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漢語詞語)

南北(漢語詞語)

南北,指北方和南方;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北
  • 詞目:南北
  • 拼音:nánběi
  • 注音:ㄣㄢˊ ㄅㄟˇ
詞語概念,基本信息,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南北
拼音:nánběi
注音:ㄣㄢˊ ㄅㄟˇ

基本解釋

1. [north and south]∶北方和南方。
2. [from north to south]∶南端北端之間的距離。

引證解釋

1. 南與北;南方與北方。
史記·天官書》:“ 亢為疏廟,主疾。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魏文帝 出 廣陵 ,望 大江 ”裴松之注引張勃《吳錄》:“是冬, 魏文帝至廣陵 ,臨江觀兵……帝見波濤洶湧,嘆曰:‘固天所以隔南北也。’”《檮杌閒評》第四四回:“千般奇貨窮南北,萬種珠璣盡海山。”
2. 從南到北;南北之間。
國語·周語下》:“南北之揆七同也。”韋昭註:“自午至子,其度七同也。”古人以“午”為“南”,以“子”為“北”。 晉張華博物志》卷四:“ 秦為阿房殿 ,在長安西南二十里,殿東西千步,南北三百步。”明袁可立《陳發兵出海之期疏》:“再北則中島,南北汛口也。”
3. 或南或北。比喻不專一,不固定。
韋應物《橫壙行》:“象牀可寢魚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宋王安石《同昌叔賦雁奴》詩:“鴻雁無定棲,隨陽以南北。” 宋蘇軾《孔毅甫龍尾硯銘》:“厚而堅,足以閱人於古今;朴而重,不能隨人以南北。”
4. 指“南學”與“北學”。
北史·儒林傳序》:“大抵南北所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詳“ 南北學 ”。
5. 計謀。指本領。
西遊記》第四一回:“行者上前喝八戒道:‘你這呆子,全無人氣!你就懼怕妖火,敗走逃生,卻把老孫丟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
6. 明 代俗稱男子漢。
蘇祐《逌旃璅言》:“時人於好男子無錢使者,輒咤曰‘好南北,無東西’雲。意蓋鄉語相傳有自來矣。”由此觀之,積而能散者財之主,積而不散者財之奴,則有東西而無南北,真守財奴矣。 明方以智《通雅·稱謂》:“稱男子曰南北,猶稱物為東西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