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師範學院政法系

南昌師範學院政法系

南昌師範學院政法系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術底蘊,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成立於1952年江西省中等師資進修學校(江西教育學院前身)政治和歷史班。1956年更名為南昌師範專科學校馬列教研室,與社會科學研究部合署成立政教系。1990年7月,學校將社科部從政教系中分出,與人口教研室成立現在的社科部。政法繫於1994年開始招收旅遊專業的學生,旅遊繫於2000年在政法系的基礎上建立,發展起來的院系之一。政法系的歷史悠久,是多個院系的鼻祖,其文化底蘊一直保留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昌師範學院政法系
  • 隸屬:南昌師範學院
  • 成立於:1952年
  • 類別:普通本科院校
成立,發展,隊伍研究,思想理念,發展狀況,地理位置,

成立

政法系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術底蘊,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成立於1952年江西省中等師資進修學校(江西教育學院前身)政治和歷史班。其後發展為1956年更名為南昌師範專科學校馬列教研室,隨著1958年9月江西教育學院的正式成立而發展壯大。但一度由於歷史原因江西教育學院被撤導致發展受阻,直到1979年7月江西教育學院復校,隨著馬列主義教研室的成立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1983年,江西教育學院政教系在馬列主義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2013年4月,國家教育部批准南昌師範學院(普通本科院校)成立。

發展

政法係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專業設定上由原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發展到現有的六個專業,即思想政治教育、法學、行政管理、歷史教育、物業管理、市場行銷。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法學、行政管理有專科、本科兩個層次。政法系辦學形式多樣化,有普高、脫產、函授、繼續教育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建系以來,共培養本、專科畢業生10000餘人,特別是90年代中後期,承擔了全省高中政治、歷史學科骨幹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和國中歷史課改課程培訓的工作,並完成了江西省教委主持的思政政治教育專業"三溝通"本科的教學任務,為江西省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隊伍研究

政法系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學科研隊伍。費成信、張連泰、胡卓群、謝志誠、楊金福等一批老教授曾在此執教,為我省的思想政治學科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政法系現有專職教師2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0人,副高級職稱8人。在這支教學科研隊伍中,擔任省級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的有10餘人,有江西省教學名師1人,江西省骨幹教師1人。現出版理論著作十餘部,各類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69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40餘篇,其中國家中文核心期刊57篇,主持省級課題以上60多項。其中徐書生教授獲"全國首屆(1949-1989)優秀教育理論著作獎"一項,省高校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兩項,中共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理論創新優秀論文一等獎一項,省委統戰部全省統戰理論研究優秀論文一等獎兩項;胡卓群副教授榮獲省高校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一項,省委統戰部全省統戰理論研究優秀論文一等獎一項;林容教授獲省社聯第二屆社科優秀成果獎(青年獎)三等獎一項;白莎教授榮獲"省高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一項。

思想理念

政法系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和宗旨,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通過黨團組織加強學生思想教育,不斷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系黨建工作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積極增強黨團工作的效率。政法系學生在校內外各種活動中,無不彰顯著團結互助、吃苦耐勞的團隊精神,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由於政法系在精神文明建設和各種社會活動中表現突出,系黨總支多次被授予"江西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西省直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發展狀況

政法係為社會各行業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並卓有成績,畢業生中湧現了如江西統計局黨組副書記姚睿欽、景德鎮市婦聯黨組書記虞萍、江西省信訪局綜合處處長吳青宜等領導幹部;如萍鄉工業學校校長及特級教師劉明才、宜春三中校長趙學軍等中學校長及特級教師;如重慶大學博士生導師黃錫生教授、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柯華教授、江西財經大學黃大建教授等大學教授;如江西商報副總編朱朝旺等商界精英。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成績斐然,為社會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為政法系贏得了榮譽。

政法系學生赴井岡山社區社會實踐政法系學生赴井岡山社區社會實踐

地理位置

昌北校區: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瑞香路889號南昌師範學院文科樓五樓
青山湖校區:江西省南昌市學院路256號
南昌師範學院政法系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