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縣水務局

南昌縣水務局是主管全縣水行政工作的是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全縣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河道采砂管理等工作。水利局機關內設7個股室,有18個下屬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昌縣水務局
  • 類別:機構
  • 性質:政府部門
  • 隸屬:江西省南昌縣
  • 地理位置:南昌縣政府二樓
  • 編制:349個
  • 內設:7個股室,18個下屬單位
水務概況,隊伍現狀,象湖聯圩,中洲聯圩,棠墅港左堤,長樂聯圩,贛撫水利,撫西大堤,贛東大堤,南新聯圩,南昌縣水務,紅旗聯圩,蔣巷聯圩,機構簡介,機構職能,

水務概況

隊伍現狀

縣水務局機關內設7個科室(三定方案)和水土保持辦公室;有下屬單位18個,其中:全額撥款事業單位17個、全民企業單位1個和南昌環保普華工程有限公司(監管兩個污水處理廠)。
編制情況:縣水務局共有編制349個,其中行政編17個,工勤編3人,全額撥款事業編329個。
黨組織:局黨委下設1個基層黨委(江西海匯集團)、2個黨總支、29個黨支部,共有377名黨員(截至2011年)。
黨外幹部:共7人(民進2人、九三學社3人、民革2人、民盟1人)
南昌縣水務局

象湖聯圩

聯圩位於南昌縣中部偏西,東經115°48′15″至115°54′15″,北緯28°22′30″至28°37′30″西臨贛江,東接護撫河故道,北靠南昌市,毗鄰鄱陽湖畔,為狹長形地帶,起始於贛東大堤市汊船閘,終止於南昌市昌南大道,全長41.8公里,屬四級堤防,象湖聯圩堤頂高程在23.0~24.0米左右,境內地墊低洼,湖泊河港縱橫,區內平均地面高程17.0~19.0米(吳淞高程),現有中小型排水涵、閘27處,電排(灌)站18座,目前防洪標準為10—20年一遇,行政區劃涉及岡上鎮、富山鄉、小藍經濟開發區、蓮塘鎮等,保護面積135.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67萬畝,保護人口8.7萬。2003年圩內工農業產值達17.9億元。

中洲聯圩

南昌縣中洲聯圩是江西省鄱陽湖區二期防洪工程除險加固的15座重點圩堤之一,地處南昌縣東部,撫河與棠墅港河之間,是一座東西寬約3.5公里,南北長約15公里,三面環水的半封閉圩區,圩堤線全長41.873公里。中洲聯圩主要保護南昌縣向塘鎮和黃馬鄉,保護面積約54平方公里,保護向塘鎮、黃馬鄉所屬的11個村委會的3.86萬人,5.76萬畝農田,37個工業企業以及浙贛鐵路,320國道、贛撫平原二乾渠等重要設施。

棠墅港左堤

棠墅港左堤位於棠墅港河西岸,是撫河箭江口分洪道和清豐山溪排洪道的堤防,起自崗前渡槽,至謝埠慶豐閘與紅旗聯圩相接,堤線總長43.26公里。棠墅港左堤保護面積6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87萬畝,保護人口18.6萬人,圩堤內有南昌縣八一鄉、向塘鎮、廣福三個鄉鎮,圩區內還有浙贛鐵路、京九鐵路、以及本省列車主要編組站之一向塘站和向塘軍用機場和105、316國道等重要交通設施

長樂聯圩

長樂聯圩圩區地處撫河下游尾閭濱湖地區,為撫河、撫河故道和金溪湖、青嵐湖、南湖所夾區域,位於江西省鄱陽湖區南部,南昌縣的東部。圩堤全長101.418公里。保護面積248.90km,保護耕地面積26.7萬畝,保護人口約18.8萬人,受益區有武陽鎮、塔城鄉(除水嵐洲)、幽蘭鎮、涇口鄉等鄉鎮。

贛撫水利

贛撫平原水利綜合開發工程(簡稱贛撫平原水利工程),位於贛中偏北、贛江撫何下游的平原地帶,故稱贛撫平原,地處東經115°31′~116°19′,北緯28°00~28°40′之間,區內地勢平坦,港汊密布,總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保護耕地面積200餘萬畝,是江西省水稻主要產區之一。贛撫平原水利工程的興建,對南昌縣效益顯著,實灌農田46.89萬畝。縮短防洪堤線323公里,消除象湖地區23萬畝洪災和治理8.4萬畝澇災,改善象湖地區及棠墅港、撫河故道兩岸漬澇農田15萬畝。同時免除撫河洪水危及撫河尾閭地區,縮短航線103公里,解決了枯水期行船問題。利用渠道落差和豐富水源興建長期性和季節性發電站7座,共裝機21台,裝機容量1320千瓦。荒洲、湖溪變良田2萬餘畝,供應向塘、蓮塘兩處居民生活用水及沿渠部分人民用水。

