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是在原通信工程系(2系)和信息工程系(3系)的基礎上2005年7月合併組建而成。經歷2008年9月的院系調整以後,現有教職員工161人,正高職稱26人,副高職稱32人,中級職稱75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4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 現任校長:程崇虎 
  • 所屬地區:南京
  • 前身:通信工程系和信息工程系
  • 教職工:161人
  • 中級職稱:75人
簡介,概況,

簡介

專任教師中79.8%以上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現有學科帶頭人4名,學術帶頭人7人。

概況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是在原通信工程系(2系)和信息工程系(3系)的基礎上2005年7月合併組建而成,是南京郵電大學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學院,是國內最早開展信息與通信技術教學和研究的單位之一。
學院在信息通信領域有較強的綜合實力,教學研究方向涵蓋了無線通信、光纖通信、通信網路、信號處理、多媒體通信、量子通信等多個領域。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通信工程”3個碩士點;其中“信號與信息處理”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一級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是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為江蘇省重點學科。現有5個本科專業:“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和“廣播電視工程”;其中,“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和江蘇省品牌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江蘇省特色專業。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在全國學科水平評估中排名江蘇第二,全國第17名,“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全國同類專業排名穩居前20名。
學院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基礎條件。現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校企共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江蘇省實踐教育中心,2個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擁有一支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等在內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目前,學院有教職員工218人,學科中正高職稱46人,副高職稱79人,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141人,學科帶頭人2名,學術帶頭人10人,專任教師中95%以上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
學院設有5個系:通信工程系、網路工程與技術系、無線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圖像與廣播電視工程系;2個實驗教學中心:通信與信息處理實驗教學中心、通信技術實驗教學中心;3個研究院所:“信號處理與傳輸研究院”、“通信技術研究所”和數字基因研究所,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彼得﹒格林貝格爾研究中心。
學院人才培養工作成效顯著。現有在校學生3663人,其中博士生121人,碩士生1266人,本科生2276人。多年來,學生在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大賽、ACM程式設計大賽等國際級大賽中屢獲佳績。畢業生以其較高的綜合素質、突出的工作能力、卓越的創新精神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五十多年來,學院已經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人才4萬餘人,其中包括國際電聯副秘書長趙厚麟、中科院院士尹浩、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等一大批傑出校友。
學院正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建設為根本,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專業建設,把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並重視產學研相結合,積極推進與企業、國內外高校的長期合作,將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通信與信息領域的科技研究基地和培育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