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圩紅薯

占圩紅薯

占圩紅薯,江西省撫州市東鄉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占圩地處贛東丘陵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豐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6度,平均日照時間1831.9小時,年無霜期為271天;土壤多為紅壤,適宜種植紅薯。占圩紅薯頂葉色綠、莖色綠,葉形缺刻。單株結薯4-6個,單塊重200-400克,薯塊呈紡綞形,薯皮紅色,薯肉淡桔紅。生食脆甜,有清香味,熟食軟甜,粗纖維少。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占圩紅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占圩紅薯
  • 產地名稱:江西省撫州市東鄉縣
  • 品質特點:生食脆甜,有清香味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2017年第2520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7年4月20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藥用價值,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占圩紅薯頂葉色綠、莖色綠,葉形缺刻。單株結薯4-6個,單塊重200-400克,薯塊呈紡綞形,薯皮紅色,薯肉淡桔紅。生食脆甜,有清香味,熟食軟甜,粗纖維少。內在品質指標:含澱粉11.5%-13.1%;還原糖2.36%-3.14%;維生素C15.7毫克/100克-17.3毫克/100克;鉀232毫克/100克-283毫克/100克;粗纖維0.59%-0.71%。
占圩紅薯占圩紅薯

藥用價值

薯塊中含有豐富而特殊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鉀元素。其中維C能明顯地增強人體對感冒等多種病毒的抵抗力;維E則能促進人的性慾、延緩衰老。鉀元素能有效地防止高血壓、中風和心血管病的發生。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薯塊中含有一種不能從雞、鴨、魚肉類獲得的膠原粘液蛋白,這種物質能保持人體動脈血管壁的彈性,有效地防止動脈血管粥樣硬化。
占圩紅薯占圩紅薯
中國古代醫藥學家對薯塊治病的功效早有論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番薯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陽之功效”。《金薯傳習錄》云:“能治痢疾、酒積熱瀉、濕熱、小兒疳積”等多種疾病。生薯塊中的乳白色漿液,是通便、活血、抑制肌肉痙攣的良藥;對治療濕疹、蜈蚣咬傷、帶狀皰疹等疾病有特效。其方法是將生薯塊搗爛、擠汁,塗於患處,數次可愈。
占圩紅薯占圩紅薯

產地環境

占圩地處贛東丘陵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豐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6度,平均日照時間1831.9小時,年無霜期為271天;土壤多為紅壤,形成了“占圩紅薯”種植的獨特自然生態環境。
占圩紅薯占圩紅薯

歷史淵源

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
清乾隆時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種。在直隸、更由皇上“敕直省廣勸栽植”。由於朝野上下積極推廣,番薯很快在全國廣為傳種,並成為中國僅次於稻米麥子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
2017年,東鄉縣成立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
占圩紅薯占圩紅薯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底,江西省撫州市東鄉縣占圩紅薯保護規模為700公頃,年產量18900噸。
占圩紅薯占圩紅薯

產品榮譽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占圩紅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東鄉縣占圩鎮位於江西省的西部,東臨本縣圩上橋鎮,西接臨川區,北靠進賢縣。南接馬圩鎮,占圩紅薯保護範圍為東鄉縣占圩鎮,保護範圍位於東經116°45′08″-116°51′00″,北緯28°08′21″-28°14′35″。

質量技術要求

  • 質量安全要求
占圩紅薯產地環境符合NY/T5010-2016《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要求:占圩紅薯要選擇陽光充足、耕作層深度40-50厘米以上、通氣爽水、富含磷、鉀成分的紅壤土質種植。
(2)品種選擇:當地占圩紅薯品種。
(3)生產管理:
①選種:選擇中等大小(150克-220克),皮色鮮明無病斑的占圩紅薯薯塊做種薯。
②育苗:占圩紅薯主要選用溫床育苗。即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避風向陽、3-5年未種過紅薯的疏鬆土壤做為的苗床。將新鮮畜糞、作物秸稈等釀熱物分層墊放,厚度50厘米左右。在3月上旬將選好的種薯按照塊頭部朝上,底部朝下,大薯排深小薯排淺的方式排種,排種密度13厘米×16厘米。排種後覆土,土層不宜過厚,用地膜低拱覆蓋保溫。
③苗床管理:堅持前期高溫催芽,中期適溫長苗,後期低溫煉苗的溫度控制原則,主要通過低拱膜的蓋、揭管理來調溫控溫。床溫保持在30℃-35℃,溫度超過30℃要及時揭膜降溫,在氣溫不低於20℃時,揭膜煉苗。苗床不宜過乾或過濕,保持床土濕潤。
④大田栽培:待5月下旬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通氣良好、肥沃適度的土壤深耕,待苗高20厘米-25厘米左右時即可剪苗栽插。要求畝施腐熟的廄肥110公斤-150公斤,石灰80公斤-100公斤。移栽成活後新蔓長5厘米-10厘米時追施苗肥。
⑤田間管理:在插後3天-7天要及時查苗補蔸,對補栽的薯苗要實行重點管。薯苗活蔸後進行第一次中耕,隔10天-15天再中耕一次,在薯蔓滿田前完成第三次中耕。
⑥收穫:占圩紅薯一般在10月中、下旬初霜前收穫。
⑦生產記錄:建立完善的生產記錄檔案,確保記錄檔案可追溯占圩紅薯實際生產全過程,檔案資料準確、清晰、完善。
  • 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種植生產的占圩紅薯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占圩紅薯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濟活動;
④具有占圩紅薯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⑤使用占圩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底與登記持有人簽訂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載明使用數量、範圍和相關責任義務。
(2)占圩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可以在產品及包裝上使用占圩紅薯地理標誌(占圩紅薯名稱和公共標識圖組合標註型等);可以使用登記的占圩紅薯地理標誌,進行產品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和展銷。
(3)占圩紅薯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的義務: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品質和信譽;正確規範地使用占圩紅薯地理標誌。
(4)占圩紅薯地理標誌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占圩紅薯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偽造、冒用占圩紅薯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占圩紅薯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