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廣高鐵白雲隧道塌方事故

2010年1月18日, 廣州南寧高速鐵路雲安縣六都鎮企嶺村白雲隧道項目部總工孫兆遠稱,經當地消防官兵用生命探測儀探測,在隧道塌方重大事故中被埋的一名施工人員已生存渺茫,尋找工作仍在繼續。 截至1月18日記者發稿時,清理洞內淤泥及雜物已超過一千立方,事故已造成五人死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廣高鐵白雲隧道塌方事故
  • :16米
  • :13米
  • 隧道長:2285米
事故概況,事故定性為突水突泥地質災害,事故原因,後續救援,延報答疑,

事故概況

廣東雲安縣政府新聞辦十八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楊延安向記者表示稱,凌晨四時左右另一被埋人員的遺體已被找到,遺體身份在確認中。有記者問是否施工方有瞞報事故延誤施救。發言人稱,事故發生後,所有人員都在積極參與救援。在回答對死亡人員賠償時,發言人表示,企業將盡到責任。
2010年1月16日8時許,隸屬中鐵隧道集團建設的廣州至南寧高速鐵路NGZQ-八標一分部五工區雲安縣六都鎮企嶺村白雲隧道突發性突水突泥造成的地質災害,導致重大傷亡事故
據了解,該隧道2285米,已掘進到669米。白雲隧道項目部總工孫兆遠介紹,塌方位於隧道左側上方,斷層高80多米、長16米、寬13米,事故發生時有2500立方土石流下落向外衝出167米,並持續30秒。
孫兆遠稱,12日事故現場處已出現塌方跡象,到事故發生後施工人員都在清理隧道淤泥。
據介紹,鐵道部、南廣公司、施工單位等相關官員、專家,已趕赴現場,並成立搶險、善後等多個小組,並要求南廣鐵路廣東段在建隧道停工,進行隱患排查。
受傷的四名施工人員中,已有一人出院,另有一人轉院廣州治療,二人仍在雲浮醫院繼續治療。

事故定性為突水突泥地質災害

事故原因

突發性突水突泥地質災害
在建南廣鐵路白雲隧道“1·16”事故昨日定性為突發性突水突泥造成的地質災害。“這裡地質條件確實特殊,次生災害難以估計”,中鐵隧道集團8標項目部總工程師孫兆遠告訴本報記者,塌方區域處於涵洞地區,“石灰岩里才會有涵洞,這一帶是石英砂岩,按常規不應該出現涵洞。”而涵洞之外,是緊挨在一起的兩個地質斷層。
1月12日,當隧道掘進到669米時,該區域曾發生400平方米塌方。“設計、建設、開發和監理4方面的專家,當時就召開了專門研討會。”孫兆遠稱,會議的結論是,停止開挖,加強監測,地質穩定後再恢復開工。“我們也知道進去危險,但工作總要繼續。”
16日上午8時,6名挖掘工進洞清理泥漿,電工劉正林忙著拉電照明,技術員康萬軍和項目部長張峰準備測量水流量。8時10分,隧道左上方四五十平方米區域涵洞垮塌,泥沙俱下,只30秒時間,垮塌面積延展至120平方米。
“連隧道上方地面也下沉成空洞。”事發後,從南寧匆忙趕回的孫兆遠了解到,瞬間噴涌泥漿達2500立方米。10名工人5人殞命,4人受傷,1人至今被埋。

後續救援

563米處找到被埋1人
17日晚上,鐵道部建設管理司副司長劉東及專家組6人、南廣公司總經理馬侃彥和中鐵隧道集團總經理張繼奎等分別趕赴白雲隧道現場,並成立搶險領導小組。18日凌晨4時許,1名被埋失蹤人員在隧道563米處找到,屍體被挖出時因泥漿太厚難以確認身份。
隧道工程部長張峰的父母告訴記者,凌晨時參與挖掘的隊友曾打電話告訴他們,被發現的是張峰。“張峰是裡面級別最高的,隊友都認識他。”而此說法,沒有得到施工方的承認。據悉,張峰父母或在今天早上到殯儀館辨認屍體。

延報答疑

隧道救援人太多也沒用
“17日晚上,我就看見他們回來了。”本報記者問及責任人現在的去向時,孫兆遠回應說,隧道項目經理馮良茂和作業隊副隊長李剛已經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
16日凌晨,本報和南方都市報記者相繼趕到現場採訪後,馮良茂才通知政府,延報事故23小時。如果讓地方政府提早介入,是否救援會更有效?楊延安稱,隧道事故不同於其他地面險情,“人太多了也沒用。”接受採訪時,楊延安一度噤聲,隨後說:“30秒時間內,泥漿衝出2500米啊,他們當時心情沉重也比較激動,肯定是嚇怕了,可以理解。”
楊延安透露,馮良茂已於17日接受警察詢問後,回來擔任事故救援組組長,“畢竟他們熟悉情況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