撫西大堤

南昌縣撫西大堤上起撫州市臨川區大崗鄉焦石壩,經豐城市王家洲,下至南昌市南昌縣黃馬鄉饒坊山腳,全長14.47公里,保護農田面積116萬畝,人口120萬人,保護京九、京廣、浙贛鐵路,105、320、316國道及溫厚高速公路、向塘機場和省會南昌市。

贛東大堤

贛東大堤位於贛江東岸,起自吉安專區新幹縣牛皮山,終於南昌市郊將軍渡,全長141.46公里。南昌縣境內的贛東大堤從萬洲村起到南昌市朝陽農場止,全長43.166公里。保護農田面積116萬畝,保護人口120萬人。保護城鎮:南昌市和蓮塘、向塘、三江、岡上、廣福鎮。保護京九鐵路、浙贛鐵路,105、320國道和向塘機場。

南新聯圩

南新聯圩是江西省鄱陽湖區重點堤防之一,地處贛江下游尾閭,位於贛江主支、北支與中支之間,東北部濱臨鄱陽湖,圩區平面呈“S”型。圩區東南面哥贛江中支與蔣巷聯圩相對,西北面隔贛江主支和北支,以及官港支與新建的西河與甘四聯圩、五星圩相望。北端是成新農場的南湖圩。南新聯圩主要由安太圩、集義圩、九聯圩聯成。安太圩居上游,保護面積較小,集義圩居中,保護面積最大,九聯圩居下游。防洪堤線總長56.996公里,圩區集雨面積為98.26平方公里,堤內保護耕地面積10.26萬畝,保護人口6.2萬人,保護著南昌縣南新鄉的21個村民委員會,縣、鄉村企業、事業單位和167個居民自然村,為一鄉一圩的單獨圩區。

南昌縣水務

南昌縣地處贛江、撫河下游,鄱陽湖濱。境內有贛江、撫河、清豐山溪三大水系,地勢低洼,易洪易澇,東、南、北三面環繞省會南昌市。有96%的耕地,93%的人口靠堤防保護,有85%的農田靠引水灌溉,“靠圩堤保命,靠排澇活命,靠灌溉養命”是縣情的真實寫照。
1、堤防工程:全縣共有擋水圩堤880多公里,其中外洪圩堤520多公里,內澇擋水圩堤360多公里。
全縣圩堤共有15座,其中:10萬畝以上7座:分別是贛東、撫西紅旗長樂南新蔣巷象湖聯圩。其中,贛東大堤、撫西大堤為特等圩堤,已達到五十年一遇防洪標準;紅旗、長樂、南新、蔣巷四大聯圩已達到了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象湖聯圩達到八至十年一遇的防洪標準。5~10萬畝2座:分別是中洲、棠墅港左堤,達到了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標準。1~5萬畝5座:分別是青豐山左堤、三江聯圩、撫支右堤、天王渡總乾防洪堤、水嵐洲堤(其中水嵐洲堤屬“高水蓄洪,低水種養”圩垸,當湖口水位達21.68米時,自行蓄洪)。萬畝以下的1座:即南徐堤。
全縣內澇圩堤共有10座,即大沙湖堤、芳溪湖堤、友誼渠堤、塔田圩、柏崗堤、稍箕圍、萬壽湖堤、八一排漬道、廣福河、紅旗排水道。
2、電力排灌站:全縣有大型泵站7座,中型泵站15座,30KW以上小型機電排灌站508座,裝機總容量為8.06萬千瓦。
3、灌溉工程:縣贛撫平原水利工程以農業灌溉為主,兼顧防洪、排澇、航運、發電、城市供水。全縣共有主要渠道333公里,其中灌區有5條幹渠,長189公里,分、支、斗、農毛渠總長1460公里。全縣灌溉受益面積近50萬畝。
4、水庫:全縣共有小型水庫15座(其中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4座),總集雨面積為13.745平方公里,總庫容771.9萬立方米。
5、水閘:全縣共有1個流量以上水閘908座,其中中型水閘2座。

