、繪圖一一做完,再把那些不規則又相互疊壓的石頭搬走,露出墓口後,再繼續挖掘,挖掘完以後還要把石頭搬回去。張良仁告訴記者,該冢墓的主人是一名年輕的男性獵人,遺骸保存完好,在冢墓中還出土了1把銅刀、5枚骨鏃、1枚礪石、一些陶片和動物骨頭。
  植物學與考古學聯繫非常密切。植物群約每1000年會發生一次變化,由此甚至可以推測考古發掘遺物的年代。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入地了解阿爾泰地區的生態條件和古代文化,項目組還安排了植物學和考古學系列課程,以及對博物館、古代岩畫和古代墓地的考察。
  俄方領隊、阿爾泰國立大學考古學、民族學和博物館學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謝·提什金在2003年就與張良仁相識。他在2017年雙方合作的紀錄片中表示,希望學生間也能建立起像他與張良仁這樣的關係。當這種關係在各個層面發揮作用時,他們就可以建立一個合作研究中心。當前,中國發展迅速,擁有先進的分析儀器和實驗室,俄方希望與中國考古工作者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重大的考古發掘成果在研究結束之前往往都是未知的。考古工作一般需要通過長年的積累,然後在某個時候突然獲得重要成果。張良仁提到,目前中俄聯合開展的考古發掘工作很難說有什麼重大發現,但是點滴的成果,將為未來的發現提供更為豐富的線索。
  張良仁認為,人種的起源、文化的傳播等問題,都要通過國際考古發掘來探求。中國考古學者若在更大的視野中開展研究,會有不一樣的收穫。而且,中外考古隊在聯合發掘和研究的過程中,能夠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與信任,更好地傳播中國學術,更深刻地認識外國的歷史和文化,進一步發揮學術外交的作用。
  國際合作開展考古發掘研究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中國考古“走出去”是一個實現不同國家相互學習和交往的過程。張良仁表示,未來中俄雙方還會繼續推動學者和學生的互訪,通過卓有成效的合作,進一步提升雙方的研究水平。他希望通過像中俄聯合考古和阿爾泰國際化考古實習這樣的項目,培養出一批掌握外語、致力於研究外國古代文化的人才,積極推動在中國建立俄羅斯考古研究基地,促進中外聯合考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