紅旗聯圩

紅旗聯圩是鄱陽湖區重點圩堤之一,圩區緊鄰南昌市東郊,位於南昌縣的東北部,贛江南支與撫河(故道)尾閭之間,東北部瀕臨鄱陽湖,圩堤形狀為“C”形。堤線總長度為81.95公里。堤線分為南、北兩線,北線從南昌高新開發區昌東鎮尤口安樂閘起,經長湖子、將軍洲,折南經程家池閘、過五星湘子口轉西,經新聯梅蘭池、過八字腦至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謝埠街頭慶豐閘(與棠墅港左堤相接)。聯圩東西長31公里,南北寬18公里。圩區集雨面積400.39平方公里。圩堤保護南昌市五星墾殖場、將軍洲農場,南昌市青山湖區羅家鎮、昌東工業園區,南昌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昌東鎮、麻丘鎮,南昌縣塘南鎮、幽蘭鎮,保護村委會112個,保護國家級企業大飛機城,省、市、縣工廠企事業單位64個,以及中央561廣播電台,市無線廣播電台,省500kv變電站,省奧體中心、省水文大隊及昌東高校園區,還有捷運、國防公路幹線及樂溫高速公路和昌萬公路等。保護面積395.89平方公里,農田30.67萬畝,人口29萬人,保護工農業生產總值21億元。

蔣巷聯圩

蔣巷聯圩是鄱陽湖區重點堤防之一,地處贛江尾閭,位於贛江南支和中支之間,東接鄱陽湖,西連南昌市,地勢低洼,四面環水,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4~6公里,圩內保護面積149.86平方公里,防洪堤線總長95.07公里,分為蔣巷聯圩與黃湖蓄滯洪區,其中外洪堤線長86.525公里(蔣巷聯圩堤線長59.60公里,黃湖蓄滯洪區堤線長26.925公里),分洪隔堤長8.545公里。保護耕地面積13.3萬畝。圩區屬南昌縣蔣巷鎮,是南昌市重要的糧食漁業生產基地和蔬菜供應基地,圩區內有行政村17個,自然村145個,人口10餘萬人。蔣巷聯圩的黃湖蓄滯洪區是鄱陽湖四個分洪區之一,承擔長江超額洪水2.92億立方米的分洪任務。

機構簡介

辦公地址: 南昌縣政府二樓西側
南昌縣水務局

機構職能

(一)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江西省實施辦法》、《江西省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擬定全縣水利工作的方針、政策、發展戰略規劃,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畫;組織起草水管里地方性法規、規章並監督實施。(二)統一管理全縣水資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負責組織全縣水資源的監督和調查評估。擬定全縣水長期供求計畫,水量分配方案和全縣供水工作及城市水源規劃,並負責監督實施;制定全縣各行業用水定額;組織有關國民經濟總體規劃、城鎮規劃及重大建設項目的水資源和防洪的論證工作,組織實施取水許可證制度(含辦理開採礦泉水、地熱水取水許可證)和水資源費徵收制度,對水資源保護實施監督管理。(三)擬定計畫用水,節約用水政策,編制全縣計畫用水,節約用水規劃,制定有關標準,組織、承擔和監督全縣計畫用水、指導協調和監督全縣節約用水工作;負責全縣水資源節約用水工作。(四)按照國家資源與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擬定全縣水資源保護規劃;組織水功能區的劃分和向飲水區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監測江河湖庫的水量、水質,審定水域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五)組織、指導全縣水政、水保監督和水行政執法;協調並仲裁部門間和鄉鎮的水事糾紛。(六)主管全縣河道、堤防、水庫、湖泊(包括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河口灘涂等水域及其岸線。負責全縣重要河道的綜合治理和開發。(七)承擔南昌縣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全縣防洪抗旱工作,組織制定縣內主要江河湖泊防禦洪水預案;組織制定全縣重要水工程度汛方案;對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實施防汛抗旱調度;負責全縣防汛信息工作。(八)組織全縣水土保持工作;研究制定水土保持綜合防治。歸口管理農村“四荒”資源的開發治理,審批城鎮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工作。(九)指導農村水利工作和水利行業的水電管理,組織協調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村水電電氣化,農村節水灌溉和鄉鎮供水以及農村人畜飲水工作。(十)配合縣有關部門制定水利財務規定,價格等經濟調節指導措施並組織實施,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監督全縣水利系統的國有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指導水利行業的供水,水電及多種經營工作。(十一)編制、審查中小型水利基建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報告;組織水利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負責行使全縣水利工程質量監督職能,組織監督國家和部、省頒布的水利行業技術質量標準和水利工程規程、規範的實施;主管全縣水利建築市場。(十二)組織、指導全縣水利設施、水域和其岸線的管理和保護;負責縣管涉河建設項目審查和河道采砂規劃及管理,組織指導全縣水工程登記,安全鑑定工作;組織建設和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鄉鎮的重要水利工程;組織指導水利工程的安全監管。(十三)負責管理全縣水利科技、教育,指導和管理全縣水利隊伍建設。(十四)承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